中國青年報最新一項公眾調查發(fā)現(xiàn),相信2008年房價將有所下降的公眾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多,公眾持幣待購氣氛濃厚,63.8%的人稱觀望一兩年再買房。
近來,房價這只久撬不動的“老虎”終于有了松動的痕跡。2007年底全國一線城市房價出現(xiàn)下滑。2008年1月10日,中國最權威的傳媒CCTV經濟半小時報道了2007年最后四個星期北京房價的走勢,12月比11月房價降了19.67%。之前,廣州、深圳等城市的房價也開始出現(xiàn)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降價。近期來自市場的反饋似乎令房地產商更加悲觀,只能用“有價無市”來形容。
看到這條消息,作為一名尚未買房的普通市民,我在心底竊笑,終于有了一種“報復”的快感!如果說在過去幾年里,我們這些持幣觀望樓市的普通人被房地產商們看足了笑話,那么在房市逐漸轉冷,房價持續(xù)下跌的眼前,我們終于狠狠出了一口氣。
在我看來,房價的高低起伏是一種合法的經濟博弈,更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在大多數(shù)中國房地產商眼里,房市越紅得發(fā)燙,他們越開顏歡笑。而站在對面的是如我等之房產消費者,辛辛苦苦積攢多年的血汗錢,往往就被房價躥高這只“老虎”狠咬上一口,心痛連連。
一定程度上而言,當前房價的降溫是政府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發(fā)成導致的結果,有分析指出,房價持續(xù)下跌跟政府接二連三出臺的第二套房、房貸新政等政策有關。其實,同樣不可忽視的是,在房價下降這個過程中,越來越讓人感受到來源于消費者身上的一種理性消費的力量。這種理性消費力量一旦逐漸走向成熟,形成一種社會合力,那么房價這只看似兇猛的紙老虎也會顫顫欲倒。
消費是一種巨大的市場力量,沒有人會否認這一點,但卻很容易被人遺忘。其實,一個企業(yè),一個行業(yè)的繁華背后,是無數(shù)個體消費者在默默扶持與奉獻的結果。消費信心、消費指數(shù)、消費熱情決定的消費行為,對房地產商們而言,是一種比宏觀政策更有殺傷力的武器。如果說,在一些政府經濟政策調控面前,房地產商們還可以通過各種“江湖絕招”來見招拆招,化解阻力,那么在大多數(shù)民眾冷漠如鐵的消費態(tài)度面前,他們只能有唯一的結局——節(jié)節(jié)敗退!當大多數(shù)民眾開始有了一種理性的消費態(tài)度,不會再輕易地在房地產商們的御用經濟學家、分析師們的搖旗蠱惑下,盲從、悲觀而盲目出手。他們開始更相信自己的經歷與判斷,去堅定、自信地秉持一種慎入、慎出手的消費態(tài)度。那么,這種現(xiàn)象對大多數(shù)依靠拆借資金來建房炒房的房地產商人而言,絕不是一個好消息。資金鏈吃緊必然導致他們信心漸退,急著于出手討現(xiàn)。一旦由此出現(xiàn)一個房價的崩潰缺口,房價的全線崩潰就自然成為一種必然的結果。
據(jù)統(tǒng)計,到2006年10月底,中國空置房面積多達1.25億平方米,占壓資金達到2500億元,居中國各行業(yè)不良資產之首。另一方面,實現(xiàn)銷售后的房子的閑置量也很大,城市里中等收入以上成年人家庭具有兩套以上房子的人數(shù)也不是個別。也正如專家所說,中國沒有哪個行業(yè)有如此大的積壓產品。在這個信息化空前絕后的時代,沒有哪一個商人可以做到永遠隱瞞真實的市場信息,也再難以通過人為制造緊缺的營銷方式來逼迫消費者就范。
房價全面的持續(xù)下降,對房地產商們而言,是一個壞消息——房地產的冬天來了!房地產商越悲觀,我們卻越幸福。我們終于看到了一種房市的曙光,終于看到經過我們的手也可以把玩一下房價這只捉弄了我們多年的紙老虎。只要我們的政府能堅定站在民眾這邊,能繼續(xù)提供越來越多的土地,越來越多的新房子,并繼續(xù)出臺各種剛性的政策去打擊囤地囤房的行為,我們就越來越有信心和底氣去和氣急敗壞的房地產商們繼續(xù)周旋下去。
摘自中國網2008年1月15日
編輯 李小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