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華是毛澤東主席的兒媳、毛岸青的妻子、毛新宇的母親,中共黨員,少將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百科部副部長,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2004年被評為“全國十大巾幗英才”。
今年6月19時30分邵華因乳腺癌擴散。在北京301醫(yī)院去世。
去年3月23日,她的丈夫、84歲的毛岸青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邵華曾寫下這樣的文字“陣陣夏風吹過院子里的哭松哀柳,聲聲呼喚,萬行淚水,漫過我的心靈,岸青走了,它給我永遠的淚打春花的三月”。
邵華生前,我們多次訪問過邵華將軍。北京西山一個寧靜的院落,邵華家中走廊擺放著許多花卉,美麗多姿,郁郁蔥蔥;客廳東面墻上掛著毛澤東與楊開慧的大幅油畫:西面墻上掛著邵華將軍拍攝的12幅彩色的舞蹈作品。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一個溫馨的家庭,一個充滿文化色彩和藝術(shù)氣息的家庭。
坎坷人生盡朝暉。邵華將軍出生在延安,是烈士陳振亞的女兒,母親張文秋也是老革命,邵華從小經(jīng)歷坎坷,歷經(jīng)磨難。
那是1942年,年僅5歲小邵華隨父母和150多個共產(chǎn)黨人、八路軍到新疆幫助建設,被新疆軍閥盛世才一同投進了黑牢。
童年時的邵華有4個年頭是在敵人的監(jiān)獄中度過的。冬夜的嚴寒和夏日的酷暑;難耐的饑渴和殘忍的毒打,在她小小的心靈里和身體上。留下了難以平復的疤瘢和火燙的烙印。如此可憐的小邵華,生命力是那么的頑強,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邵華是毛主席的好兒媳、岸青的好妻子、新宇的好母親。她繼承了毛氏家族的血脈,精心培養(yǎng)后代,在繼承和發(fā)揚毛澤東思想方面起了積極的重要作用。
一個玩笑“親上加親結(jié)良緣”
岸青和邵華夫婦結(jié)為良緣還有一段傳奇故事:邵華將軍的母親張文秋是老紅軍,她的兩個女兒思齊和邵華分別嫁給了毛澤東的兩個兒子岸英和岸青,不知是歷史的機緣,還是命運的安排。
那是1927年4月,中共第五次黨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這是張文秋和劉謙初結(jié)婚的第二天,大家都向他倆道喜,希望早生貴子,毛主席卻說:別人祝你早生貴子,我希望你生一對千金,我們兩家好對親家。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岸英,一個叫岸青。張文秋說好啊。這本來是個玩笑,后來大女兒劉思齊真地嫁給了毛主席的大兒子毛岸英,二女兒邵華嫁給了弟弟毛岸青。
邵華將軍講:哥倆經(jīng)常騎車到我家玩,岸青心粗,鞋子壞了,襪子掉到鞋里也不在意,媽媽就幫他到街上修鞋,衣服臟了幫他哥倆洗,還做好吃的給他哥倆吃。毛主席工作很忙,沒有時間照顧這二個孩子,開慧媽媽去世早,二個孩子需要情感上的呵護。我媽媽以博大慈母的胸懷關(guān)照這兩個孩子。只要義務和責任,不要特殊和照顧。1957年10月,毛岸青在蘇聯(lián)修完學業(yè)后,從北京到大連休養(yǎng)。從那時起,我開始與毛岸青通信,甚至在閑暇的時候陪姐姐一同到大連去看望他。毛澤東知道我們交往的消息后,便寫信給毛岸青問他的想法。
我并不知道主席怎么知道的,可能是通過岸青那邊了解到我們之間在通信,后來父親也問過我,是不是你們常寫信,是不是互相在鼓勵,互相在安慰,我說是的。所以直到最后,主席后來給岸青寫了一封信,在信中談到聽說你們倆經(jīng)常通信,對我還進行了一個評價,說邵華是個好孩子,你們是不是有做朋友的意思,那個時候確實我們也是有進一步感情升華的想法。所以我覺得作為主席來講,作為父親來講,他對自己的孩子,不光是學習,另外,生活、感情世界他還都是給予關(guān)懷和指導的。
1960年,毛岸青和邵華在大連舉行了婚禮。毛澤東雖然沒有參加婚禮。畢竟生活條件比剛建國的時候要好,不再像毛岸英結(jié)婚時,只送了件舊大衣。毛澤東送給邵華一塊手表,還為兒子的小家送了個大件,一臺熊貓牌收音機。毛澤東非常滿意這樁婚姻,這不僅因為邵華是自己看著長大的,更因為有了這個婚姻,兩家再次親上加親,婚禮是由大連市委,市政府主持的。邵華高興地說,父親送給我的一塊表,直到走不動了,我才收藏起來;送給我們的還有一臺國產(chǎn)的、南京出的熊貓牌收音機,這臺收音機現(xiàn)在還在我們家里擺著,雖然不能用了,但是對我們來說仍然是非常珍貴的。
邵華和岸青在大連度過了一段新婚歲月之后,于1962年回到北京看望父親毛澤東。毛澤東囑咐他們。不要忘了已故的媽媽楊開慧。
她繼續(xù)講:我進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繼續(xù)求學。我們結(jié)婚后,第一次見父親的時候,父親就對我說,新媳婦應該回去,回韶山去見見韶山的父老鄉(xiāng)親。那個時候我們的外婆也還健在,說你們應該回去看望外婆,應該去給你們的媽媽楊開慧掃墓。所以,后來我就和岸青遵照父親的指示,到板倉看望了外婆,就到了韶山??吹郊亦l(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還有很多鄉(xiāng)親的輩分我還都搞不清楚,但是他們對我們確實也都是充滿了感情,充滿了愛護,也說了很多祝福的話。第一次湖南之行,就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岸青與邵華1962年結(jié)婚,雙雙牽手已走進了“紅寶石之婚”,可謂是風風雨雨、相親相愛、相敬如賓、相互幫助、共尊老人、相夫愛子的知心愛人。
邵華將軍相夫教子、家中瑣事、家族中的大事、社會上和工作中的事情、還有自己事業(yè)的追求,里里外外都得邵華拿主意,的確很辛苦,能撐起這個家真的很不容易。
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跟邵華將軍說:讀了您寫的《毛澤民之路——追尋父親的足跡》后,感覺寫得很傷感、很親切、字里行間處處透著人性和美好。浪漫的詩情、艱辛的畫意,把我?guī)нM了領袖博大的胸懷之中,感受領袖失去親人和親人失去領袖的心情。帶我們與領袖的親人一同追尋毛澤東之路。當我讀到“黃鶴已去樓依舊,睹物思人淚無聲。面對明月,問一聲:父親您在他鄉(xiāng)還好嗎?讓星星捎去遙遠的祝福”,不覺已經(jīng)淚流滿面了。
邵華緊接著說:剛進城時想讀書,一次在中南海,我出乎意料地向毛主席說我想讀書的要求。主席認真地說“孩子,你愿意學習,這很好嘛,這個事我讓秘書同志來幫你辦”。邵華從此開始讀書。196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文學系。
邵華從小酷愛文學,1954年,她創(chuàng)作的詩歌《黃繼光》、散文《節(jié)日的夜晚》等作品均在《少年文藝》上發(fā)表。參加工作后相繼發(fā)表了《劉謙初傳》、《陳振亞傳》等傳記作品。1990年,在楊開慧烈士誕辰90周年之際,她主編了畫冊《驕楊》。1993年,毛主席誕辰100周年時,和毛岸青主編出版了《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叢書,27本,500多萬字。同年還與薛啟亮同志出版了《我們的同輩》叢書,該叢書獲得了第八屆中國圖書獎和首屆“青年優(yōu)秀圖書獎”;1994年,創(chuàng)作了7集電視連續(xù)劇《風雨情》并擔任總監(jiān)制;1995年,為慶?!笆来鷷钡恼匍_,策劃了電影《楊開慧》、電視劇《尋覓驕楊》并擔任文學顧問;1996年。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之際。她策劃并參加了軍民重走長征之路的活動,主編了7集電視專題片《女紅軍女將軍風采錄》;同年為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50周年,策劃組織了大型“毛澤東詩詞交響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998年,出版了散文集《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該篇曾編人中學課本。為紀念毛主席誕辰10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出版了大型風光片《我的祖國》;2000年10月組織拍攝了電視專題片《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毛岸英犧牲50周年座談會,歌頌了領袖和烈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1999年至2000年她還相繼出版了大型攝影專題《海之南》、《百花爭妍》、《菊》、《荷》、畫冊《偉人瓷韻》。為紀念毛主席誕辰110周年在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了“舞蹈攝影展”。我很榮幸被邀參加了開幕式??戳松廴A的攝影展,人們似乎看到了邵華人格的魅力和人格力量,以及積極奮發(fā)的人生觀展現(xiàn)。
邵華對舞蹈攝影出于熱愛和迷戀,經(jīng)過了二三年的實踐和拍攝100多臺演出,可以看出,她有了越來越多的自我意識和攝影獨創(chuàng)性。
還有最新出版的由毛岸青、邵華主編。江英、馬金忠副主編編寫的《毛澤東手書詩詞真跡典藏》上下兩卷。上卷收錄了61首。有若干與詩詞創(chuàng)作相關(guān)的書信真跡和不同時期的題詞、題字、簽名手跡;下卷收錄了毛主席喜愛的歷代古詩224首,以及毛主席手書156首古詞的真跡175例??粗廴A寫的書和做的光盤,常常不知覺地已經(jīng)熱淚盈眶,我為兒時的小邵華傷感;為少兒時代的邵華由毛主席安排讀完了小學后,又考入北京大學而幸運。
邵華將軍是毛氏家族的好兒媳。是岸青的好妻子,是新宇的好母親,是人民的好女兒,是社會需要的人。她雖然身在一個不平凡的家庭里,卻始終有著一個平凡女人所有的美德,圍繞在家庭、丈夫和兒孫身邊,服侍身體欠佳的丈夫,精心培養(yǎng)兒孫。這是我早就感觸到的,因為這些的感觸和感動。所以才促使著我一定要采訪邵華將軍,親臨感受有著特殊身份女將軍的風采。
采訪交談中,邵華總是帶著微笑,溫柔的話語,善良信任的眼神,話語中處處透著大家風范和將軍的風度。
我們的交談是女人與女人之間的聊天,所以也顯得自如和坦誠。
在毛澤東誕辰110周年,訪問邵華將軍時,她講“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我寫了《毛澤東之路》等等的這些文字面世,我是很惶惑的。和別人不同。作為兒女,父親在我們心中不僅是那個在天安門城樓上大聲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人,他更是我們的父親。很多時候,我是沒有辦法將他只看做這兩種角色中純粹的一種的,于是我的文字就這么在兩者的形象之中滑來滑去。和別人寫的懷念父親的文章比較,我覺得愧疚而恐慌,我連一篇好的文字都拿不出來,拿什么來安慰自己呢!邵華繼續(xù)說:“懷念不比掛念。掛念終究還有一個遠方的人。讓你的思緒不時地歡欣或痛苦。懷念是沒有希望的,只能在那些父親停留、居住的地點想象他當年的種種情況,只能看著那些與他有關(guān)的物件黯然神傷。這時我便去寫一段文字出來,積久了,就有了這些回憶的片段,以為這樣可以擺脫一些莫名的偶爾的愁緒?,F(xiàn)在才知道,那些東西已成為血液中的一部分,正如別人在回憶自己的父親時一樣,那種隱隱幽幽的綿遠的憂傷,就這樣伴著我了。于是才寫下了這么多紀念父親的文字和拍攝了這么多的照片。這是寄托哀思最好的辦法。”
采訪結(jié)束時,邵華帶著傷感的語氣說:父親匆匆離去,把思念全部留給了我,留下我一個人。照顧好岸青父子和小孫孫是我的全部責任,不然怎么對得起父親對我的厚愛。我把做好家庭中每一個件事情都看成是對父親的一份孝心、我的一份安心。
慈母嚴師育后代
邵華為毛氏家族的后代健康成長,對兒子新宇精心培養(yǎng),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是慈母,又是嚴師。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目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zhàn)略研究部師職研究員。2008年當選全國政協(xié)委員。
新宇2000年9月進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史歷史研究部,攻讀博士學位。三年里,他系統(tǒng)地學習了中國革命戰(zhàn)爭史,特別是解放戰(zhàn)爭史。學習了毛主席已發(fā)表和未發(fā)表的大量著作和軍事文電,學習中外軍事通史和軍事理論。2003年博士畢業(yè)后,2004年續(xù)讀博士后,也畢業(yè)了。他將重點把研究毛主席的軍事戰(zhàn)略和哲學思想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
新宇媽媽笑著講:為借書,毛毛還鬧了個笑話,毛毛在軍事科學院圖書館借了20多本書。我知道他有個習慣好在書上劃重點,我還提醒他,不能在書上劃重點,這是借來的書,你要保護好,不能像自己的書一樣。
新宇媽媽認真地繼續(xù)講著:“平常我們倆如有相同愛好的書。都是新宇一套,我一套,我的書一般不借給他看,為了保存好我不劃,他的書都劃,借給他就等于給了他。新宇的論文完成后,借的書還給了圖書館。第二天,軍科圖書館館長就找我說:部長您看怎么辦,新宇借的書都給劃重點了。我說怎么辦呢,那就買下來吧。館長說其中有些是孤本?!边@時我追問:后來怎么辦了?邵華喝了口水說:“到現(xiàn)在也不知如何是好?!闭f完,我倆都笑了。
邵華繼續(xù)講:當時我就提示毛毛(新宇小名)不該這樣做時,毛毛還振振有詞地說:“爺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我說爺爺?shù)拇_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話,爺爺?shù)奈碾姇拇_都有劃道和眉批,可那是爺爺?shù)墓ぷ?。是在自己的書上劃道呀,你借的書是公家的書啊?/p>
新宇像爺爺毛澤東一樣喜歡吃紅燒肉,還要大塊大塊的。有一次邵華讓新宇到香格里拉飯店實習。從鋪床單開始,到洗衣部、財務部、廚房都干過。廚房是他最愛干的,菜做好了,師傅撥出一點點給他嘗嘗,然后端盤送給客人。真好吃呀,本來新宇就胖,這一星期就胖了好幾斤,媽媽看這樣可不行,趕快把兒子給召了回來。哈哈,我們都樂了。
2003年12月26日9點58分,就在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的誕辰日里,新宇的愛人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順利產(chǎn)下七斤三兩的胖小子。天從人愿,一個胖敦敦的,虎頭虎腦的小子出世了。真是上天賜予毛澤東最好的生日禮物。
邵華還高興地說:2003年12月26日這天晚上,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江澤民高興地招呼新宇說:祝賀新宇當爸爸。
2005年1月2日小東東剛滿一歲,邵華將軍與兒子毛新宇一家抱著小東東到達韶山。他們首先來到毛主席銅像廣場,向主席銅像敬獻花籃,小東東還挺懂事地整理花籃的飄帶;隨后他們來到紀念館、故居。在滴水洞,一進毛主席曾經(jīng)住過的臥室,小東東就“爺爺,爺爺……”地叫起來。他還趴在毛澤東主席曾經(jīng)用過的書桌上,用毛筆在簽名本上畫起來。新宇說在返鄉(xiāng)過程中小東東表現(xiàn)出非凡的與曾爺爺?shù)挠H情。對家鄉(xiāng)的故居和一草一木都有特殊的緣分。
初做奶奶的邵華,因她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一個地道專業(yè)的攝影家。用數(shù)碼相機為小孫子拍了許多照片,過著溫馨幸福的退休生活。
作為作者,我們很榮幸地采訪了邵華,也高興地搶拍下了20個月大的小東東在家門前與小獅子比武的照片。小東東和曾爺爺一樣,下巴有一顆痣?,F(xiàn)在聰明伶俐的小東東已經(jīng)4歲多了。
現(xiàn)在邵華走了,她不愧是毛家的好兒媳婦。當我們看著毛新宇在追悼會后,雙手抱著媽媽的遺像走出殯儀館時,我們的眼淚不停地流,新宇的爸爸媽媽都沒了,好可憐啊。我們悲傷的心疼久久不能平靜,寫點文章是我們懷念她的最好紀念。
希望邵華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