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秀蓮 鄧業(yè)成 陳凱靈
摘要:用孢子萌發(fā)法測定了16種紅樹植物甲醇提取物對甘蔗鳳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柑橘瘡痂病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活性。結果表明,苦郎樹和苦檻藍對3種病菌孢子的萌發(fā)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提取物濃度為10 g/L時,抑制率達77.29%以上。桐花樹、海漆、欖李和銀葉樹對甘蔗鳳梨病菌孢子萌發(fā)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對其余2種病菌孢子的抑制活性低。其余植物提取物對3種病菌孢子的抑制活性低。欖李和桐花樹對甘蔗鳳梨病菌孢子的毒力高,EC50分別為0.385 2 g/L和0.571 4 g/L。
關鍵詞:紅樹植物;植物病原真菌;孢子;抑制活性
中圖分類號:S 482.292
從植物中尋找抗菌活性物質是目前開發(fā)無公害農藥的重要途徑之一。紅樹植物因為生存環(huán)境特殊,在代謝過程中能產生許多特有的植物次生物質,這些植物次生物質是開發(fā)新農藥的天然資源庫。世界各國對紅樹植物的活性物質結構及其藥理研究表明,紅樹植物含萜類、多糖和生物堿等化合物,具有抗艾滋病、抗腫瘤、抗菌和抗氧化等活性,如楊葉肖槿內的mansonones類化合物具有抗腫瘤活性;老鼠筋的根具有抗白血病活性,其所含的苯嗯唑啉可用作止痛藥、退熱劑、抗驚厥劑和安眠藥及具有肌肉松弛活性。然而對紅樹植物的殺蟲抑菌效果研究較少,陽振等報道了紅樹植物甲醇提取物對8種植物病原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活性。本研究在此基礎上測試了16種紅樹植物甲醇提取物對3種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活性,現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供試材料
1.1.1供試植物
供試的16種紅樹植物采自廣西防城港市沿海紅樹林,植物名錄見表1。
1.1.2供試病原菌
甘蔗鳳梨病菌[Thielaviopsis paradoxa(de sey-nes)V.Hohnel],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niveum(E.F.Smith)Syn.etHans.],柑橘瘡痂病菌(Sphaceloma fawcettii Jen-kins)。上述3種病原菌由從田間采集的植物發(fā)病部位經室內分離純化獲得。
1.2試驗方法
1.2.1植物材料的提取
參照陽振等的溶劑冷浸提取法對植物材料進行提取。
1.2.2抑菌活性測定
采用孢子萌發(fā)法。用少量丙酮將樣品溶解,再用無菌水配成所需濃度的藥液備用。培養(yǎng)好的病原菌孢子用無菌水配成孢子懸浮液(孢子密度為低倍鏡下每視野80個左右),備用。將孢子懸浮液與藥液等量混合,用滴管加1滴混合液于干凈的載玻片表面(載玻片先用0.25%火棉膠乙醚溶液處理過),然后將載玻片反放在培養(yǎng)皿中的u型玻棒上,使液滴向下。在培養(yǎng)皿中加入少量無菌水,蓋上皿蓋。每處理重復3次。處理過的孢子在(28±1)℃培養(yǎng)一定時間,檢查記錄孢子的萌發(fā)數(在低倍鏡下每處理隨機檢查200個孢子),按下式計算孢子萌發(fā)抑制率:
萌發(fā)率=孢子萌發(fā)數/檢查孢子總數×100%;
孢子萌發(fā)抑制率=(對照萌發(fā)率一處理萌發(fā)率)/對照萌發(fā)率×100%。
毒力測定時,先將樣品配成5個系列濃度的藥液,按上述方法測定,用最小二乘法計算毒力回歸方程、有效中濃度(EC50)及EC50的95%置信限等。
2結果與分析
2.116種紅樹植物甲醇提取物對3種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活性
在實驗室條件下,測定了16種紅樹植物甲醇提取物對3種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活性,結果見表1。在供試質量濃度為10 g/L下,苦郎樹對甘蔗鳳梨病菌孢子和西瓜枯萎病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率均高于95%,對柑橘瘡痂病菌孢子的抑制率也達77.29%??鄼懰{提取物對3種病菌孢子的抑制效果均較好,達75%以上,其中對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達100%。另外,桐花樹、海漆、欖李對甘蔗鳳梨病菌的抑菌率都在90%以上,但對其余兩種病菌孢子的抑制率較低,甚至出現促進萌發(fā)的情況。銀葉樹、水黃皮、黃槿對甘蔗鳳梨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2.2 5種植物提取物對甘蔗鳳梨病菌孢子的毒力
在實驗室條件下,進一步測定了欖李、桐花樹、海漆、苦郎樹、苦檻藍甲醇提取物對甘蔗鳳梨病菌孢子的毒力,結果見表2。欖李、桐花樹、苦郎樹、海漆、苦檻藍甲醇提取物對甘蔗鳳梨病菌孢子的EC50分別為0.385 2、0.571 4、3.191 0、3.438 4 g/L和4.820 5 g/L。欖李甲醇提取物對甘蔗鳳梨病菌孢子的毒力最高。5種植物中苦檻藍甲醇提取物對甘蔗鳳梨病原菌孢子的毒力最低。
2.3苦郎樹及苦檻藍甲醇提取物對西瓜枯萎病菌孢子的毒力
進一步測定了對西瓜枯萎病菌孢子具有較高抑制活性的苦郎樹和苦檻藍甲醇提取物的毒力,結果見表3??鄼懰{和苦郎樹對西瓜枯萎病菌孢子的EC50分別為2.994 7 g/L和4.254 9 g/L??鄼懰{對西瓜枯萎病菌孢子的毒力稍高于苦郎樹。
2.4苦郎樹及苦檻藍甲醇提取物對柑橘瘡痂病菌孢子的毒力
進一步測定了對柑橘瘡痂病菌孢子具有較高抑制活性的苦郎樹和苦檻藍甲醇提取物的毒力,結果見表4??鄼懰{和苦郎樹對柑橘瘡痂病菌孢子的EC50分別為4.294 9 g/L和4.939 7 g/L。苦檻藍對柑橘瘡痂病菌孢子的毒力與苦郎樹相似。
3討論
從16種紅樹植物甲醇提取物對供試病菌孢子的抑制活性可以看出,苦郎樹和苦檻藍對3種病菌孢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桐花樹、欖李、海漆和銀葉樹對甘蔗鳳梨病菌孢子有明顯的抑制活性,但對其余兩種病菌孢子的抑制活性低。說明紅樹植物中存在大量的抗菌活性植物,其在生物源天然產物農藥領域有開發(fā)應用前景。不同的抗菌活性植物其抗菌譜有差異,說明在不同植物中存在不同的抗菌活性物質,它們的作用機制存在差異。這些活性植物的抗菌活性物質目前尚未有報道,值得進一步研究。分離鑒定出其中的抗菌活性物質,對開發(fā)新型無公害殺菌劑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在研究中發(fā)現某些提取物對一些供試菌孢子表現出促進萌發(fā)作用,可能是由于此類植物中存在促進供試菌孢子萌發(fā)的活性物質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