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心理輔導中心來了位女生??此杂种?,我便開始引導:“如果你覺得我是可以信任的,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好嗎?”她嘆道:“我覺得現(xiàn)在的人都太陰險了!”我忙問她是什么使她有了這種想法,她說很多事。我說能舉個例子嗎,于是她開始講述。
她:前些天我和班上一個女生因一件事吵起來了,當時我很生氣,但我悶在心里什么也沒說。那女生也生氣地出去了,但一會兒她就和別人有說有笑地進來了,我懷疑那女生在背后說了我很多的壞話。(我插話:為什么這么想呢?)因為我覺得現(xiàn)在班上的人看我的眼神都很可疑,說話也不夠友好。有時他們正講得起勁,我一過去,就不講了,過一會兒,又講起來,雖然聽起來與我無關,但我懷疑他們轉移了話題。這些天我一直在想,同學們肯定都是受了那個女生的影響,他們現(xiàn)在都在背后非議我。
我:我想到一個古代寓言,叫“疑鄰偷斧”。你知道嗎?有時,如果我們在心里先確認一件事的話,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正確判斷。
(很多青春期的女孩子都會像這樣,因為對人際關系過分敏感而出現(xiàn)猜疑心理。容易疑神疑鬼,對什么事都懷疑對自己不利。)
她:但是……
我:當然,我并不是說你的直覺一定錯了,只是我想不能太相信它。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是不是對傳到你耳朵中的每件事都深信不疑?
她:不是。有時,有的人說的話很顯然是瞎說的。
我: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同樣,即使她對別人講了你什么,別人也不一定深信不疑。因為不一定每個人都受她左右,大家對你會有自己的判斷的,不是嗎?
她:嗯。
我:再退一步說,如果她對別人真的說你什么,會說什么呢?
她:她說我誹謗她。
我:你覺得什么事會讓她下這樣的判斷?
她:我懷疑她拿了我的數學參考書,就她知道我有這本參考書,考試前一天突然不見了,我想來想去就是她,她和我是競爭對手。
我:我注意到你說的是“想來想去”。
她:……我是不是真的對人太缺少信任了?我母親,還有我哥都這么說過我。
我:那你自己怎么看?
她:可能有點吧,我對什么都喜歡懷疑,這讓我很痛苦。
(一個人自信心不足,對人信任度不夠,封閉的思維方式或者曾經被傷害均會導致猜疑心理的產生。)
我:是啊,經常讓懷疑悶在心里,既得不到證實,又擺脫不了,是挺讓人痛苦的。
她:我不知道該怎么讓自己活得輕松些。
我:難得糊涂吧。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可能受到暗示的誘惑?暗示就像有色眼鏡,戴著它看什么色調都會變。
她:也許有點這問題,但讓我糊涂我做不到。我凡事都喜歡講原則。
我:凡事有立場是好事,但有時是不是可以嘗試著“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些呢?
她:你是說大事講原則、小事隨和些是嗎?
我:我欣賞你這樣的理解。是。我們是否可以放寬待人標準,接受別人的不小心?人無完人嘛,誰都可能有不小心傷害他人的時候。你有,我也有。
(克服猜疑心理還應該加強自信心訓練,培養(yǎng)完善的人格;開放思維、冷靜思索;溝通交流,驅散疑云等。)
她:如果(她)是不小心,我可以選擇一笑了之,但如果是故意的呢?
我:我一直挺相信這樣一句話: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她:你的意思是我得罪過她?
我: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很多是因為不同性格和不同的行事風格。會不會在不經意間,你曾先傷害過別人?或者有什么誤會?所以,以牙還牙的做法可能不是最好的。
她:哦。那么,如果和她談了,她還是在背后議論我,怎么辦?
我:誰人背后不說人,誰人背后無人說。讓她說去,我走自己的路。你同意我的說法嗎?這樣,年輕的心才能輕松地飛翔……
她:我明白了。我會照你的話去試試。老師,謝謝你。
我:我很欣慰你有這樣的勇氣和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