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家里來了幾個小親戚。幾個孩子在一起,自然會聊學校的生活:現(xiàn)在的學校、老師,曾經(jīng)的老師、同學。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其樂融融。
無意中,一個小親戚講了一則軼事,讓我在這炎炎夏日清醒了許多。他說的是一個剛考上大學還沒報到的高三學生,這位學生聲稱要毆打自己初三時的班主任。原因是當時的他因迷戀游戲被班主任狠狠地教育過,也因此事初中畢業(yè)時他的操行等第僅為合格,差點高中也不錄取他,結(jié)果只能去了一個“非重點”。如今,三年過去了,他終于考上了大學,他覺得自己可以報當年的一劍之仇了。
雖然我不認識這個學生,更談不上了解,但我覺得,這樣的人一生的成就不會有多大。他心胸過于狹窄,斤斤計較,更談不上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當年老師對他的教誨,感謝生活中的挫折。這樣的學生即使考上大學,甚至以后考研、讀博,又能有多大作為呢?但愿隨著他人生閱歷的漸增,能認識到年少時的輕狂,能真正讀懂生活。
作為老師我不禁感慨:十幾歲的初中生,說他們懂事了、長大了,有時卻還很幼稚;說他們不諳世事吧,有時又比你還世故。所以你對他們的態(tài)度、言行必須慎重再慎重,更何況他們還很敏感。也許故事中的老師正是因為言語過于偏激,做法又失妥當,才致使學生三年后還記恨她。
從教8年,教過的學生也為數(shù)不少,不知自己是否因年輕氣盛傷害過他們。如果有過,我想真誠地對他們說聲“對不起”。
(作者單位:江蘇張家港市鹿苑中學)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