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代大會是在兩年前的九月份成立的。在這之前,學校里只有工會組織,沒有教代會組織。之所以學校要在這個時候成立教代會,而不是在以前或者以后成立,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剛剛坐上“虎皮交椅”不到半年的年輕校長要銳意改革,堅決貫徹執(zhí)行縣教育局作出的關于在全縣范圍內推行“四制一目標”(即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結構工資制、崗位責任制和目標管理)改革的決定。至于有無深層的原因則不得而知。
新學期伊始,第一次校務會上,各位領導輪流作完指示以后,校長意外地宣布,學校要成立教代會組織。教代會的組成人員是:工會主席是當然的教代會主席,黨支部書記、團支部書記是欽定代表,學校行政班子內部選舉一人擔任代表,從普通教師中選舉四名代表。我不知道,這樣的代表結構和人數(shù),這樣的代表確定方式是否合理,是否有相關的法律和制度上的依據。因為我這個人對于我們國家的法律,向來是不大抱有信心的,因此,在普法學習的過程中就打了折扣,對于相關的法律知識也就知之甚少,不甚了然。接著就是投票,正式選舉。先選普通教師代表,采用的是無記名投票。結果是,竟然有我的名字,并且票數(shù)還高居第三位,這讓我感到有點意外。憑我本能的敏感,覺得領導同志似乎也感到有點意外,心中不是很高興。因為我看見,他們剛才還陽光燦爛的臉,似乎已經晴轉多云。與我一同被選上的,還有票數(shù)分居一二名的年輕教師阿勇和華仔,還有和我同齡、票數(shù)屈居我之后的生哥。接著選領導教師代表。毫無懸念,班子全體成員一致推選的是校長。
第二天下午,教代會召開第一次全體代表大會,地點在學校會議室。議題為審議“某某中學‘四制一目標’管理實施方案”。這套方案由校長起草,內容包括學校組織機構、聘任的崗位及其職數(shù)和要求、各類崗位職責、崗位目標考核細則、聘任程序、崗位工作量、教師結構工資實施辦法等幾個方面,非常具體細瑣。此方案交由教代會審議。于是我們逐條審議,對自己認為不妥當?shù)臈l款提出異議,交由大家討論,最后由校長點頭,拍板定案。在發(fā)言席中,唱主角的主要是在學校居于元老地位的老書記(他實際上也是新校長的后臺)、在學校處于“異見人士”地位的我,以及年長資深的生哥等三個人。其他幾位年輕教師(包括同樣年輕的工會主席兼教代會主席)基本上是當配相的,只有當條款涉及到個人利益的時候,他們才站起來發(fā)言,維護自己的利益。絕大多數(shù)的條款,經過我們三人提出異議,由大家磋商以及互相的妥協(xié)讓步,達成了共識,被予以通過。對此,我很感慨,覺得民主這個東西實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沒有今天這么民主的討論,許多條款都不切合實際,一旦付諸實施,不知會帶來多少問題和怨憤。
可惜,這種和諧的民主并不能保持到最后。在一些關鍵的條款上,校長毫不讓步,不容討論,還是暴露出了一個權勢者的霸道和蠻橫的尾巴。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條款上。第一條,是出勤方面的簽到制度。該制度規(guī)定,從周一到周五,早晨上第一節(jié)正課之前和下午上課之前,全體教師都必須簽到,不簽者即使你完成了當天的工作任務,也視為曠課。我對這一條持有不同意見,建議取消為好。理由是,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初中,而且長期缺編,每個老師都擔任了超量的工作任務,卻沒有一分多余的報酬,極不合理。早晚自習還必須按時下班輔導,由學生嚴格登記出勤。每個老師每周實際上課的節(jié)數(shù)高達二十多節(jié),任教班數(shù)大多在三個以上,每班學生數(shù)平均在六十人以上。在條條框框甚多、管理過細、束縛太過、負荷超重的情況下,再來一個簽到的束縛,每天讓人高度緊張,弄得神經兮兮,不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會引起老師的怨恨和不滿,降低工作積極性。更何況,簽到制度除了給老師增加心理負擔外,并沒有任何約束作用。因為我校缺乏集體辦公條件(缺桌少椅),又是寄宿制學校,不能真正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老師每天的工作時間遠不止八小時),老師們在沒課的時候并不愿意呆在辦公室里,而是一簽完到就走人。這樣的簽到制度又有什么必要呢?但是,校長對我提出的意見大為惱怒,臉色一青,面孔一板,斬釘截鐵地說:“這一條堅決不能動,沒有什么可以討論的!”代表們都保持沉默。一時間氣氛很尷尬。我碰了一鼻子灰,不好再說什么,為了顧及領導的面子,只好就此打住。
第二條是關于考核方面的“領導評分”項目。該項考核制度規(guī)定,在月考核、學期考核和年度考核中,“領導的評分均占總分的百分之25%”。“領導評分”,就是由領導給每個教職工(也包括領導自己)的思想表現(xiàn)評分,沒有任何的評分標準,扣分之后也不作任何解釋。這樣的考核制度,在我看來形同兒戲,簡直不可思議。我對此十分憂慮,當即站起來說:“這種憑印象給人打分的考核方法,很容易因為個人的偏見和人際關系的影響而導致打分的不公,在中國現(xiàn)今的這種文化環(huán)境中是行不通的,最好還是去掉這個項目為好?!弊谖疑磉叺纳绾臀矣邢嗤目捶?,也在一旁附和我的觀點??尚iL當即以不容商量的語氣回絕道:“這一條必須要保留!因為一個教師如果思想表現(xiàn)不好,能力再強,也不是一個好教師!”對于這種論調我不敢茍同,從容不迫地站起來反駁道:“問題是,人的思想是看不見的東西,如果一個老師遵紀守法,該干的工作都干了,你憑什么說人家的思想表現(xiàn)不好呢?要評定一個老師的思想表現(xiàn),除非你平時專門派人注意其言行,隨時作好記錄,那樣才能讓人心服??墒?,這一點做得到嗎?”受到我的質問,校長的臉頓時漲得通紅,惱羞成怒地說:“不需要做什么記錄,一個人的表現(xiàn)在平時是很容易看出來的!”面對校長的強詞奪理,我有些憤怒,情緒激動地回擊道:“嚴格說起來,誰有資格去評定別人的思想好壞呢?!”這個重磅炸彈,炸得校長無言以對,他的臉脹成豬肝色,嘴唇緊閉,樣子十分難看。氣氛一時變得十分緊張。其他老師見勢不妙,都低下頭默不出聲。最后由于校長不點頭,這一條款還是被強行通過了。
第一次教代會,就在這種充滿火藥味的氣氛中草草結束了。方案的最后一條規(guī)定:對此次審議通過的方案,若要修改某些條款,須經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同意才行。對此,我心中亦喜亦憂。
此后,每個月月考核,教代會就履行一項職責——完成考核制度規(guī)定的“教代會評分”(占總分的25%)任務。第一次評分,由于我和生哥的積極作為,分數(shù)較為合理,領導得了高分,教師之間的懸殊也不大。結果公布后,老師們對“領導評分”議論紛紛,各懷不平,而對“教代會評分”則沒有多大意見。可是,從第二次月考核開始,問題就出來了。教代會內部的那些掌權者玩起了“互相抬轎子”的把戲,狼狽謀私,有的給自己打高分。我和生哥雖然不滿,但也不好駁人家的臉,只能保持沉默,致使評分失去了公平。當然,因差距不是很大,也沒有引起教師太多的不平。
此后,每月的“教代會評分”慢慢變成了另一種“領導評分”,我的心便冷了下來。第二學期后,教代會幾乎被學校領導丟棄,只當成一個“評分的工具”和裝點門面的擺設。領導隨意修改方案的條款,不再經教代會審議,教代會也不再召開“民主會議”。對這樣的教代會我不再有任何興趣。
期末,教代會主席發(fā)給我一張每年走過場的“學校行政領導評議表”,要我為每個領導打分。我知道學校工會不敢得罪領導,評議領導每年都是打高分。而我,既不敢給領導打低分,怕受到打擊報復;又不愿違心地打高分,損害自己的人格,于是只好拒絕打分。教代會主席下不了臺,惱怒地說:“你還沒有寫申請退出教代會,就應該履行你的職責!”我不吃他那一套,因為教代會不是由我寫申請加入的。不管他在背后怎樣罵罵咧咧,我徑自揚長而去,不再理他。
從此,我就自己把自己“開除”出教代會,結束了為期一年的教代會代表生涯。
(作者單位:貴州天柱縣竹林中學)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