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女,是個上進心很強的女孩。去年上半年,她立志考全省最好的學(xué)校,結(jié)果差了一點點分?jǐn)?shù),只能無奈地與夢想擦肩而過。
進了當(dāng)?shù)氐囊恢兄螅蚕喈?dāng)努力上進,很快就在同學(xué)中嶄露頭角。
一天,我的這位朋友遇上一位熟人,當(dāng)朋友得知此人與她女兒的語文老師很熟時,便說:“幫忙跟語文老師說說,對我女兒要嚴(yán)格要求?!?/p>
很快就見效了,語文老師上課特別愛提問朋友的女兒。本來,這是件好事,可以督促孩子更認(rèn)真專心地學(xué)習(xí),以取得更好的成績??墒?,事情并不如大家的心愿,而是向相反方向發(fā)展。這老師提問之后,朋友的女兒如果能回答出來,倒也相安無事,如果回答不出來,便得到一頓冷嘲熱諷:“這也不會,這么笨?!薄熬湍氵@智商,我都在懷疑你是怎么考上一中的。”
朋友的女兒被氣哭過兩回。慢慢地,她的成績開始下滑。后來女兒又哭著回來訴說課堂的遭遇,這當(dāng)媽的心里也不好受了。
“要不我再找人跟老師好好說說?”女兒回答:“算了,反正我馬上就擺脫他了。”原來為了擺脫這老師,女孩選擇了自己并不擅長的理科,而且,任憑她母親怎么做思想工作,這丫頭就是不愿更改。
或許,這是一個極端的案例;或許,這位老師心理有些叛逆——你會找人要我關(guān)照,我就給你臉色看。
然而,這也反映出一個社會問題:每位家長都愛惜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老師對自己孩子另眼相看,于是就出現(xiàn)一些家長給老師送禮等不良的風(fēng)氣,這也滋長了某些師德有問題的老師的貪婪心理。當(dāng)?shù)玫胶锰幍睦蠋煂W(xué)生有所垂青時,家長自然是高興的,可這就造成了對其他學(xué)生的不公平。如果受托的老師像上述那位語文老師那樣“另眼相看”,那就事與愿違了。
讓孩子在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這應(yīng)是大部分家長的心愿。如果,每位家長都能夠存“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理,那么,公平公正的教育氛圍也就能夠在整個社會蔓延開來。
(作者單位:福建福州市商貿(mào)職業(yè)中專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