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對各類基礎設施的需求也不斷擴大,新建了大量的各類建筑,建筑物的基礎和地基承受的荷載所引起的自身變形的測量問題越來越重要,采取靈活的變形觀測方法能及時發(fā)現(xiàn)建筑物的異常變形,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fā)生。
關(guān)鍵詞:建筑物變形觀測;觀測方法
隨著建筑的逐步建造、建筑物的基礎和地基所承荷載不斷增加,因此就引起基礎及其四周的地層的變形,而建筑物本身因基礎變形及其外部荷載與內(nèi)部應力的作用,也要發(fā)生變形。通過建筑物的變形觀測所取得的數(shù)據(jù),可分析和監(jiān)視建筑物變形情況。當發(fā)現(xiàn)有異常變形時,可以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以保證安全。本人通過對這幾年來的工作實踐經(jīng)驗,談談自己對建筑物的傾斜觀測方法。
建筑物因地基基礎不均勻下沉或其它原因,往往會產(chǎn)生傾斜。為了分析因建筑物的傾斜而影響其穩(wěn)定性,應進行建筑物的傾斜觀測。一般用傾斜率i 值來衡量建筑物的傾斜程度。如圖1所示
因此,為求得i 值,首先要測出Q和h值。其中建筑物高度可直接丈量或間接丈量求得。因此,傾斜觀測主要任務是測定Q值。
方法一:坐標觀測法
一般都要經(jīng)過現(xiàn)場踏勘,在測區(qū)布設一條獨立坐標系的控制網(wǎng)。并根據(jù)實地情況在觀測到的建筑物頂部和墻體上設立觀測點標志,可采用埋入式照準標志,也可直接利用符合位置與照準要求的建筑物特征部位。
用四等導線網(wǎng)精度要求對該控制網(wǎng)進行觀測。然后在各控制點上設站,用全站儀依次對各房角的上、下點觀測精確的三維坐標。以此獲得建筑物各角點頂部相對于底部的水平位移量,并計算其傾斜率。
方法二:沉降量計算法
由于建筑物發(fā)生傾斜,主要是地基的不均勻沉降造成的,如果通過沉降觀測測出了某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量△S,就可以計算出傾斜位移值了。通常用水準儀觀測。
如圖2所示,則傾斜位移值Q可由下式求出:
這種方法適用建筑物本身剛性強,且在確切掌握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的方向和不均勻沉降量 之后,方可采用。
方法三:直接投影法
對建筑物的上下墻角進行投影,用圖解的方式測出該建筑物的傾斜位移值Q。在圖3中A為建筑物的傾斜觀測部位,B、C為經(jīng)緯儀測站位置(約在建筑物墻面的沿線上),使AB和AC近似等于1.5倍至2.0倍的建筑物的高度h,A上、A下為墻角A的上、下兩處的觀測標志。觀測步驟如下:
在C點安置經(jīng)緯儀,儀器力求穩(wěn)定,在A下橫放一木板c1c2;正鏡照準A上在c1c2上投影為1,倒鏡照準A上在c1c2上投影為2,投影位置可用大頭針作標記;同樣方法再做一次投影得出3,4。觀測兩組投影結(jié)果,如符合投影規(guī)律,則可取其平均方向上任一點A,如圖4;若不符合規(guī)律,應重新投影;儀器照準A下,在木板上定出其視線方向A下--A上,由A點至A下--A下線的垂距ec,即為c1c2方向上的傾斜位移量;在B點安置經(jīng)緯儀,木板移至b1b2位置,同前法在木板上,投影得出這個方向上的傾斜位移量eb;用圖解方法求A的總傾斜位移值Q,即由ec和eb的矢量和(即由ec和eb組成的矩形的對角線,應注意方向)就是A點的總傾斜位移QA。
建筑的變形在設計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可視為正?,F(xiàn)象,但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影響樓房建筑的質(zhì)量(必要時還要進行建筑物的裂縫觀測),嚴重的還會危及樓房的安全。所以,在樓房施工建設和運行管理期間非常需要進行變形觀測,對通過各種測量方法獲取的變形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及時發(fā)現(xiàn)樓房建筑的異常變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樓房建筑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顧孝烈 , 鮑峰 , 程效軍. 測量學[M].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 1999
[2]樊功瑜. 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M].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 1998
[3]顧孝烈. 城市與工程控制網(wǎng)設計[M]. 上海: 同濟大學出版社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