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蝴蝶,簡稱“蝶”,指“有闊大而扁平翅膀的蟲子”?!侗静菥V目》中說:“蝶美于須,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謂須為胡也?!?/p>
“木蠹生蟲,羽化為蝶。”(干寶《搜神記》)先民們驚訝于蝴蝶形態(tài)的奇異變化,認(rèn)為它具有神異的力量,進(jìn)而將它視作圖騰,并制成器物以祛邪祟。如6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石器時(shí)代,先民們就制作了大量的“蝶形器”作為裝飾品。
蝴蝶翩翩的舞姿、斑斕的色彩和閑雅的風(fēng)度,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睞,因而成為他們借以傳情言志的重要題材?!扒f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詩人李商隱以蝴蝶抒發(fā)悲歡離合之情;“穿花蛺蝶深深見,點(diǎn)水蜻蜓款款飛”,杜甫用蝴蝶渲染了恬靜自由的美好氛圍?!昂麎糁屑胰f里,杜鵑枝上月三更”,崔涂借蝴蝶傳達(dá)了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的痛苦和哀傷?!皟和弊咦伏S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則描畫了兒童捕蝶的歡樂場面和好奇好勝的神態(tài)。在歷代詠蝶詩人中,最為有名的是宋代詩人謝逸,他做了三百首蝴蝶詩,被稱為“謝蝴蝶”。
在中國文化中,蝴蝶是自由自在的象征,其源頭就是莊周夢蝶的故事?!肚f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其志與,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qu)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快樂而悠然地翩翩起舞,四處遨游,根本不知道自己原來是莊周。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shí)是莊周。莊子正是借蝴蝶這一意象來表達(dá)自己的哲學(xué)思想,希望人們的精神從緊張狀態(tài)下解放出來,過得輕松愉快,體現(xiàn)了他“萬物皆一”的宇宙觀和“物我兩忘”的人生追求。此后,“蝶夢”成為文人心靈的慰藉,他們借蝶夢來補(bǔ)償現(xiàn)實(shí)的愿望.來緩解心理的壓力?!跋s蛻塵埃外,蝶夢水云鄉(xiāng)”(張孝祥《水調(diào)歌頭》),詞人借此贊美了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zhì),也表達(dá)了曠達(dá)自適的心情。
“八月蝴蝶來,雙雙西園草”(李白《長干行》),蝴蝶常常成雙成對地飛舞在花叢中,雙飛蝶就成了恩愛夫妻的象征?!皬?fù)此從鳳蝶,雙雙花上飛。寄語相知者,同心終莫違。”(蕭綱《詠蛺蝶》)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表現(xiàn)愛情的蝴蝶詩,詩人借蝶寄言,希望有情人永結(jié)同心?!败圮垭p雙拂晝欄,佳人偷眼再三看”(徐夤《蝴蝶》),蝴蝶的雙飛,襯托了久居深閨、不敢與外界接觸的佳人的孤獨(dú)。
由于封建禮教對美好愛情的阻撓破壞,不少男女為情獻(xiàn)身,長相依伴的雙蝶常被看作是他們的化身,我們自然而然地會(huì)想到梁祝故事。兩個(gè)深愛的人,受到封建包辦婚姻的逼迫,死后雙雙化為蝴蝶。梁?;墓适乱话阏J(rèn)為是受了韓憑夫婦化蝶的影響,首見于晉代干寶的《搜神記》:“宋大夫韓憑,娶妻美,宋康王奪之,憑自殺。妻陰腐其衣,與王登臺(tái).自投臺(tái)下,左右攬之,著手化為蝴蝶?!?/p>
梁?!办`魂化蝶”的傳說,始見于宋末薛季宣《游祝陵善權(quán)洞》詩:“蝶舞疑山魄,花開想玉顏?!钡搅嗣髑?,化蝶逐漸變成以梁祝為主體了。如馮夢龍編輯的《古今小說·李秀卿義結(jié)黃貞女》中就有梁祝合冢、化為飛舞彩蝶的故事情節(jié),“忽然一聲響亮,地下裂開丈余,英臺(tái)從裂中跳下。眾人扯其衣服,如蟬脫一般,其衣片片而飛?!倏茨秋w的衣服碎片,變成兩般花蝴蝶,傳說是二人精靈所化,紅者為梁山伯,黑者為祝英臺(tái)?!鼻宄廴氲摹蹲S⑴_(tái)小傳》中也有類似的記載,“英臺(tái)乃造梁墓前,失聲哭,地忽開裂,墮人塋中,繡裙綺襦,化蝶飛去”。梁仙伯與祝英臺(tái)化蝶雙飛的凄美傳說,一方面表達(dá)了人們對梁祝的同情與祝愿,一方面反映了對自由愛情的向往與追求。
蝴蝶因在雌雄花之間傳播花粉,為許多植物的正常開花結(jié)果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此也常比喻作男女情愛的媒介,多與蜂并舉,稱為“蜂媒蝶使”,如“蝶使蜂媒傳客恨,鶯梭柳線織春愁”。
蝴蝶在花間飛來飛去,一會(huì)兒停在這朵花上.一會(huì)兒又停在另一朵花上,正如情愛不專一的男子一樣。因此蝴蝶又被人視為輕薄無信的男子的象征,如用“狂蜂浪蝶”比喻輕薄放蕩的男子,用“招蜂引蝶”比喻女子逗引男性。在我國古代的一些通俗小說(如《三俠五義》)中常有“花蝴蝶”之名,是專用于那些“采花賊”的。
在古人心目中,蝴蝶還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昂迸c“福”諧音,在煙袋上裝飾一個(gè)“蝴蝶結(jié)”,寓意福在眼前,福運(yùn)迭至。在裝飾性的花瓶上,人們常把瓜、蝴蝶畫在一起,諧音“瓜瓞綿綿”,展示對豐收的祝愿、子嗣的延續(xù)。蝶還與耋同音,因此蝴蝶又被作為長壽的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