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先生和他手下那些不知名的先生們
383年的葉子都快落光了,假裝投降的前襄陽守將朱序朱先生洋洋得意地從壽陽跑到東晉大營,對謝石謝先生說:“我回來了。你知道嗎?我是假裝投降的!哈哈!”
幸虧他這么說,謝先生冷下去的臉色又暖了起來。
緊接著,朱先生就提到了苻堅苻先生。
“前秦他們那邊人很多,有一百萬那么多,但是大都還在路上。我看現(xiàn)在咱們得趁著這機會打他一下,打疼了,以后就好辦了。”
不得不承認,朱先生是個膽子很大的人。跟謝先生談了談,他就轉身出帳,又重新得意洋洋地回苻先生那邊去了。
事情就這樣定了。
很快,383年的葉子被漫卷的江風吹上天空,越飛越快,快要飛到384年的時候,謝先生跟朱先生定下的事也就成了??粗鴫坳枌Π?,八公山下敵人那副洋洋得意的樣子,小敗的苻先生頗為郁悶地對自己的弟弟說:“哎,怎么回事啊,這幫子漢人是怎么了,也沒那么弱啊。看他們那勁頭——還有,山上那些晃來晃去的,也是他們的人?”弟弟說:“哥,山上的那是樹。”
不過苻先生還是有信心的,畢竟,自己的百萬軍隊正在源源不斷地開過來。那可是真的百萬大軍,步兵就有60萬,加上27萬騎兵,7萬水兵,還有3萬近衛(wèi)軍,只要把他們加起來,那就是……不過,還得減去剛剛那場小敗傷亡的15000多人,那又是……苻先生反復驗算了幾遍。
其實這方面,苻先生并不擅長。帶著“百萬”大軍從長安出來,路過長江的時候他就說過,看看,我有這么多人,所有人把鞭子扔下去,長江也就斷流了。那會兒他也沒算出來,自己這么多人,到底有多少條鞭子。
而這時,對面的另一位謝先生謝玄,他有點等不及了。他也知道謝先生和朱先生定下來的事情,而且腦子很靈光,算得很清楚。60加27加7加3。等于97萬,再減去15000——這也減得太少了吧!
于是,急著繼續(xù)做題的這位謝先生立刻給苻先生寫了封信,信上說:你看啊,你大老遠的跑來了,又挨著河邊布防。這不像你啊,這不是要打持久戰(zhàn)么?我看你不如把防線稍微朝后移動一下,讓我們這邊過來了,列上陣,咱們趕緊打完分個輸贏。你說好不?
苻先生看到信就樂了,扭頭跟弟弟說:“一,弟弟你看,這個謝先生雖然算術不錯,但他不懂成語啊!他不知道什么叫半渡而擊啊!我看咱們就答應他,等他還有一半仍在水上的時候,派騎兵沖過去砍砍殺殺不就結了?!钡艿苷f:“哥,我也驗算了幾遍,我看行?!?/p>
一時間歡聲笑語,略過不提。
苻先生和弟弟這會兒還不知道,那位保住了舌頭的朱先生真的是個膽子很大的人。一會兒,等到他們剛剛開始后撤,一切都亂糟糟的,就連樹葉都亂糟糟的時候,朱先生將會彈著自己那條東成西就的舌頭,遠遠地摻在后軍中大喊大叫起來:“怎么,怎么后退了?!完啦!我們打敗啦!敵人追過來啦!”
而苻先生手下這幾十萬——包括剛剛趕到?jīng)]幾天的,不知名的先生們,就會在朱先生無恥的欺騙下越跑越快,爭先恐后地朝著沒有敵人的北方奔逃而去。
另一件他們不知道的事情是,弟弟的馬將會被亂軍沖倒,弟弟會被渡過河來的敵人干掉。至于苻先生,他和他手下的先生們在千里北逃的路上,將學到一個新的成語,叫做風聲鶴唳。但算術方面,他們并不會有什么新的收獲。
反正在383年年末,可能是快到384年的緣故,就連算術都是亂糟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