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歲開始,她就背著身患殘疾的同學去上學,風雨無阻,一直背了9年,直到把同學背進煙臺市一所職業(yè)中專。最近,剛滿17歲的孫園娜被評為山東省道德模范,是50位道德模范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張芹家住山東省萊陽市譚格莊鎮(zhèn)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也許,上天在賦予張芹靈魂的一剎那,忘記了賜予她行走能力。張芹出生了,但卻患有重度“小兒麻痹”,下肢無任何知覺。為了女兒能正常行走,家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醫(yī)院,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在曠野中自由奔跑,是每個好動孩子的夢想。轉眼張芹到了上學的年齡,這個早早懂事的小姑娘把向往外面世界的想法隱藏在心里,背著常年有病的母親和拼命打工賺錢的父親流淚。于是,窗戶成為她最喜歡的地方,只有透過明亮的玻璃,她才能認識自己生活的世界。
“孫園娜是我幼兒園的小伙伴。有一天她到我家,看我好可憐,就向我媽媽懇求:‘讓張芹上學吧!’媽媽說,她腿不好,怎么上?。繉O園娜說:‘我可以照顧她,我背她!’幾番懇求,媽媽終于同意了!”
從那天起,孫園娜再也沒有離開張芹,兩人一起出村,一同回家。
風雨中前行
張芹上學了,她終于見到了夢中的校園和同學。
從家到小學有一兩千米的山路。第一天上學,張芹是在母親的陪伴下走出來的,一路上,小伙伴們輪流背她,個個滿頭大汗,但一路歡聲笑語。此時的張芹也笑容綻開。
了解到張芹的情況,學校老師特意安排同學分成小組,輪流負責護送張芹回家,而孫園娜卻沒有忘掉自己的承諾,堅持每天陪著張芹。她與同學比了比個頭,說:“我長得比你們高,當然我來背,累了就換你們?!?/p>
每天早晨上學、傍晚放學,背著張芹走在山路上的大多是孫園娜。其余同學簇擁在兩人身邊,不時替換,但每當孫園娜恢復體力后,便搶著接過張芹。彎曲的山路雖然沒有陡坡峭壁,張芹的體重雖然很輕,但對一個未滿十歲的孩童來說,這段路走得異常辛苦。有時,一段路,幾個人要走一個多小時,休息十幾次……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張芹的父母看著孩子們每天背著女兒上學放學,非常辛苦,特地找人做了一個輪椅車。從此,孫園娜和小伙伴們有了“新助手”。
雖然推著輪椅車比背在肩上輕松,但山路的崎嶇還是讓孫園娜和小伙伴們大吃苦頭。趕上大風天氣,一路上飛沙走石,她們在風中寸步難行,特別是春旱季節(jié),村民們抽水澆莊稼時將路面破壞得坑坑洼洼,輪椅車經常陷入泥潭。這時候,孫園娜便背起張芹,將她送過泥濘路段,然后再回來推車。有時車子無法在泥濘中前進,她就提著車子一步一步地走過去。夏季天氣變得快,剛出家門還陽光明媚,轉眼間就大雨傾盆而下。因無法行走鍛煉,張芹的體質較差,淋雨著涼極易感冒,孫園娜便會將雨具遮在張芹的身上,天氣冷時,還會脫下自己的外衣給張芹穿上。因為頂風冒雨,身上出汗,往往張芹安然無恙,而孫園娜卻感冒了。
最難熬的是冬天。早晨出門時,天色尚暗,路況難辨,輪椅車常常陷進溝里。幾個人不得不前拉后推,將車拉出。如果碰到雪天,這樣的情況一路上會發(fā)生很多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孫園娜與小伙伴們背著張芹的身影成為山路上獨特的風景。
生活中幫扶
上學的山路灑滿了孫園娜和小伙伴們的汗水,明朗的教室,充滿了孫園娜和同學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整整八年,孫園娜與張芹都是同桌。上課時,她把張芹背進教室,下課后,她再將張芹背出去。課間,同學們的玩樂對孫園娜來說充滿了誘惑,但她克制了這份欲望,耐心地陪張芹聊天解悶。
隨著年齡的增長,張芹越來越感覺愧疚,特別是上廁所,令她頗為頭疼,但孫園娜從來不嫌臟和累,將一些瑣事安排得非常妥當。日子久了,兩個人的心靈已經達成默契,張芹的一個眼神,孫園娜就能夠讀懂她需要什么。
小學一晃就過去了,轉眼就要上初中,而學校離家很遠,需要住宿。張芹的父母又一次為女兒發(fā)愁了:孩子根本照顧不了自己。他們想到了讓女兒輟學。就在這個時候,又是孫園娜主動上門。她對張芹的母親說:“只要張芹想讀書,我就會和張芹在一起,永遠不會不管她?!庇谑牵_學的第一天,她和張芹一起出現在譚格莊鎮(zhèn)中心中學的校園。隨后,她找到老師,要求將自己和張芹分到同一個班,安排在同一個宿舍,并且床鋪靠在一起。
領飯、打水、上課、回宿舍……孫園娜儼然成為張芹的義務護理員,她的真誠舉動在整個校園流傳開。
愛心永不悔
九年陪伴上學路。孫園娜的行為讓人感動,也讓一些人不理解。但議論聽多了,孫園娜也就習慣了?!爸灰獜埱凵蠈W方便,我不在乎別人怎么說?!彼届o地說。
其實,不僅外人不理解,開始的時候,孫園娜的父母也想不通。她媽媽覺得女兒還小,自己都需要人照顧,怎能去照顧別人?但孫園娜不同意母親的觀點,她問媽媽:“如果自己和張芹一樣,您會是什么感覺?”身為人母,孫媽媽當然理解女兒說的話,看著勞累的孩子,她能做的就是支持。
對于孫園娜,深為感動的班主任遲老師告訴記者,孫園娜不愛說話,每次受到老師、同學表揚時,總是沉默不語,偶爾會抿嘴一笑。在采訪中,孫園娜也不愿多說,只是當張芹說起八年的辛酸經歷時,她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我就是覺得張芹太難了,覺得她好可憐。我們班有很多同學都在幫助張芹,如果我們能都來關心那些殘疾人,他們的生活一定會好起來?!?/p>
2007年秋天,從萊陽市譚格莊中心中學畢業(yè)后,孫園娜進入煙臺市水運技校學習機電。報到那天,孫園娜把張芹也背了去,要求一起上學。由于張芹的腿有殘疾,不能適應技校那種操作性很強的學習生活,校方只好婉言拒絕了她們。
“不能帶著我一起上學,她不甘心?!睆埱壅f,“她背著我進了萊陽市殘聯?!痹谌R陽市和煙臺市殘聯的幫助下,張芹進入煙臺市第一職業(yè)中專學習電腦技術。
在孫園娜的感召和帶動下,張芹現在的同學們接過了孫園娜的任務,背張芹上教室,上機房,買飯……幫助張芹成了整個學校的自覺行動。
“我特別幸運,因為有了孫園娜,我覺得一切都變了。”張芹這樣說。已經18歲的她已經出落成一個陽光而可愛的姑娘,一點也看不出身體殘疾的心理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