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探源】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攻打歸附匈奴的莎車國。莎車國王北向龜茲國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兵力只有兩萬五千人,敵眾我寡,只能智取。這天黃昏,班超命大軍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還故意放俘虜脫逃。龜茲王聽了俘虜的報告,立刻下令追擊“逃敵”。而班超其實僅撤退了十里,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疾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迅速回師殺向莎車國。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聲東擊西,指的是本不打算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忽東忽西、即打即離,制造假象,引誘敵人做出錯誤判斷,然后乘機殲敵。
【基金新說】
基金是適合中長期投資的一個品種,通常來講,買了之后就老老實實地持有方是上策。可是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另類”的基金,由于可以在兩個市場中交易,投資人買進的目的實際上只是為了在另一個市場上賣出,或是在一個市場上賣出的同時會在另一個市場上買入,即買即賣、聲東擊西,由此而實現無風險的收益。
這些“另類”基金指的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上市開放式基金(LOF)。ETF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指數基金,投資者既可以在交易所買賣ETF份額,又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贖回ETF份額。 LOF特點相對簡單一些,其產品特性與一般開放式基金無異,可以是指數型基金,也可以是股票型基金。
ETF和LOF基金在一級市場申購贖回是按照基金凈值,在交易所買賣是按照交易價格,因此當基金凈值和交易價格存在差價時,就可以進行跨市場套利。
LOF的套利相對簡單,只涉及基金的交易。譬如,LOF基金單位凈值為 1.2元,而交易所市價為1.1元,那么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所買入基金份額,然后辦理轉托管,兩天后在一級市場贖回,假設基金凈值不變,就可以實現0.1元的套利。
當然,這是個極端的例子,投資者在進行套利的過程中必然要考慮交易成本和時間成本的問題,操作稍有偏差,投資者很容易受到損失。所以,LOF基金套利,表面上很“平民化”,個人投資者都能參加,但實際上要成功套利,并不那么容易。
相比之下,ETF可以實現瞬時套利,而且套利機會更多。其中包括:
(1)交易型套利:如果ETF的單位凈值高于其在交易所的市價,投資者可以先在交易所買入基金份額,然后在一級市場贖回,得到一攬子股票,最后將股票賣出;如果ETF的市價高于其單位凈值,就做相反的操作。
(2)事件型套利。這種套利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比如某一指數成份股因為股改或重組等重大利好情況出現停牌,從二級市場上根本買不到,這時就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入ETF,在一級市場上贖回成一攬子股票,之后在二級市場上賣出其他指數成份股,僅剩下停牌的股票即可。
此外,股指期貨推出后,ETF還可以作為一種現貨資產,當期貨市場的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出現偏差時,和股指期貨進行套利。
不過,由于申購ETF份額所需的一攬子股票最低價值高達100萬元,而且套利涉及多次委托交易,尤其是對一攬子股票的買賣配比操作比較繁雜,只能借助于專門的ETF套利交易系統(tǒng),所以,ETF套利還是一種機構投資者才玩得起的游戲。
看來,這一招“聲東擊西”——通過基金套利獲得短期收益,對普通投資人而言,還是“想說愛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