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2007年第7期91頁,蘭金順先生《錢幣四則(一)“朝鮮通寶”闊緣當十大錢》一文中這樣寫道:“朝鮮開國于公元1393年,高麗王朝李成桂將軍廢高麗王自立為王,改國號朝鮮。世宗李于1423年(明永樂二十一年)始鑄‘朝鮮通寶’,仁祖李宗于1633年(明崇禎六年)也鑄‘朝鮮通寶’,正宗十七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鑄造了當十大銅錢,分紀值和無紀值兩種版別。紀值的背文為‘穿上一戶、穿右一錢’;光背的又分為面文大字和小字兩種版別?!?/p>
我今年在朋友處,他取出一枚“朝鮮通寶”,我即刻被這枚通身黑漆古、品相極佳、制作規(guī)整、黃銅質(zhì)的大銅錢吸引了。經(jīng)測量直徑4.7厘米,穿徑1.2厘米,厚0.3厘米,重38克。細看背文“穿上一戶、穿右一錢”闊緣小字當十大銅錢(見圖),正是蘭金順先生所說的“穿上一戶、穿右一錢”大銅錢。所不同的是直徑、穿徑均比蘭先生那枚光背錢大了0.05和0.1厘米,厚了0.05厘米,重了8.32克。
我集幣十多年來,夢寐以求,今日終得有緣相見,十分激動和高興。但朋友卻傷感地說:“這枚錢來之不易啊,它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庇幸晃?8歲的老人,57年前參加了抗美援朝。那時朝鮮戰(zhàn)爭非常殘酷,冰天雪地,氣候非常寒冷。在戰(zhàn)爭間隙,戰(zhàn)士們幫老鄉(xiāng)打掃衛(wèi)生,挑水劈柴,與朝鮮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如同一家人。有位朝鮮大娘,丈夫被敵人飛機炸死,剩下母女相依為命。志愿軍回國時,這家姑娘已深深愛上了這位志愿軍戰(zhàn)士。但在那國際形勢特殊的年代里,兩個異國他鄉(xiāng)的戀人未能終成眷屬,臨別時姑娘流著淚依依不舍地將祖?zhèn)鞯倪@枚寫著漢字的“朝鮮通寶”送給自己的戀人以作永久留念。如今這位老戰(zhàn)士體弱多病,只好忍痛割愛將這枚異國情物——“朝鮮通寶”轉(zhuǎn)讓給朋友。
我被這美麗動人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不由唏噓不已。我請朋友將這枚來之不易的珍貴禮物轉(zhuǎn)讓給我。朋友說自己留下也沒用,“你是收藏家就送給你吧”。我非常高興地給他留了點錢,趕緊將其收入囊中,圓了我多年尋找朝鮮錢幣的夢。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