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如今用在全球互聯(lián)網領域最為貼切。
在資本為王的國際互聯(lián)網市場上歷來是強者掌握著話語權。不過見慣了大魚吃小魚的收購案之后,今年2月1日,當軟件帝國微軟宣布將以446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門戶網站雅虎的決定之后,整個互聯(lián)網行業(yè)被徹底震撼了。隨后雅虎以報價太低予以拒絕和積極尋求與搜索引擎業(yè)的巨頭谷歌公司合作的舉動更是引來多方猜測。短短幾個月內,在媒體的極力渲染下,這場收購戰(zhàn)已經被演繹成充滿一部刀光劍影的“三國演義”,甚至得到美國司法部的關注。
5月4日,微軟宣布放棄收購雅虎的決定,但是表態(tài)即使無法收購雅虎,微軟的互聯(lián)網戰(zhàn)略仍然前行,并對于雅虎將搜索廣告外包給谷歌表示了深深的憂慮。直至此時,三個月來鬧得沸沸揚揚的三大巨頭的收購案終于暫告一個段落。但是,讓人深思的是,這場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三國演義”是否真的落下帷幕?還是在看似平靜的表面下一場更為激烈的商戰(zhàn)正在蓄勢待發(fā)?
微軟收購雅虎:投石問路
依靠軟件開發(fā)起家的微軟帝國,其Windows系列產品如今已經成功地占有了從PC機到商用工作站甚至服務器的廣闊市場,為微軟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公司在Internet軟件方面也是后來居上,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在軟件行業(yè)流傳著這樣一句告誡——“永遠不要去做微軟想做的事情”??梢?,微軟的巨大潛力已經滲透到了軟件界的方方面面,簡直是無孔不入,而且是所向披靡。如今的微軟已經將經營業(yè)務擴展到了軟件、網絡服務、搜索等方方面面。
創(chuàng)立于1994年的雅虎原本依靠搜索起家,歷經多年已經成為一家全球性的互聯(lián)網公司,在世界許多國家實現了本土化。然而隨著互聯(lián)網泡沫的破滅,競爭又日趨激烈,雅虎的市場份額開始縮減,互聯(lián)網搜索市場逐漸形成了谷歌、雅虎和微軟MSN“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其中谷歌又占據市場的大頭。為了抗衡谷歌在網絡市場上的強勢發(fā)展,微軟曾多次表示有意收購雅虎。
在微軟提出收購提議之前,雅虎連續(xù)經歷了8個季度利潤下降的打擊。為了恢復增長,雅虎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之一楊致遠于去年取替托里·塞梅爾而擔任了雅虎的首席執(zhí)行官。然而,雅虎大半年時間的自救,顯然沒有任何成效。2007年第四季度公司財務報表顯示,雅虎該季凈利潤同比下滑23%,股價也跌到近4年的最低點,雅虎被迫宣布了該公司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裁員。微軟選擇在此時機提出446億美元的收購價,其用意不言而喻,旨在敦促雅虎投誠。微軟計劃以一半現金、一半股票的方式完成這一交易,雅虎股東可以選擇獲得現金,或是固定數量的微軟普通股。微軟的該收購報價與雅虎今年1月31日的收盤價19.18美元相比溢價62%。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表示,收購將有助于提高微軟與雅虎雙方在網絡市場的競爭力。
4月5日,微軟向雅虎發(fā)出“最后通牒”,聲稱如果無法在4月26日之前達成交易,就將以更低的價格發(fā)動惡意收購。這表明鮑爾默終于按捺不住。而對于雅虎來說,由于美國經濟因“次貸危機”陷入衰退的跡象日益突出,雅虎也難以幸免,形勢已經迫在眉睫。于是該收購案出現了大轉彎,4月7日,雅虎正式回應微軟,稱不排斥交易。但是提出將原收購價提高至每股40美元,即大約575億美元的總價方可成交。但是微軟堅持自己提出的收購報價已經過深思熟慮,難以按照雅虎的要求調整,由此雙方陷入僵局。
支持該項收購行為的專業(yè)人士分析,微軟收購雅虎是勢在必行的,微軟此舉無疑是在“投石問路”。因為過去的整合是兼并式的,而未來是一種合作式的,是在各自的商業(yè)模式中找到一個交集,誰能夠把這個交集變成盈利模式的創(chuàng)造方式,并且能夠掌握一種縱橫交錯的能力,誰就能夠獲得長遠的發(fā)展。
當前形勢對于微軟和雅虎而言都不容樂觀,以去年11月美國市場的數據為例,其市場份額分布分別為:谷歌,57.7%;雅虎,17.9%;MSN,12%。雅虎與微軟兩家加起來尚不足美國搜索市場的30%,并且它們的市場還在不斷萎縮,因此這筆合并交易有助于微軟和雅虎聯(lián)合起來與谷歌競爭。
雅虎聯(lián)手谷歌:聲東擊西
正當大家紛紛猜測雅虎的這種抵抗是否能產生效果時,谷歌公司粉墨登場,開始卷入該收購案,今年4月10日,雅虎主動提出與谷歌洽談合作項目,以尋求突圍之路,雙方立刻一拍即合。雅虎公司宣布和搜索巨頭谷歌公司達成了一項合作協(xié)議,在這項合作中,谷歌將托管很小部分的雅虎搜索廣告業(yè)務,這項測試合作的時間為兩個星期。此后,如果兩家公司對測試結果都很滿意,很可能進行長期的合作。
自從網絡股泡沫破滅后,雅虎投入了大量成本從事重量級視頻網站的開發(fā),但最終顆粒無收。而就在此時,比雅虎出世要晚的谷歌開始在搜索技術方面頻頻發(fā)力,而且創(chuàng)造了在自家和其他網站投放支付廣告的商業(yè)模式。盡管雅虎從2007年6月開始試圖通過實施研發(fā)智能廣告系統(tǒng)的“巴拿馬計劃”來縮小與谷歌網絡廣告發(fā)放端的差距,但已經太遲了。統(tǒng)計顯示,2007年谷歌占有全球互聯(lián)網廣告市場高達63%的市場份額,而雅虎卻不到20%。
除了在業(yè)務上的落后之外,雅虎還錯過了一次又一次大好機遇,收購網絡社區(qū)MySpace,雅虎輸給了新聞集團;競購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雅虎敗給了谷歌;搶購熱門網站Facebook,雅虎敗給了微軟。而就在喪失這些平臺的同時,雅虎與市場指向的背離也越拉越遠。谷歌的異軍突起,亂了雅虎的方寸。谷歌靠搜索技術起家,并通過搜索逐步拿走了互聯(lián)網廣告的大部分份額。而雅虎是通過向媒體轉型,成功度過科技股泡沫破滅的災難,成為最大的互聯(lián)網媒體。這和谷歌的定位完全不同,谷歌說自己“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努力讓其用戶盡快離開自己網站的公司”。
雅虎與谷歌的結盟,給谷歌與微軟之間的爭斗平添了幾絲陰謀的色彩。原本勢不兩立的冤家對頭為何此時聯(lián)手洽談合作事項呢?
原因不言而明,對于雅虎而言,是拖延時間和尋求突圍的新途徑,對于谷歌而言,它很清楚微軟收購雅虎的矛頭所指正是自己。谷歌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戴維·多姆德,在谷歌的官方博客中公開指責微軟圖謀將其對電腦軟件的壟斷地位延伸至互聯(lián)網領域,他指出:“微軟雅虎控制著互聯(lián)網很大部分的流量入口,兩公司聯(lián)合將破壞推動互聯(lián)網創(chuàng)始之初最根本的精神——創(chuàng)新的,開放的競爭?!币驗槲④浥c雅虎聯(lián)合可能會利用其壟斷地位去打壓競爭對手,限制網民自由登錄他們對手推出的網絡產品,如電子郵箱、IM即時通訊軟件及其他網絡服務,從而在互聯(lián)網產業(yè)形成新的壟斷。上世紀90年代微軟擊垮網景,最終確立了IE在瀏覽器領域霸主地位的“壟斷故事”至今還歷歷在目。微軟對此屢試不爽,谷歌自然擔心微軟又要借此機會耍一次花招。
除此之外,雅虎還做出一系列“小動作”,其不斷放出消息稱雅虎董事會已決定授權管理層,與時代華納公司正在商討一項新的合作業(yè)務,即時代華納公司將AOL大部分業(yè)務并入雅虎,同時投入部分現金,以換取合并后新公司20%的股份。分析人士認為,這與其說是賦予以楊致遠為首的管理層的“尚方寶劍”,不如說是對微軟“隔空喊話”。雅虎的種種舉動目的很明確,就是迫使微軟提高收購價格。
這種聲東擊西的舉動微軟自然了然在心。業(yè)內人士分析,雅虎和谷歌的交易很可能就是讓微軟提高收購價格的一個策略,而微軟也計劃與默多克的新聞集團聯(lián)合收購雅虎,最終將雅虎、微軟MSN以及新聞集團旗下社交網站MySpace整合在一起。由于雅虎和微軟各自拉來了幫手,導致收購案變得更加復雜。
三公司面臨反壟斷困擾
眾所周知,美國反壟斷法對于合并具有嚴格而廣泛的規(guī)定,譬如在實體法方面,《克萊頓法》第7條基本涵蓋了公司兼并中的方方面面,對于兼并后的市場份額實行了嚴格的限制。
對于雅虎和微軟而言,雙方的處境都比較尷尬,如果微軟成功收購雅虎,將會受到來自國內和國外反壟斷執(zhí)法部門的雙重壓力,在國內,美國參議院反壟斷委員會主席參議員赫伯#8226;科恩(Herb Kohl)發(fā)表聲明稱:“我們需要仔細地檢查這個交易,保證不會損害競爭,對互聯(lián)網用戶的隱私產生不利影響。”
國外法律專家也表示,鑒于微軟并購雅虎之后的規(guī)模和跨國影響力,必然需要獲得歐盟委員會的批準,而微軟與歐盟關于反壟斷的糾紛,可能構成微軟并購雅虎的最大挑戰(zhàn)。歐盟委員會競爭事務部門前任高管表示“微軟與雅虎的合并可能造成互聯(lián)網市場的雙寡頭壟斷局面,導致全球范圍內提供搜索服務的搜索引擎縮減至兩家”,必然會遭到反壟斷部門的調查。
與此同時,谷歌可能會歡迎這一收購,因為可以找到為自己辯駁的理由,即所謂谷歌一家獨大的局面將遭到與其勢均力敵的對手的挑戰(zhàn)。從而為自己免受反壟斷制裁尋找借口,但是谷歌這種“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心態(tài)顯露得不宜過早。因為,雅虎聯(lián)手谷歌也并不是如期望中的那樣順利。目前,雅虎和谷歌尚未透露其合作的深度,但是業(yè)內分析家表示,從表面上看,雅虎僅將其3%的搜索廣告業(yè)務外包給谷歌公司兩個星期,這似乎不會對其他的搜索引擎公司包括微軟形成威脅。但是借助于和雅虎的這次合作,谷歌可以充分接觸到雅虎的搜索結果,從這個角度來說,這違反了《謝爾曼法》,可能會因此遭受監(jiān)管機構的懲罰。
雖然各方反壟斷執(zhí)法部門的官員對此案件態(tài)度堅決,都給予了密切關注,但是經濟學家分析,反壟斷專家最終很可能反對雅虎和谷歌之間的長期合作,但是卻同意微軟對雅虎的收購計劃。佐治亞大學法律經濟學教師托馬斯·黑茲利特(ThomasHazlett)表示:“微軟如果成功并購雅虎就可以有效牽制谷歌?!币驗楝F在谷歌占據了大部分的搜索市場,雅虎則認為目前在線視頻廣告市場碎裂化程度較高,雅虎作為最大的播放商也僅有8%的市場。
微軟放棄雅虎:兵不厭詐
當雙方為收購價格僵持不下時,雅虎發(fā)布了截止到今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務報表,這也是微軟今年初宣布收購雅虎以來該公司發(fā)布的第一次財務報表,這份財報顯示,雅虎今年第一季度的總營收為18.2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9%,而凈利潤方面,雅虎今年第一季度為5.42億美元,大大高于上年同期的1.42億美元。雅虎CEO楊致遠在發(fā)布財報之后表示,雅虎在未來三年內將會有極大的發(fā)展前景,尤其是在網絡廣告服務領域,雅虎并不懼怕任何對手,到時候雅虎的年收入將超過90億美元。雅虎CEO楊致遠的這番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顯然是對微軟說的,他就是想告訴微軟,雅虎的價值并不是你們想象中的那么低。反過來說,微軟其實也非常需要雅虎,如果不能順利收購雅虎的話,微軟在未來的互聯(lián)網廣告市場和搜索服務市場幾乎沒有發(fā)言權,谷歌的強大給了微軟太大的壓力。關鍵問題是微軟最高能夠開出什么樣的價格?整個互聯(lián)網行業(yè)都翹首企盼。
然而,在最后一輪談判破裂之后,在美國當地時間5月3日,微軟公司宣布已撤回收購雅虎公司的提議。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說:“我們一直認為我們提出的收購請求無論對微軟、雅虎還是整個市場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我們之所以想要與雅虎合并,目的是為了給整個市場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創(chuàng)新,并為雙方各自的股東及員工創(chuàng)造真正的價值?!滨U爾默補充說,盡管自己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其中包括將報價提高了50億美元,但雅虎還是無動于衷。而對于雅虎要求的價格,經過深思熟慮,微軟認為毫無道理可言,撤回收購請求符合微軟股東、員工和其它股民最高的利益。
此時,歷經三個月鬧得沸沸揚揚的微軟收購雅虎案終于落下了帷幕,三大互聯(lián)網巨頭的商戰(zhàn)也暫時偃旗息鼓,但是俗話說“兵不厭詐”,微軟放棄收購雅虎,是否會引發(fā)互聯(lián)網行業(yè)一些參與者之間的新一輪談判呢?
情況確實如此,目前上述兩家公司均在尋求其他方法,以期望重振其衰退中的互聯(lián)網業(yè)務。繼合并談判破裂后,雅虎管理層可能面臨最直接的壓力,要求他們采取行動,該公司股價在微軟宣布收購計劃期間曾一度從不到每股20美元沖上每股30美元,如今已經開始下跌。與此同時,美國在線也一直在與微軟進行談判。一位投資者表示,如果事情的最新變化導致微軟與雅虎爭奪美國在線,那么美國在線的母公司時代華納可能最終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微軟還與新聞集團進行談判,目標是將其互聯(lián)網業(yè)務與MySpace結合起來。
在微軟收購雅虎之前,關于互聯(lián)網廣告業(yè)的整合從未間斷過。除了谷歌收購Double Click外,微軟已收購了Aquantive,雅虎則收購了RightMedia和Blue Lithium,美國在線更是收購了囊括Advertising.com、Third Screen Media、dTech、Buy.at、Lightningcast、Quigo等一系列的公司。無一例外的是,任何一次收購都沒有給這些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公司帶來生機,雖然整合并不意味著更好的業(yè)績。但是,據業(yè)內人士分析,“并購作為拓展的方式實際上是最有效率的,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可以暢想一下將來的互聯(lián)網格局,也許有三個集團來控制。微軟、雅虎、WPP將是一個集團;谷歌、Double Click、陽獅是另外一個集團;而第三個集團屬于軟銀、電通和日本電話電報公司(NTT Docomo)。
不管這個對于未來的互聯(lián)網格局的預測是否準確,我們可以發(fā)現,在看似平靜的外表下互聯(lián)網巨頭正在養(yǎng)精蓄銳蓄謀另一場更大規(guī)模的網絡資源爭奪戰(zhàn)。逐鹿中原,究竟鹿死誰手?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