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起點就在村頭的銀杏樹下,兩百歲齡的銀杏樹下。
鼓點一響,十六個壯漢“咳”了一聲,起了。抬閣這一起,像是給樂隊點了題,樂章激昂有致地展開了。走在最前面的秧歌隊,一律是18歲的女孩,圓臉大眼,綠衫紅綢,喜氣洋洋。后面緊跟的是鑼鼓隊,敲打的人滿臉嚴肅,皺紋藏著尊嚴。鑼鼓隊后面是樂隊,他們隨著鑼鼓的節(jié)奏,笛脆簫揚,胡琴悠長。樂隊后面走的是抬閣,六尺長,五尺寬。四周是花木做的欄桿,圍著假山曲橋,花卉飄香。頂樁是白娘子,二樁法海,三樁許仙,四樁是小青。抬閣周圍,觀者無其數(shù),喝彩無邊響。晨起的陽光照在大隊人群的背上,隨影子瀟灑地鋪滿地面,成了整個行列的先行者。
我微揚著頜,只見法海正單臂祭著法輪,怒目相向。我避開他的目光,看著他上方的白娘子。白娘子卻不管我,她正單立蛇頭,揮舞白綢,與法海做生死爭斗。我心里緊張著,不覺“啊呀”出聲,忽然,身后的小青化作一條真正的青蛇,伸出長長的舌頭,輕柔地舔舐自己的右手掌心,甩也甩不掉……
鐘善本吃力地掀起眼皮,西斜的太陽親切地照耀著,像記憶中久違的愛人的垂青。右手心癢得發(fā)狂,是來富正討好地舔著自己的手心。善本知道,是來富通知自己該吃藥了。他撫撫來富的頭,懶懶地罵了一句:“小畜生,碎掉我一個好夢。”
來富似乎通曉主人嘴里的小畜生,是對它最好的褒獎,上竄下跳得更起勁。井臺角落的陰溝洞里,突然跑出一只不知趣的老鼠,還沒見光,就被來富“霍”地閃過去,搭在了爪下。善本從躺椅上坐正,一邊吃藥,一邊看著搖頭晃腦的來富,輕輕地啐了一口:“你倒是和尚訓道士——多管閑事?!?/p>
來富不能通曉主人此話的褒貶了,叼著老鼠竄出了院門。
鐘善本的眼光也遠遠地越出了院門,落在了村頭的銀杏樹上,剛才夢里見到的,就是它。想起夢,想起抬閣,心里有些激動,虛汗就濕了肢體,心里不免生出些恨意:這鬼身體,空捱日子。
門外飄來粽葉加精糯的重香,善本的喉嚨“咕咚”滑了一下。孩童時的記憶不請自來:河床寬闊,河水清清,鼓聲隆隆,喊聲陣陣,龍舟急急,劃槳齊齊……
這日子啊!
善本拿起手機,撥通了縣文化局周副局長的電話。
兩個人在電話里小聲聊了半天,帶著一點善意的爭論,最后周副局長結(jié)論似的說了一句:“這樣吧,你寫個書面的東西給我,盡量全面?!?/p>
太陽更西了,香氣也更沖了,善本的喉嚨又“咕咚”了一聲,比剛才更響亮。
二
四周是無邊的黑,失足之后旋又失重,身體全懸著,觸不到一點實在,像虛空天地之間的一粒浮塵。
有仙境般的聲音遠遠傳來。
“你認識這個人?”
“啊?你不認識?這是我們縣有名的故事大王啊?!?/p>
“故事大王?不認識?!?/p>
“你忘記啦,讀高中的時候,他來我們學校講過故事。”
“什么故事?”
“《狼來了新編》,獲過全國的獎呢!”
“狼來了?就是那個小孩說謊的故事?”
“前面一樣,后面的結(jié)尾不同?!?/p>
“怎么不同?”
“小孩第三次喊狼來了的時候,狼真的來了。前兩次上當?shù)拇迕穸疾豢显偾巴渲杏形焕先藞猿执蠹乙欢ㄒ?,他的理由是:如果真的狼來了呢?大家隨老人前往,這一次果真有狼,齊心打死了狼,挽救了放羊的小孩。老人對大家說:如果可能,盡量讓人們在善意和美好中得到教訓,而不是非得從惡意和悲劇中?!?/p>
“你怎么記得這么清楚?”
“我是橋頭人啊,從小就聽他講故事。”
……
四周的黑緩慢地充實進了體內(nèi),虛空中的天地驟然一片光亮,浮塵般的自己變得累贅而腌臜,失重而后失足,跌落在床上,是一張病床。
仙境般的聲音來自查房的醫(yī)生和護士,還有一張焦急的臉是自己的愛人易心悅。
“終于醒了?!?/p>
鐘善本看看窗外,是早晨。陽光中有絲絲絮絮的東西在舞飛,像是自己生命中的稀缺元素。
仙境般的聲音在問病史:“你有肝病幾年了?”
“兩年多,快三年了?!睋屧挼氖且仔膼?。
“怎么會嘔血的?吃什么硬的食物,還是粘性重的食物?”
“沒吃什么啊。”這回是善本在回答。
“你再想想,譬如花生,大栗,蠶豆,團子,粽子等等,會壓迫胃里的血管導致出血的,都是堅決不能吃的,醫(yī)生,應該都給你交代過的吧。”
“我吃了半個粽子?!鄙票驹谙删嘲懵曇舻拿媲?,不敢說謊。
“啊?你看看你!四十多歲的人了,一點腦筋都沒有,醫(yī)生說的話都不往心里記,你在想什么???粽子是你能吃的東西嗎?”易心悅的連珠炮像她慣常罵學生一樣的順溜,保持著老師的一點風度。
“看別人吃得香,我有點饞?!鄙票窘Y(jié)巴著。
“饞?饞也是理由?講起來還是有文化的人,你的腦筋呢,腦筋呢?你到底在想什么啊?想拖死我們一家人啊?”這時的易心悅有點斯文掃地,把查房的醫(yī)生和護士都震住了。
“對不起?!鄙票敬謿?,閉上眼睛。
電話響了。
接聽電話的易心悅忽然神色一變,滿面滿目的喜氣,放下電話,對貧血貌嚴重的善本說了一句:“萬春來看你了,我去醫(yī)院門口接一下?!?/p>
善本腦筋里七轉(zhuǎn)八轉(zhuǎn),有點拎得清了:“你是上林莊劉海東的丫頭?!?/p>
一陣微笑:“是的,鐘叔叔?!?/p>
最想知道的問題終于能問出口了:“這一次,我還有希望嗎?”
劉雪梅的聲音確實好聽:“危險期已經(jīng)過去了?!?/p>
善本的笑比貧血的臉更?。骸拔視缘眠@個病討厭,就一件事情……”
后面的聲音只有他自己能聽見。
尤萬春,濃眉大眼,五官端正,身材高大,英氣逼人,唯一的缺點就是胖。夏裝刮刮挺,皮鞋刷刷亮,走路要喘氣。他徑直來到善本的床頭前,帶著埋怨的口氣:“你怎么不通知我?”
“怕你忙。生產(chǎn)還好吧?!?/p>
“你講這話就見外了,我們是老同學了。聽心悅講,錢不湊手啊。”
易心悅從盥洗間出來了,看得出她補過妝,粉紅的套裝也撫得刷刷平。她接著尤萬春的話說:“萬春啊,你跟善本是老同學,就不瞞你了。從我們結(jié)婚開始,這個廿幾年,善本從廣播站到文化站,再從文化站,到鄉(xiāng)里的招商辦,本來指望他人往高處走的。走是走對了,病又上了身。上次看病就花掉不少,合作醫(yī)療又報銷不了幾個錢。我這里小學要合并,那幾個工資也不知道能不能拿長,女兒在大學還要開銷。細想想,這二十幾年,真正心酸的?!?/p>
易心悅說著要哭的樣子。
善本心里冒火,身體卻與力氣分離,埋怨無法得體地發(fā)泄,只得扭動身體,搖搖頭:“丑???”
易心悅更響亮了:“丑什么丑?。∥抑v的都是實情,萬春是家里人,怕什么!”
尤萬春接著話講:“心悅的話不錯,別煩錢的事情,好好養(yǎng)病?!?/p>
說著,把一堆營養(yǎng)品放到了床前:“我要去廠里了?!?/p>
易心悅拉拉套裙:“還不謝謝萬春”,急急地跟了一句:“我去送送萬春?!?/p>
兩個人一前一后地出了病房。
陽光里絲絲絮絮的舞飛都不見了,因了光線的強大。
三
老話說:七不出,八不歸。善本選的出院日子是二十六的上午,正巧是夏至。
10點鐘的太陽正經(jīng)亮堂,照得人的心里都亮堂堂的,捺不住的熱情都要溢出來了。
尤萬春派的車,來接善本出院。
車從西頭一進集鎮(zhèn)的大街,善本就對司機小黃說:“你開慢點,我下車望望街景?!?/p>
說是望望街景,其實就是跟熟悉的人照照面,打個招呼。這半個多月住醫(yī)院,熟悉的故土跟故人都不常見,心里慌忑忑的。這一路,有兩百多米,全是闊達達的水泥大路。集鎮(zhèn)主要的建制都在這條路上,鄉(xiāng)政府,變電所,衛(wèi)生院,財政所,供銷社,幼兒院,郵電所,等等,每一處都有善本的熟識人,這一路的對話都不出這樣的路數(shù)。
“老鐘!身體都好全啦?好好歇歇?!?/p>
“謝謝,謝謝。”
“老鐘,好啦?櫥窗里又能看到你的文章了?!?/p>
“哪里,哪里。”
“老鐘,都復原啦?太好了,學校還等你去講故事呢。”
“好的,好的?!?/p>
這一路講講走走,半個小時都不止。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善本沒有察覺。溢出的熱情潮濕了善本的眼睛。
馬路盡頭,是一座小石橋,橋下的河道已經(jīng)斷流,僅存一米寬的黑水,散發(fā)著怪味。兩旁堆滿了各種垃圾,老碼頭的臺階斷破頹祀,從殘存臺階的寬綽可以想見當年的繁華,橋頭橋頭,就是從這里源起的。過橋之后的路就變成石板路,高高低低偏不肯齊平。這時,你抬頭,兩百年的銀杏樹就在眼前了。這是古杏村的標志。環(huán)繞著銀杏樹,是一個寬闊的場,是村民們打發(fā)閑暇的所在。朝左望去,一排朝南的平房,都帶著自家的院子,第三家就是善本家。
車停在了銀杏樹的底下。
善本一下車,第一個跑過來的是來富,跑得不慢,身形卻是一顛一歪的。
善本忙蹲下身,把來富抱在懷里,臉貼臉親熱了半天,味道不對,本來順溜光滑的黑毛都熗著,還結(jié)著團。左前腿的關節(jié)隱著血斑,毛掉了大半,骨頭都隱隱能看到,明顯是被硬物打的。
第一次遇上來富,還在它哺乳期,也是這樣的瘸著左腿,跌在自家院門外。那是前年五月,肝病第一次發(fā)作后正在家休養(yǎng)。家里人都怕臟,只有善本不嫌。用別人送他養(yǎng)病的高級奶粉,用水化開,再用注射的針管抽到針筒,一點一點喂到來富嘴里。那時還沒有起名字。善本對心悅講:“不要嫌,老話講,‘雞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我雖然生病了,萬春的廠還是招來了,它就是好兆頭。我正好養(yǎng)病,我來養(yǎng)它,名字現(xiàn)成的,就叫它來富吧?!?/p>
院子里,心悅正在包餛飩,看到善本進門,眼睛滑了一眼:“今天夏至,要吃餛飩,我一早就起來了,買肉,斬肉,洗菜,剁菜,和包心,還要包起來,所以沒去接你,反正,萬春派了車。”
善本搬張小凳,坐在井臺邊,為來富洗澡,香皂抹到左前腿的時候,善本還是沒忍住:“來富的腳怎么回事情?”
心悅頭也沒抬:“不曉得,大概到誰家偷嘴,被打的吧?!?/p>
善本提高聲音:“胡說!我們家來富從來不偷嘴。”
太陽立在天正中了,院子里豁閃豁亮,善本的內(nèi)心卻添了一朵陰翳。洗完澡,善本用“云南白藥”給來富包好了傷處,整個過程來富都安安靜靜,配合有方。忽然,院門外有汽車聲,來富用力掙脫善本,猛力竄出了院門,留下一連串變聲的狂吠和瞠目張牙的主人。
進來的是尤萬春,迎接到院門的是心悅,話是對善本說的:“今天你出院,又是夏至,包了餛飩,特意請萬春來吃餛飩,還要好好謝謝他呢。”
尤萬春一下就坐到了堂前正中的靠背椅子上,直喘粗氣。心悅跟著進了廚房,給身后的善本丟了一句:“你進來陪陪萬春,我下餛飩,馬上就好?!?/p>
善本起身,想起自己看病借的錢,忙緊趨幾步,坐到方桌的一側(cè),堆起笑臉:“看病的錢,……”
尤萬春自在地點起香煙,笑得極其爽朗:“不要放在心上?!?/p>
廚房里,夾在鍋、鏟、碗相互碰撞的聲響中,傳來了心悅尖得褫心的說話:“還有一件更加大的喜事呢,萬春,你跟善本說。”
“哦。”善本沒理解。
“小學合并了?!庇热f春喘著粗氣抽著香煙。
“橋頭并給水東了吧。”善本未加思索。水東鄉(xiāng)在橋頭鄉(xiāng)的東面,老河的上游,也是個大集鎮(zhèn)。
“曉得你會猜錯了,水東并到橋頭來了?!边€是心悅在說。
“不可能吧?水東小學的條件比橋頭的好,鄉(xiāng)也比我們大,學生的人數(shù)也多,怎么可能呢?”
“你不曉得,萬春已經(jīng)答應鄉(xiāng)里,暑假就給橋頭小學重新裝修,還準備再蓋一座三層的電教樓,鄉(xiāng)里到局里去活動,教育局就重新規(guī)劃,把水東的小學撤掉,并到橋頭來?!?/p>
善本一下子不知道該說什么。
心悅端著調(diào)好味道的餛飩來到方桌前,大概是熱氣潮面的緣故,頭發(fā)耷在額頭上,表情十分的嫵媚:“告訴你吧,今年暑假校長答應送我出去進修,回來說不定還要聘我做教研組長呢。”
說完話,心悅把一碗餛飩放在了尤萬春的面前,然后對善本說:“餛飩里的肉太多,你才出院,恐怕太油膩,對身體不好,我特意給你下了一碗餛飩皮子,馬上就好。”
善本朝萬春笑笑:“你先吃,你先吃,味道應該還好吧,心悅的手藝一直不錯的?!?/p>
電話響了。
是女兒毓秀從南京打來的長途,她知道今天父親出院:“爸爸,爸爸,你都好啦,這次回來不要太辛苦啦,錢少就少點,我少用點好了,總歸是身體要緊?!?/p>
善本的心緊緊縮匝著,比嘔血那天的心還剁胸。
女兒繼續(xù)勸導:“聽媽媽說你在搞什么抬閣,那個東西比身體還要緊嗎?”
善本微笑著唯唯喏喏。
女兒在電話里不依:“爸爸,你說話啊,答應我不要搞什么抬閣?!?/p>
善本在女兒面前一向嘴笨:“我不搞沒有人搞啊。”
廚房里的心悅聽到女兒的聲音,直接就搶過了話筒,母女兩個在電話里嘰嘰咕咕碎嘴了半天,聞到焦味才想起來,皮子還在鍋里呢。
該午睡了。
善本的床就在書房,東頭朝南的這間,光線比原來夫妻倆西頭的房間要好,有利于善本養(yǎng)病。床干干凈凈,看得出是剛換的新被新墊??繅Φ臅郎?,放著一家三口的照片。那是毓秀周歲時的合影,那時的心悅可真漂亮,也真貼心。聽著堂前心悅邊做事邊哼歌,看著照片上的心悅,善本的丹田之下忽然熱了一熱,也就是幾秒鐘,就歇掉了。腦子里冒出本地的一句粗話:小媳婦回娘家——歇歇X。
太陽正是一天中最熱躁的時候,恐怕也是一年中的……
四
抬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安陽曲一帶戰(zhàn)亂頻繁,被人稱為“干戈溝”。有一年,孔子周游列國途經(jīng)此地,有感于當?shù)孛耧L淳樸,便用老家曲阜之“曲”代替“干戈”,將其更名為“曲溝”,不僅希望兩地結(jié)緣,同時希望“曲溝”遠離戰(zhàn)爭??鬃优R行時,村民們擊鼓相送,并選擇唱歌好的男童、女童,由眾人抬到高桌上,邊行邊唱,以讓遠去的孔子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
后來,村民們在喜慶自娛時,仍沿用了這種歌舞形式。因為是抬著歌舞,故名“抬歌”。后來,藝人們將高桌裝飾成亭臺樓閣的樣式,給人以空中樓閣、云里霧里的感覺,故更名為“抬閣”。
周亦南從文字上抬起頭來,碰上的是鐘善本殷殷的目光。還是上次發(fā)病在醫(yī)院看到的他,一個多月了,比上次胖點也白點,說明養(yǎng)得不錯。他招呼道:“你喝茶,擦擦汗,我慢慢看。”
20多年前,善本剛在鄉(xiāng)里做通訊報道員的時候,周亦南就負責全縣的群眾文藝工作,當時叫群藝館,是文化局的前身。
抬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于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為一身的民間傳統(tǒng)游藝。抬閣的制作和表演則繁瑣復雜,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經(jīng)驗,抬閣有稱為“鐵枝”的,即在被稱為主枝的架子上,再分上、中、下三架,每架的分枝上分別安排不同的表演者。主枝一般高3-8米不等。主枝和架子不但要制作得堅固,而且要求輕巧、巧妙,既能承重又要滿足造型要求。抬閣的另一訣竅,在于巧妙的掩飾和偽裝,主枝和架子要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物進行巧妙遮掩。制作者大多采用紙扎的亭、臺、樓、閣和蟲、鳥、花、草等,與表演者的服裝相互依托,層層疊疊而渾然一體,不暴露任何架子的痕跡。只有這樣,表演者看上去才如同懸于空中一般。
閣上的表演者由兒童擔任,一是體重較輕,二來民間有可以受到神靈保佑之傳說。一般一個“抬閣”,根據(jù)表演情節(jié)由3-5名兒童組成。他(她)們在架子上或站、或仰、或臥,身著戲裝,依據(jù)扮演的戲劇人物特點,隨著“抬閣”行進的頻率而隨意搖擺,顯得非??蓯?。“抬閣”的表演內(nèi)容都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戲劇故事和耳聞目睹的民間人物,如潘金蓮、武大郎,孫悟空、豬八戒,花木蘭、白娘子、穆桂英等等?!疤чw”演出時,均有鑼鼓和秧歌隊引導。鏗鏘的鑼鼓、歡快的秧歌簇擁著龐大的“抬閣”,場面十分壯觀。小演員衣裙飄拂,不斷變換造型,看上去即像演戲,又似雜技,十分扣人心弦、引人注目。表演者在閣子行進中顫顫悠悠的韻味和衣袂飄舞、凌空兀立之美感,是其它民間藝術形式所無法比擬的。
這個善本,真下了功夫!
周亦南再次抬起頭,善本依然用剛才的姿勢坐著,依然是殷殷的目光,汗水依然披披直流,周亦南無意間瞄了一眼臺歷,一下恍然了:“今天是大暑么,你怎么選這個日子上城來。”
善本拘謹?shù)睾瓤谒骸案t(yī)生約好了復查的?!?/p>
周亦南更加關心了:“看你面色還好,結(jié)果怎么樣?”
善本笑了:“吃了困,困了吃,像豬了。”
周亦南捏捏手上的資料,就知道善本在說謊。
抬閣何時從中原傳入本地,已無從考證,最早的資料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為何落戶在橋頭,演變成著名的“橋頭抬閣”,倒是值得一說。解放前,橋頭是本縣最大的集鎮(zhèn),擁有最大的碼頭,附近幾個縣、鄉(xiāng)的客貨從水路到運河,橋頭是必經(jīng)之地。因為這個原因,橋頭的富裕和繁華也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因為具備了相當?shù)南M能力和充足的消遣時間,以至于各色各樣的“花頭精”落戶橋頭,也就順理成章了。記得當時有這樣的順口溜:要得俏,橋頭到。要吃好,橋頭跑。要想騷,橋頭丫頭呱呱叫。當時,橋頭的廟會是全縣最熱鬧的,而廟會上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有名的“橋頭抬閣”。
周亦南抬起頭,不自覺地遞上一支煙給善本。善本搖搖手:“都戒了?!?/p>
周亦南自己點燃香煙,賊嘻嘻地笑問:“都戒了?”
善本也笑了:“醫(yī)生說了,三戒,戒煙戒酒戒老婆?!?/p>
周亦南哈哈大笑起來,善本又加了一句:“我就是一個殘廢?!?/p>
周亦南話轉(zhuǎn)正題:“幾個問題,首先你要恢復,恢復有幾條,一個是會扎抬閣的人還在不在,另外,搞一次抬閣的出游要多少錢,你大概也不知道。不管錢多錢少,局里沒有這個錢,要你自己去籌。還有個時間的問題,要爭取在十月底搞出來,煩人得很。再說,你又是個‘殘廢’,善本,聽我講句話,算了!”
善本被周亦南這一講,一時竟無話可說。
周亦南隨即繼續(xù)勸說:“在其位,方謀其事,你既然已在鄉(xiāng)里的招商辦,就做好招商的工作。你別看我做了這個文化局局長,待遇還不如你呢。”
善本不依:“不同啊,你做的是跟文化有關的事情,多體面啊。”
周亦南苦笑:“你也笑我?這個年代文化哪有體面,有錢才是真體面?!?/p>
善本忽然問道:“我聽說,水東的‘雙頭龍燈’也在申報?”
周亦南掐滅煙頭:“是的?!?/p>
善本追問:“他們的錢誰出?”
周亦南回答:“我也不管,反正我沒錢,只要在10月底拿出東西來,拍成錄像,我就往省里報?!?/p>
善本想了一想:“我要是在10月底也拿出東西來呢?”
周亦南一愣,又有點惱:“你這么犟的?”
善本回答得很堅決:“我就是一個心愿。”
說完,無論周亦南如何挽留,善本利索地出了大門。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熱翻天。善本一走下中巴,滾滾的熱浪挾帶著水泥地面的特有的塵土氣迎面撲來,火毒毒的太陽直達達照在身上,四周一點遮陰的綠都沒有。原來這里是老河道跟一片良田,現(xiàn)在是鄉(xiāng)政府的新大樓。善本還沒邁腳,就看見新大樓門前圍著一幫人,正跟鄉(xiāng)里的秘書賀小軍爭吵著什么。
善本剛走幾步,倒聽到有人喊了:“別吵了,別瞎吵了,正好,善本來了,讓他給我們講講道理?!?/p>
善本一望,原來都是陸巷村的人,帶頭的姓鐘,叫大貴,跟自己有點遠親。大貴看到善本,一下就沖過來:“你招過來的化工廠,這么熱的天還不停產(chǎn),那個味道吃不消啊?!?/p>
善本往新大樓的陰影里站站,先擦擦汗,歇歇氣,才說話:“哪個說的?7月份就停產(chǎn)了?!?/p>
大貴火氣很大:“又生產(chǎn)了。不信你去望望?!?/p>
善本往后退了退:“又生產(chǎn)了?等我問問再給你答復。”
大貴身后有人插嘴:“不行。這個廠要搬掉,不能再放在陸巷?!?/p>
善本心里的火氣有點冒冒的:“是哪一個,站到我面前來說?!?/p>
沒人出來。
善本火氣還沒消:“廠要搬掉!嘴皮掀掀的事情?大貴,我就問你,當時把廠放在你們陸巷,幫你們家裝上自來水,是不是你們提的?做到?jīng)]有?”
大貴點點頭。
善本不依不饒:“到年底,廠里按人頭每個人分了1千塊錢,你拿了沒有?”
大貴點點頭。
善本還有話說:“當時鄉(xiāng)里到你們村里開的村委會,你們都參加沒有?投票沒有?是不是全票同意的?”
沒有人說話了。
人群里有人小聲嘀咕:“當時也講好了,夏天會停產(chǎn)的?!?/p>
善本有點口渴,頭也暈暈的,不想多講話:“等我問問好不好,你們還相信我為人的話?!?/p>
大貴帶頭返身先走,后面跟著三兩個人,向毒日頭下走去,有風,就聽到有人小聲說了一句:“還敢說為人呢,都做了合屁股連襟了,不要面孔?!?/p>
善本的胸膛中來富在狂嚎。
五
古意滲滲,綠蔭森森的銀杏樹,以它悠長柔綿的情懷,把酷熱的暑氣全部包攬在自己的懷中,讓樹下成片的陰涼有凌人之感。聞步而來的來富,圍著善本作出各種惹親惹愛的姿勢,迫得善本漸漸丟棄不快于一旁,嘴里迎合著喚著,毓秀聞聲,也跑到了樹下,親熱地抱著善本的右臂,察看他的臉色:“爸爸,復查的結(jié)果好嗎?”
他們來到院子,水泥地面上澆過井水,熱氣水氣蒸騰上升,霧里看花的感覺。堂前的方桌上,飯菜皆已齊備,單給善本做的,是一碗鯽魚湯。這樣的“獨食”,已經(jīng)維持了近兩個月,不用說,當然是心悅的手藝。
喝了幾口湯,掀起魚背的肉,剔去魚刺,撿到了女兒的碗里:“你吃一半。我吃一半?!?/p>
余下的大半,善本“羅羅羅”喚來富,來富顛顛跑過來,轉(zhuǎn)了一圈——沒有往常的后腿單立、前腿奉迎的姿勢——又蹲到門檻后面去了。善本奇怪:“小畜生,魚也不吃啦?!?/p>
毓秀笑笑:“好的吃上癮了。”
廚房里,心悅叮叮當當不知道在忙什么,善本說道:“不來一起吃飯的?”
心悅回答:“萬春說最近忙,天熱,想吃大麥粥米粉團子,我搓點米粉,捏點團子,放到粥里,冷到晚上正好?!?/p>
善本的胃里一陣抽搐,臉色馬上就黃了,像膽汁反流一樣。毓秀看在眼里:“爸爸,怎么啦?”
善本閉閉眼睛,深深吸了口氣,對廚房里的心悅說:“你打個電話給萬春,問問他在哪里?”
心悅說:“你沒看到我在忙???”
善本忽然發(fā)怒:“叫你打就打!”
心悅也不說話,洗洗手,拿起電話,撥了半天,好像通了,善本坐在原地,面無表情:“你跟他說,現(xiàn)在有空的話,到家里來一趟?!?/p>
好像有停車的聲音,還不敢確定,一直蜷睡的來富忽地猛起,飛躍過門檻,直撲院門之外。
尤萬春喘著粗氣踏了進來,來富跑前跑后跟著,萬春從包里拿出鑰匙,對毓秀說:“丫頭,我剛才忘記了,罐頭在后備箱里,你去幫我拿來。”
來富又隨著毓秀再次竄出了院門。
萬春一落座,心悅照常給他拿來碗筷酒杯,再從冰箱里拿出一瓶冰凍的啤酒,遞給萬春。慢慢往嘴里扒飯的善本問正在倒酒的萬春:“這樣的大夏天,你的廠沒有停產(chǎn)?”
萬春“咕咚咕咚”喝完一杯冷啤酒,喘喘氣:“哪個豬狗嚼舌頭?”
善本慢吞吞地扒完飯,說了一句:“你慢慢吃,”高聲對心悅說,“你來陪陪萬春。”
院子里,靠著門墻的陰影里,來富正在大嚼特嚼,哼哼的聲音滿足而得意。善本走近一看,是罐頭裝的肉。善本走近了,來富也不抬頭,猛吃海塞,善本輕輕地踢了它一腳,它也不動,善本罵了一句:“小畜生,變得倒快?!?/p>
看看萬春吃得差不多了,善本問:“你開車來沒有?”
萬春說:“開的啊?!?/p>
善本抬腳就往門外走:“我到你廠里去看看?!?/p>
從集鎮(zhèn)到陸巷的路,原來是黃泥路,一落雨就拔不動鞋,也是萬春修成的石子路,5分鐘就到了。
萬春的工廠叫“春花化學有限公司”,去年年底,來廠里幫著發(fā)放補助金的時候來過。未到廠門,一股死魚味直嗆鼻孔。車轉(zhuǎn)彎進了氣派的大門,鍋爐上方的煙囪本身就高,騰騰的白煙都快能接上白云了。善本頭也不抬,徑直往萬春的辦公室走去。
善本等萬春坐穩(wěn),第一句話是:“你還當我老同學嗎!”
萬春臉上發(fā)木,無法傳達表情,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面,頭重腳輕,半天不知道如何開口。
善本見他不說話,當他心虛:“你說停產(chǎn)的呢?”
萬春雙手用力摩摩臉,坐坐穩(wěn)當,隨即端起笑臉:“一個外貿(mào)產(chǎn)品,老外趕著要貨,利潤又大,就搶了幾天時間?!?/p>
善本追問:“還要幾天?”
萬春抬頭想了想:“三天,還有三天。”
善本算算日子:“今天大暑,三天后我搬到廠里來住?!?/p>
萬春頓時跳起來了:“???你住我廠里來?”
善本回答:“是的啊。我住你廠里來?!?/p>
萬春有點氣急:“你不相信我?”
善本也不客氣:“我惹的腥氣,我自己洗。我不想被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在背后戳我?!?/p>
萬春也不客氣了:“你到底幫誰?”
善本語氣也兇了:“我都幫。你也別裝,你的廠這兩年賺得還少?不說別的,就這塊地,你省多少?”
萬春立刻堆起笑臉:“算了,我們老同學,爭什么爭啊,你來住就住吧?!?/p>
善本也緩解了情緒:“你以為我真的是來監(jiān)督你生產(chǎn)啊,我有自己的事情,想借你廠房用。”
萬春表情夸張:“???你也想做產(chǎn)品???”
善本來到辦公室的窗前,指指高大的車間:“我想在這里扎抬閣?!?/p>
萬春嚇了一跳:“扎抬閣?”
善本也不看他:“你的車間有多高?十米,夠了,四樁的抬閣扎好了有七八米高,我正愁沒地方呢?!?/p>
善本轉(zhuǎn)回頭:“還有一件事情,錢,是借啊。”
萬春很直接:“多少?5萬?只要3萬,行啊。不過,我想問你一個問題?!?/p>
善本心里很受用:“你說?!?/p>
萬春似乎在措詞:“你拖著一個病歪歪的身體,跑出跑進,搞什么抬閣,想過心悅的感受嗎?”
六
久尋未果的目標據(jù)說在四樓。
刺鼻的來蘇爾仿佛久違舊友的新近到訪,惹人激動。四架電梯上上下下,竟然片刻都無法安頓,也沒有縫隙容得善本。上午8點,正是醫(yī)院里最繁忙的一刻。善本心想,就四樓,爬吧。一氣爬到四樓,站在大門前喘了半天,呼吸才順暢。善本心里說:進門要先調(diào)理呼吸,難怪叫呼吸內(nèi)科。
要找的人叫古三子,就在護士站正對門的搶救室里。推開門,一陣空調(diào)的陰風撲來,善本才有時間擦擦汗。房間里就一張床,躺著一位插著氧氣管,干癟瘦皺的小老頭。床邊沒人陪護。看看床位牌,寫的是古三子,姓別:男,年齡:75歲。不錯,要找的人就是他。
善本把鮮花放在床邊的小桌上,走近老人。老人閉著眼,顴骨高突,眉毛白長,兩頰深陷,鼻插導管,嘴唇發(fā)紺,呼吸急驟。善本輕輕地推推老人身上的被子:“老古,老古?!?/p>
老人睜開了眼,像打開了善本快樂的閘門,善本一時只知道傻笑。等老人從被子里伸出手,善本才說:“我尋你尋了半個月了?!?/p>
古三子手抖了一抖,鼻子里的導管好像要掉:“你尋我做什么?”
善本急忙坐下:“老古,你以前扎過抬閣?”
古三子忽然眼睛放亮:“老早的事情啰!”
善本說:“我查過資料,是1942年。”
老古手撐啊撐的,要犟著坐起來,善本四周看看:“你家里人呢?”
老古不理善本,依然要半坐:“我是老不死,厭還厭不夠呢,都忙上班。對了,你是哪個?”
善本安頓好老古坐安穩(wěn):“我橋頭的,叫鐘善本。我知道你也是橋頭的,聽說你親自扎過抬閣,還聽說扎抬閣有很多機關和訣竅,我想來看看,……”
老古沒有理會:“你聽訛差了,親自扎抬閣的是我父親,我只是在一邊幫過忙。我那個時候才十歲……”
善本說:“你是全縣最好的木匠啊?!?/p>
老古咕嚕著:“都是別人架架的,什么叫最好啊?!?/p>
善本有點急了:“老古,你還知道誰會?你有徒弟嗎?”
老古閉上眼睛,點頭借力,似乎氧氣管輸入的氧氣還不是足夠,好半天,小聲地咕了一句:“匠人苦啊,有一點活路都不做匠人?!?/p>
門忽然開了,一群醫(yī)生走了進來,看到半坐的古三子,醫(yī)生們把善本當他兒子了,劈頭一頓臭訓,無非是送來醫(yī)院幾天了,既不跟醫(yī)生溝通,也不送錢來,非常不孝的意思。
善本一直低頭陪笑,也不辯解,等查房的醫(yī)生都離開了病房,老古睜開眼:“對不起你啦,讓你吃頓罵。”
善本說:“不要緊,幾句話不算什么?!?/p>
老古閉上眼,享受著輸入的氧氣,語氣比剛才有力了:“你怎么會想到扎抬閣的?”
善本忙回答:“是申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申請成功了就可以把抬閣保護下來了。”
老人嗯嗯半天:“廢,廢……物質(zhì)?都廢……了,還保護什么?”
善本啼笑皆非,知道老人聽差了。
想進一步解釋,老人似乎忘記了善本的存在,竟慢慢地睡著了。
善本只得輕輕雅雅地走出病房,口袋里的照片也沒來得及拿出來。
剛到病房樓下,電話響了,是分管工業(yè)的副鄉(xiāng)長姚大力:“老鐘啊,鐘大王,在哪里啊?”
善本忙答道:“我在醫(yī)院呢。”
對方高聲:“???你又發(fā)病啦?”
善本忙解釋:“不是,不是,我來看望病人的?!?/p>
對方才放心:“鐘大王啊,記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吧?”
善本被問住了:“什么日子?”
姚大力說:“今天晚上8點立秋?!?/p>
善本沒領會:“立秋?”
姚大力說:“一年要過去大半啦。你今年的任務……嗯,當然了,鄉(xiāng)里的領導都知道你的本事,要么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去年算了,今年你總要,那個,啊,我就不多說了?!?/p>
善本明白了。
姚大力沒掛電話:“還有件事情,我聽人說你在搞什么抬閣?大王,鐘大王,你現(xiàn)在是招商辦的人,不是文化站的人,管那個閑事做什么?又不能招來項目?!?/p>
善本明白了。
來到醫(yī)院門口,善本一時不知所向。
身邊有幾位患者家屬在小聲地討論著什么話題,好像是什么較為復雜的疾病,有人建議轉(zhuǎn)院去外地,有人建議請專家到本地,雙方爭論不休。就聽有人最終高聲地下了定論:“聽我說,只要真正能夠解決問題,送上去和請下來不是一個道理?錢不是問題。關鍵請的是不是真正的專家?!?/p>
善本忽然猛拍自己的頭:真是大姑娘要飯——死心眼。
七
恬然舒展天穹似的銀杏枝葉,像仙境降落在古杏的一把天傘。每年夏季的烈日之下,它以一種篤篤定定的姿態(tài),以百年生命鋪就的圓徑,攏下大片的蔭地。當太陽落山以后,住在場地附近的村民們就開始拎來冰冷的井水,把枝葉下的蔭地澆濕澆透,很快,井水就被土地吸收得干干凈凈,竟至看不出曾經(jīng)澆過水的印跡。此時,村民們會搬來自家的各式樣子的椅凳,甚或搬來竹床,把樹下的橫豎空隙都占滿,一邊搖著扇子,一邊說著閑話,還可以一邊吃著西瓜,一邊吼上幾聲,也有人一邊就哼哼哼哼睡了。
善本剛到樹下,招呼聲連篇。善本一一回應,嘴來不及攏。來富忽然鉆了出來,歡歡的叫了幾聲,就往自家院門竄去,緩解了善本大半的疲乏。院門半掩著,堂前燈光明亮。死胖子萬春坐在正對大門的上座,兩手和嘴協(xié)同著,像在啃什么。左一邊是女兒毓秀,笑語盈盈,似在喝湯,右一邊是心悅,正站著切西瓜,背影留給了大門,意味悠長。
善本一推院門,響動引來了毓秀,一面去井臺邊拿來冷毛巾為善本擦汗,一面責怪地問他:“這么晚的?今天立秋,等你回來吃西瓜呢。”
善本和萬春對面坐下,才發(fā)現(xiàn)萬春是在啃紅燒豬蹄,不覺笑了:“你再這樣吃法,真的像豬了?!?/p>
萬春并不理會,繼續(xù)作戰(zhàn),嘴里哼哼著:“你忘記啦,我們小時候餓得那樣子,恨不得連爛泥都吞呢?,F(xiàn)在啊,我寧愿撐死,絕不餓死?!?/p>
善本的喉頭也在微微地吞咽。
吃西瓜和貼秋膘都是當?shù)亓⑶锏娘L俗。
心悅拿起西瓜:“別饞了,你沒有吃的命。先吃兩片西瓜,綠豆湯已經(jīng)冰好了,歇歇把豆濾掉,喝一碗湯,大麥粥還有,團子你不要吃啊。”
善本小心地吐出一顆黑子,萬春問他:“人找到啦?”
善本又吐出一顆黑子:“你說老古啊,唉,快要去貨了。后來干脆找了一家專業(yè)的裝潢公司,叫‘華貴裝飾’,人家照片一看,就說行?!?/p>
萬春開始吃團子了:“就憑照片?哪一年的?”
善本說:“42年橋頭抬閣出游的照片?!?/p>
萬春又疑問:“不會是騙你吧?我聽說扎抬閣有很多機關的?”
善本笑笑:“我沒有那么笨,我知道抬閣主要的機關就在鐵擎的設置和材料。他們問過承重,說很簡單,用十個厘米的羅紋鋼就可以了?!?/p>
萬春問道:“價錢談了嗎?”
善本立刻正經(jīng)起來:“他們開價2萬,我慢慢還價,還了一下午,還到1萬5,先做后付錢。你的錢,我會把細用。明天就來了?!?/p>
萬春還沒明白:“來了?”
善本對毓秀說:“去舀碗大麥粥給我,”再轉(zhuǎn)頭對萬春:“對啊。到你廠里啊。我把地址留給他們了。”
萬春口氣有點不快:“你非得在我廠里扎???就沒有別的地方啦?”
善本也急了:“上次不是說好了么?你鍋爐邊上的車間本來就空著,再說了,抬閣扎好了有八九米高,除了你的車間,室內(nèi)哪里有這么高的地方呢?”
萬春咕了一句:“上次才說七八米高?!?/p>
善本跟了一句:“也方便我監(jiān)工啊?!?/p>
晚飯既畢,善本有點脹肚,到井臺邊擦了把臉,搖著紙扇,晃啊晃地來到樹下乘涼,沒要善本喚,一直蹲在檻下洗臉的來富跟在身后晃啊晃地踩點相隨。村民見善本到來,紛紛讓座,最終坐在夕生家竹床的一頭,來富也不客氣,就端坐在善本腳下,大有守衛(wèi)之勢。
眾人見善本落座,就有人開口相央:“鐘大王,好久不聽你說故事了,今天正巧,講個故事我們聽聽?!?/p>
善本還沒開口,來富“哼哼唧唧”先出了聲,大家都笑了,坐在竹床另一頭的夕生說話了:“到底是故事大王養(yǎng)大的,它也會講故事了?!?/p>
大家笑得更暢快了,善本拍拍來富的頭:“好吧,今天就講一個關于狗的故事?!?/p>
樹下悠過一陣微風,打了幾個旋才離開,寂靜是風的結(jié)果。
善本搖搖紙扇:“很久以前,有個非常富裕的村落,為了防止盜賊,家家都養(yǎng)著一只護院的狗。有一年,忽然戰(zhàn)亂來臨,整個村落被搶劫一空,狗比人機靈,都躲過了劫難。等戰(zhàn)亂過去之后,護院的狗紛紛回家,發(fā)現(xiàn)主人們有死有傷,狗糧也沒有了,又紛紛離開各自的家。半年之后,這群狗不約而同地又回來了,都帶著輕重不一的傷。大家先交流各自外出偷食的經(jīng)驗,還交流了各自吃過的最好的美味。然后又談起受傷的經(jīng)過,還談到了咬人的經(jīng)歷。其中一只老狗忽然發(fā)問:在座的弟兄們,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都咬過人,有誰被人咬過嗎?
狗弟兄們紛紛搖頭。
老狗又問:知道為什么嗎?
有的狗說:用腳踢方便。有的狗說:棍子打狗更痛。有的狗說:狗跑得比人快。也有狗回答:人的牙齒不夠堅硬。還有狗回答:人的腰是直的,不能彎到底。稍微有點頭腦的狗回答:大概是不屑吧。有知識的狗說:人要趕著去治傷。
老狗搖搖頭:你們都沒說到點子上。狗咬人可以,人不可以咬狗。人如果咬狗,那人就變成狗了?!?/p>
善本的院門外,萬春的汽車很響地發(fā)動了,來富“霍”地奔過去,獻媚地吠了幾聲,尾巴搖上天。散坐樹下的人們,被樹上密集班駁歲歲年年儼然一體的葉子熏染,摒聲靜氣,紋絲不動。
八
眼前是一片拆遷留下的廢墟,善本捏捏口袋里的紙條,不知道去向哪里。
有自小熟悉的錫劇唱段傳來,聽間奏知道是《珍珠塔》的方卿:我只道骨肉總有…骨肉情//誰料猶似陌…路人//早知人…情…薄如紙//悔…不該背井離鄉(xiāng)來…投親……
應該就是這里。
碎磚瓦礫的中間,有一條用腳踏出來的路跡,似在通向詞曲傳來的方向。善本沿跡踏去,瓦片在腳下發(fā)出碎響。盡頭是一排高樹,繞出去,竟然是一條馬路,“北環(huán)新路”的路牌倒地。五色的水泥方磚鋪成的路面,有臟水和垃圾四散,隱隱有廁所的味道飄過。馬路上人少車稀,陽光黯淡。馬路對面有個院子,鐵門打開,門口掛著兩塊牌子:XXX錫劇團。另外一邊是:XXX希望小學。
原來自己走叉了道。
進了院門,左手朝陽的是一棟破舊的兩層樓房,帶外走廊的,樓梯在頂頭,那里掛著“XXX錫劇團”的正方金底的牌子,那金滿是污穢,遮掉了邊旁,成了“易劇團”。右手背陽朝西的是一排平房,大概六間。此時是上課的時間,整齊的讀書聲告訴善本,這里是自己要找的“XXX希望小學”。校長的辦公室在頂頭,掛著長方木牌,黑字是毛筆正楷。
善本把最后一口水糕嚼碎咽下,用手抹抹嘴,走近校長辦公室,門關著。善本正要敲門,忽然收了手。里面似在開會,幾個老師正在往校長的桌上放錢,5元,10元,都是從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來的。校長把錢齊齊,點了點數(shù),給老師們交代了幾句。老師們紛紛離開辦公室,走回自己的教室,他們的辦公室就在任課的教室一角。
善本進入辦公室,拿出周亦南的紙條,那校長一看紙條,操著一口蘇北口音說道:“請坐請坐,有什么事體直接講?!?/p>
善本落座后,先問姓朱的校長:“你們剛才做什么?”
朱校長瘦高,黑皮,亂發(fā),細眼,講話有點結(jié)巴:“既然是周局的來頭,我也不瞞你,今天是教師節(jié),我們幾個老師,湊幾個錢,為學生們改善一下伙食?!?/p>
善本立刻想起了每年的教師節(jié),心悅收到的禮物。
想到這里,從口袋里掏出50元,硬推到了朱校長的手里。
這一番推搡之后,兩個人的感情驟然親近了。朱校長倒茶,遞煙,客氣異常:“什么事體,你講?!?/p>
話就長了。
抬閣如期在萬春的工廠里開工了,進展非常順利。善本除了監(jiān)工,要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尋找四個孩子,作為抬閣巡游時的演員。孩子的要求有以下幾點,10歲左右,身材偏瘦,五官端正,表情豐富,最好能眉目傳情。心悅得知后,說簡單,等9月1日開學后,橋頭跟水東兩個地方的那么多小學生,尋四個孩子還不容易。
“還就不容易?!鄙票靖锌宦暎攘丝谒?。
“怎兒會的?”朱校長聽得入戲了。
太陽已經(jīng)到了它此時該到的地方,院落的邊邊角角已經(jīng)敞亮。對面的樓上,不斷傳來練聲的唱段,慢板中男聲酸楚女生昂揚,夾雜著學生稚稚的讀書聲和老師藹藹的教誨聲,成就了一道和諧的聲景。
9月1日開學,善本就親自去剛剛合并的“橋頭小學”尋找心目中的孩子,400多名小學生里,找四個理想的孩子確實不難。孩子找到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跟孩子們的父母商量,把抬閣的意義和需要孩子表演的儀式一說,都不同意。
整個的巡演過程,孩子化妝之后,背上綁上保險帶,兩腳套在預先藏在鐵擎上的腳套中,時間長達4個小時以上,對孩子的體力跟耐力是極大的考驗?,F(xiàn)在的孩子雖然生在農(nóng)村,卻也一樣嬌慣,手不提籃,肩不挑擔,根本就沒有力量,更別提耐力,哪里吃得起這樣的苦呢。抬閣的頂樁高達八米,最低的四樁也有三米多高,危險性是始終存在的,稍有不慎會有生命危險。還有,整個巡演中,為了不小便,不能多喝水,只能吃干糧,對身體發(fā)育是不利的。
課間休息了。
朱校長暫時道別,到教室跟學生講講話。
善本也跟著出了辦公室,左手邊有兩間獨立的平房,正對大門,有香氣從里邊飄出,善本猜測是孩子們的食堂,就隨意走了過去。外間擺放著吃飯的桌椅,黑漆漆基本看不出本色。里間兩口灶,里灶蒸飯,外灶燒菜。因為知道今天加菜,善本特意走近看看,鍋里正在熬肥肉,白花花的耀眼。鍋臺上的大盆里,放著切好的青菜,不用問,中午的菜就是肥肉青菜。善本問正在忙碌的師傅:“不加菜平時吃什么?”
師傅頭也不抬:“水煮青菜?!?/p>
難怪!昨天電話里,周亦南聽到自己的難處,打著保票:“明天你上來,我指個地方,保證能成,錢上面不要小器?!?/p>
重新落座之后,朱校長小聲地跟善本討論了一些細節(jié),最后點頭同意:“好的好的,沒事?!?/p>
善本從口袋里掏出一本筆記本,翻到中間,上面寫著,
抬閣:材料以及工錢,1萬5;
秧歌隊:縣老年秧歌隊,出場費3千;
鑼鼓隊及樂隊:縣總工會管樂隊擔任,出場費用5千;
抬閣孩子:善本寫上,由希望小學的四位學生擔任,出場費800……
對面的樓上,忽然傳來節(jié)奏較快、曲風怪異、歌詞不清的歌曲,善本努力聽了半天,聽出一句歌詞,死了都要愛。他問朱校長:“希望小學怎么會辦在這里的?這樣鬧法怎么上課啊?!?/p>
朱校長有點結(jié)巴:“鬧…鬧就鬧吧,已經(jīng)習慣了,多虧了周…局的建議,才落實下來?!?/p>
善本心里想:周局又不是教育局的局長。
疑問歸疑問,善本起身向?qū)γ娴臉欠孔呷?,因為,他恰好想起了演員的化妝問題。
九
應該有二十來年了。
高中畢業(yè),在鄉(xiāng)廣播站擔任通訊員的善本,第一次陪心儀的小學老師心悅進城,是那年吃大栗的季節(jié)。
當時的縣城還沒有一條象樣的馬路,天空,穿著,房屋以及馬路,都像大鐵鍋里炒大栗的砂,灰黃而粗礫,像一位剛剛睜眼的魯莽的漢子。炒大栗的漢子確是個魯莽的漢子,那口大鐵鍋就架在當時的文化館門前,封堵著十字路口的較多的人流,以獲得更多的收益。善本每次上城,都要到文化館看看周亦南,遇上了心悅最愛吃的大栗,毫不猶豫的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錢,買了5斤大栗?;厝サ能囧X,還是借的周亦南。
二十來年了。
有大栗的香!
不遠處有門面,寫著“金大栗”,電炒的大栗,標價10元一斤,善本想,這是好兆頭。買兩斤帶回去,算是慶祝。
周亦南沒有象往常那樣坐著抽煙,而是背對大門面朝窗外,煙霧疊加蒸騰,裊嬈飄忽,在重陽節(jié)午后的藍天印襯下,像是給周亦南環(huán)繞一層靄氣。
周亦南的表情并不和藹,見善本進門,招呼他坐下,遞上煙又干笑著縮回手:“你三戒了?!?/p>
看到善本手上的大栗:“拍老婆馬屁啊,幾十年拍下來啦,哈哈哈,不容易,不容易。”
善本真誠地微笑著問:“報上去了嗎?”
周亦南掐滅煙頭,旋又點起一支煙,有點少見的嚴肅:“經(jīng)過文化局黨委和市委宣傳部集體研究的意見,我們把水東的‘雙頭龍燈’作為我縣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報到省里了?!?/p>
“開玩笑哦?!?/p>
周亦南忽然不耐煩了:“誰開玩笑啊!我是開玩笑的人嗎?”
善本忽地站了起來,手里的大栗差點掉在地上:“為什么不是‘橋頭抬閣’?”
周亦南緩慢自己的口氣,讓善本坐下,起身把門關緊,看看窗外的藍天,才落座在善本對面,再次掐滅手上的半截香煙:“你聽我慢慢說。”
此次申報縣一級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橋頭抬閣”和“雙頭龍燈”只能選其一?!半p頭龍燈”的資助者是縣里幾個房地產(chǎn)商,他們的觀點是,龍燈象征喜慶和吉祥,申保成功之后,可以到各種需要喜慶的場合去表演,可以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而“橋頭抬閣”不具備這一點。同時,一旦申報成功,“雙頭龍燈”就成為縣里的一個文化品牌,可以擴大房地產(chǎn)商的知名度,互惠互利。
善本聽完立刻著急了:“都弄反了,都弄反了。什么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空且驗椤畼蝾^抬閣’的無利無用,自身不能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才需要保護的啊。”
周亦南手一攤:“這個話你懂,我懂,還有誰懂?”
善本有些生氣:“你沒有據(jù)理力爭?”
周亦南倒不生氣:“我算什么???屌毛灰!你知道某個大人物怎么說?”
“怎么說?”善本氣未消,站了起來,怒目相向。
周亦南頓一頓:“這個時代,既然沒有效益,讓它自生自滅好了,保護它做什么?”
善本的上腹部很銳利地刺痛了一下,隨即是一陣痙攣,不得不坐下:“哪個說的狗屁話?簡直是二流子罵街——胡說八道?!?/p>
周亦南沉默半天,看著善本的臉色在慢慢好轉(zhuǎn)之后,壓低聲音,對善本說:“老鐘,這里沒外人,你告訴我,像‘橋頭抬閣’這樣的所謂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到底有什么意義?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你告訴我,用你自己的話。”
善本神往地看著窗外,破例點上一支煙,等煙霧吸入胃里之后,善本臉上靜脈,尤其脖子上的頸靜脈,像兩條扭動的蚯蚓,勃勃怒張,臉色噴血一樣紅光閃閃:“抬閣的出游,有腰鼓隊,鑼鼓隊,吹鼓手在前開道,抬閣有十六人抬著,十六個人嘴里喊著合拍的號子,抬閣上有演員作出各式表演。更妙的是,跟著抬閣一路走來的人,沿途擁擠觀看的人,他們既是觀眾,其實也是抬閣出游的一部分,他們,跟整個抬閣的成員,是一直互動的。好了,我要說到重點了,像‘橋頭抬閣’這樣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存的不僅僅是一個已經(jīng)屬于過去時代的生活,娛樂場景跟細節(jié),也不僅僅是為了保存文化傳統(tǒng)和氛圍,我更看重的是,‘橋頭抬閣’這樣的形式,保留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真切的交流跟互動,是人與人的面對面,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是參與者,都是主人,你懂嗎?你不懂,你反過來想,我們看電影,面對的是銀幕,看電視呢,面對的是冰冷的電視機,聽音樂,接觸的是音響,我們唱歌,用的卡拉OK,甚至寫作,用的是電腦。它們,不是人,都是冰冷的沒有感情的器物。人在面對它們的時間越多,面對人的時間就越少。面對人的時間越少,內(nèi)心真實的感情和交流的欲望就越少,那么,你想想,忽然有一天,人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各種機器或者器物的包圍中,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產(chǎn)生真實的感情,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真情交流了,人,還是人嗎?”
周亦南看善本太激動了,嘴角似乎隱著一抹血絲,正要開口,被善本手一揮,攔住了:
“周局長,我叫你一次周局長,知道我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嗎?你也許不知道,2005年的年底,韓國的‘江陵端午節(jié)’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認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你想想。端午節(jié)一直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韓國人保護得比我們好,居然就變成了他們國家的傳統(tǒng),你看在眼里不痛心啊?我當時就想,我要做點什么。也不煩難,從身邊的事情做起,我就想到了‘橋頭抬閣’……”
周亦南的臉色開始沉寂了,他要點煙,又放下了,再次拿起,還是放下了。他恍如夢中,耳邊全是善本的夢囈:
“譬如,今天就是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古人在這一天會飲酒,賞菊花,吃重陽糕,插茱萸辟邪,登高遠眺等等儀式。你看看身邊,我們又做了哪些具體的事情來紀念它呢?你一定會說,這些東西都是封建迷信的陳腐的東西,跟我們今天的生活毫無關系??墒?,我還是要回到我剛才強調(diào)的一點,就是這些儀式之中,包含著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真誠的感情交流,唐代王維的詩歌怎么說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為什么要寫到少一人,因為少一個人的團圓就不是真正的團圓,少一人的交流就是有遺憾的交流,少一人的感情不是面對面的感情,少一人的思念是屬于這個節(jié)日的思念,也是人類感情共通的恒久的思念,是每一個身處這個氛圍中的人類都會產(chǎn)生的思念……”
電話鈴聲把兩個人喚回到現(xiàn)實中來了,周亦南看著善本那通紅發(fā)光的臉,心里無由地生出許多笑意,笑善本庸人自擾,笑善本杞人憂天。他不想打擊善本:“你這樣說,我真的明白了??墒牵@一次……我先接電話?!?/p>
終于冷靜的善本看著周亦南那張?zhí)撆值哪槪睦餆o端起了濃重的憐憫,有對周亦南的,更多的是對自己。他知道,事情無法挽回了,既然這樣,這一通話說了何用?想到這里,剛要起身告辭,忽然覺得上腹劇痛,來不及招呼周亦南,急急忙忙向衛(wèi)生間跑去。
已經(jīng)微涼的那包大栗,散發(fā)著熟果的透香,被緊緊地抓在手上。
十
天已經(jīng)黑透了。
善本凝神看著院門外的黑天,似乎要從這黑中尋出可愛來。也許,這無邊的黑中,真的隱藏著看不見的可愛呢,如果能融化進去,我也會是那可愛的一分子。
堂前的方桌旁,心悅正在忙碌,她要把臘八粥里的一切硬物都挑出來,放到另外一只碗里。
萬春來了,不過比平時晚。
心悅立刻從廚房里給他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那里面,有香芋頭,蠶豆,黃豆,花生,紅棗,苡米,青菜跟火腿。萬春蓬的一聲坐下,“唏嚯唏嚯”猛喝兩口,大概燙了舌頭,一放碗,說了一句:“太鮮了,臘八臘八,吃到十八。”
心悅繼續(xù)挑揀硬物,善本開口了:“今天這么晚的?”
萬春顧不上喝粥了,從隨身的包里拿出一本紅面的證書,遞了過來,善本打開一看,原來是縣里剛剛頒布的“優(yōu)秀農(nóng)民企業(yè)家”的證書。善本笑著說:“恭喜啦?!?/p>
萬春隨手一扔證書,繼續(xù)喝他的臘八粥:“頂個卵用,十萬塊呢,包括舞一次龍……”立刻停住了口,抬頭仔細端詳著善本,“面色還算不錯?!?/p>
重陽那天,消化道大出血,不得已切了胃,切了脾,總算保住了性命。
心悅把一無硬物的稀粥端給善本:“慢慢吃,恐怕還有咯人的東西,吃到就吐出來?!?/p>
來富不知道從哪里竄了出來,在幾個人的腳邊蹭來磨去。
萬春說道:“啊呀,今天只顧開會了,沒給它帶罐頭?!?/p>
善本從稀粥里吃到一小塊火腿,嘴里“羅羅羅”喚著它:“不要慣它,畜生總是畜生,不識慣的。”
喝完稀粥,善本照例端起茶杯,杯子里泡的是紅色的枸杞子,是萬春打聽得來的養(yǎng)肝的方子。善本對心悅道:“我到村里轉(zhuǎn)轉(zhuǎn),你陪陪萬春?!?/p>
善本像一根隨風搖擺的竹桿,一搖一晃地向古老的銀杏樹走去,來富遲遲縮縮地跟在身后,有些不情不愿。來到樹下,有稀落的村人走過,看到善本,都熱情地招呼他。
“出來散心啦?!?/p>
“散心,散心,才回家啊?!?/p>
“身體不要緊了吧?!?/p>
“好的,好的,謝謝,謝謝?!?/p>
“吃過臘八粥啦?!?/p>
“吃過了,吃過了?!?/p>
“天冷啦,到我家坐坐?!?/p>
“我穿得多,謝謝?!?/p>
……
集鎮(zhèn)那邊忽然一陣歡呼,隨即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那鼓點是特有的節(jié)奏。善本知道,那是水東的“雙頭龍燈”——為縣里的“優(yōu)秀農(nóng)民企業(yè)家大會”的順利閉幕——特意去舞了一場。這是從縣里回來了,橋頭是他們的必經(jīng)之路。
一直蹲在一旁的來富忽地猛然竄起,向村里跑去,嘴里“汪汪汪”狂吠,善本回頭一看,原來是自家的燈歇了。他終于忍不住了,對著來富大聲呵斥:“狗畜生,快回來!總也不懂人事,教都教不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