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在影視圈這塊講究基因優(yōu)勢的領(lǐng)域,“父子兵”效應(yīng)更為明顯:張國立和張默、成龍和房祖名、謝賢與謝霆鋒、葛存壯與葛優(yōu)等等,不勝枚舉。然而,著名作家海巖的公子侶簫,雖說外形俊朗頗具“星范”,也出演了幾部大戲,卻始終默默無聞,甘做海巖的“地下兒子”。海巖綽號“星工廠”——陸毅、佟大為、徐靜蕾、孫儷、蘇瑾……經(jīng)他一手捧紅的明星燦爛耀眼,眼看自己兒子做“暗星”卻從不施援手,著實令人費解。《五星大飯店》熱播后,海巖的另一部新戲《舞者》亦即將拍竣,擔(dān)任該片男主角的正是侶簫。對此海巖解釋道:“雖說我不想提拔他,但我也不想做兒子的絆腳石?!?/p>
至此,海巖侶簫這對影視圈最為低調(diào)的父子兵,即將浮出水面……
海巖:兒子是天上派下來的天使
海巖原名侶海巖,1954年出生于北京,15歲應(yīng)征入伍。1975年,海巖退伍后進了一家工廠,隨后調(diào)入北京公安系統(tǒng),成為一名警察。1979年,經(jīng)人介紹,海巖結(jié)識了一位姑娘,她叫何菁菁,人長得漂亮,也非常聰明能干。很快,他們陷入熱戀并結(jié)為伉儷。第二年,兒子出世了,看著襁褓中漂亮的嬰兒,海巖動情地說:“孩子是上帝派下來的天使,就叫他侶簫吧,‘簫’諧音笑,意味著兒子給我們帶來天使般的笑容……”
早在1976年,海巖就以便衣警察的身份到天安門廣場值勤,那時起海巖萌生了寫書的念頭。1983年,海巖發(fā)表了處女作《便衣警察》,在全國一炮走紅,隨即成為北京公安系統(tǒng)最年輕的處長。海巖春風(fēng)得意,躊躇滿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寫作事業(yè)中去了,數(shù)年下來頗有斬獲。20世紀80年代后期,海巖出任昆侖飯店董事、副總經(jīng)理,同時兼任錦江集團北方公司董事長、總經(jīng)理。海巖眩暈在巨大成功之中,未曾想自己的婚姻早已敲響警鐘。
1995年,妻子何菁菁不甘寂寞,獨自出走美國。兩個月之后,海巖收到妻子寄來的離婚協(xié)議書,才如夢方醒。當時侶簫剛滿15歲。他無法接受父母離異的現(xiàn)實,更無法接受從一個充滿優(yōu)越感的寵兒,一夜之間變成被人指指點點的單親孩子。他認為父母走到這步田地,完全是父親的責(zé)任,就用沉默來對抗父親。
那時,海巖事業(yè)上打拼得身心俱疲,生活上形只影單。朋友嘲笑他說:“巖子,我們家蟑螂都是成雙成對的,你不能總耍單啊!”海巖一臉苦笑,他擔(dān)心再娶會給兒子帶來新的陰影。
朋友很仗義,給海巖介紹了一位大學(xué)講師,名叫劉蕊,是一位氣質(zhì)美女。海巖對她頗有好感??蓜⑷锏谝淮稳ズr家做客,侶簫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侶簫一進門,看到一位漂亮的阿姨跟父親有說有笑,就明白了眼前發(fā)生的一切,感覺自己成了局外人,父親被這個“壞女人”搶走了。劉蕊對侶簫的憤怒毫無察覺,她事先打聽到侶簫酷愛籃球運動,特意買了一只名牌籃球送給他做見面禮。侶簫冷冷地看著她,接過籃球狠狠地摔到一邊,轉(zhuǎn)身跑出去了。
黃昏時分,海巖在鐵道邊找到了兒子。侶簫哭著對爸爸說:“我不要找后媽,你和媽媽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她會從美國回來看我們的,我們一起等,好不好?”海巖看著兒子滿是淚痕的小臉,還能再說什么呢。他只好答應(yīng)兒子,放棄女友獨自等待,直至兒子長大成人。那天,海巖在日記里寫到:“忍把淺斟低唱,都換了浮名……”他這一躊躇,就荒廢了半生。
教子:“富爸爸”假扮“窮爸爸”
海巖平時工作繁忙,卻從未忽略兒子的成長。相比之下,他比一般的父親更懂得體貼,用情更為細膩。海巖頭腦里時常蹦出一些勵志詞語,每到這時,他就找個小卡片抄下來,貼在侶簫的床頭,供兒子參考。
然而,有張小卡片是海巖留給自己的,他把它放在自己的大班臺上,卡片上寫著“富養(yǎng)女,窮養(yǎng)兒”。海巖認為,在同等經(jīng)濟條件下,如果是女兒,她要穿什么吃什么盡管滿足,讓她感覺自己是位公主,否則長大后走向社會,遇到壞男人一罐可樂、一只烤雞腿就能把她勾搭跑了;但是養(yǎng)兒子則要“緊縮銀根”,讓他多吃苦、多受些磨難、多走些彎路,才能成大器。他不想讓兒子生活得過于舒適,他要給孩子“喂狼奶”。
海巖在生活上非常簡樸,對兒子要求苛刻,但對待朋友卻出手大方。影視圈有個規(guī)矩叫“有大吃大”,遇到劇組飯局總是海巖出手買單。
事實上,海巖早已成為“先富起來那撥人”。酒店年薪50萬元不說,每部小說版稅就足足有100萬,朋友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印鈔機”,說他賺錢賺得跟采茶葉似的。但海巖經(jīng)常在兒子面前哭窮:“你爸每天這么忙,身兼數(shù)職,都是因為賺得少啊……”那時同學(xué)們問侶簫:“你爸是做什么的?”侶簫回答道:“管飯店的。”同學(xué)又問:“有‘星’嗎?”侶簫慚愧地低下了頭:“沒‘星’。”侶簫對爸爸的財產(chǎn)一直概念模糊,以至于1998年海巖想送兒子去日本留學(xué)時,侶簫第一反應(yīng)是:“爸,那得欠多少饑荒???”是年侶簫高中畢業(yè),海巖把兒子送到日本名古屋大學(xué)攻讀工商行政管理專業(yè),希望侶簫子承父業(yè),將來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酒店管理人員。
2001年,侶簫學(xué)成歸國。當兒子走下飛機時,海巖愣住了,沒想到短短三年時間,兒子已經(jīng)長成威猛帥氣的大小伙子了。海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拉著兒子的手看了又看。他已經(jīng)為兒子選好了今后的路——把侶簫安排到酒店做中層管理。然而,侶簫長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
兒子:赤子歸國執(zhí)意要圓明星夢
侶簫回到北京就馬不停蹄忙碌起來。他正背著爸爸報考各類演藝學(xué)校。從幼年起,侶簫聽從爸爸的安排,接受各類“紳士特訓(xùn)”,包括游泳、花樣擊劍、打高爾夫,甚至8歲起就系統(tǒng)地學(xué)習(xí)了芭蕾。傳統(tǒng)的英國貴族老爺教孩子什么,海巖就教孩子什么。尤其在芭蕾舞領(lǐng)域,侶簫有著極高的天賦,去日本留學(xué)前,舞蹈老師還對這棵苗子表示深深的惋惜之情。海巖一心想讓兒子做商人,他告誡兒子說:“一個男人多才多藝是好事,但這些不足以安身立命,還是搞一點實業(yè)為好。”
一天,一位演藝界的朋友在飯局上跟海巖說:“您真是一位成功人士,連兒子都生得那么漂亮。你家那位公子,好好栽培一下將來準成一線大明星!”海巖隨口回應(yīng)道:“我兒子是明星?那簡直是武大郎打籃球,天生不是那塊料!”朋友說:“不對吧,我前一陣子在‘中戲’看到他,形體課上表現(xiàn)不俗,是一棵好苗子??!”海巖聽得一頭霧水,自己兒子進了中國演藝界最高學(xué)府,他這個當?shù)木尤汇氯粺o知。
當時,侶簫已經(jīng)考入中央戲劇學(xué)院音樂劇系就讀,他打算找個適當?shù)臅r機跟爸和盤托出,沒承想這么快露了馬腳。當晚,父子倆徹夜長談,海巖勸兒子不要趟演藝圈這路渾水,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后受罪。明星就像那天上的月亮,人們只看到它光彩照人的一面,卻未想到月亮背面的黑暗。侶簫卻振振有詞,聽不進去爸爸的話。談判到最后還是海巖讓了步,但他與兒子達成一份君子協(xié)定,即從今往后場面上爺倆兒裝不認識,誰也別提誰!這正中侶簫下懷,他索性搬到中戲宿舍去住,跟爸爸徹底“劃清界限”。
侶簫:初涉演藝圈冷暖唯自知
2003年,侶簫從“中戲”畢業(yè),被分配到中國兒童藝術(shù)劇院,同年成為海潤影視簽約藝員,開始在影視圈嶄露頭角。
那年正趕上“海巖劇”如日中天。一些原本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演員,從“海巖劇”流水線下線后批量成星。侶簫卻一點都不眼饞,他甚至有意躲避父親,在劇組默默無聞埋頭苦干。海巖看兒子折騰覺得心疼,婉轉(zhuǎn)地問他:“要不要爸爸出手?”每次得到的答復(fù)都是“NO”!侶簫說:“您那些戲里面,總是一個老K愛上三個老Q,有什么稀奇,我才不要演!”
有一次海巖問起兒子:“你現(xiàn)在演什么角色?”侶簫隨口道:“《封神榜》里的哼哈二將……”海巖不勝驚奇,誰都知道這是中國傳統(tǒng)劇目里的經(jīng)典大龍?zhí)?,兒子好歹也是名牌大學(xué)畢業(yè),怎么能演這種小角色呢?侶簫大大咧咧地說:“沒事,這可是我的古裝戲處女作,可好玩呢?!?/p>
經(jīng)過數(shù)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侶簫迅速成熟了,他開始用另一個視角審視父親。人際沉浮,江湖莫測,不變的只有父親的那份親情。侶簫開始后悔當初的偏執(zhí),由于他的堅持,父親始終沒有組織新家庭,父親苦了這么多年,從未對自己有半點怨言。侶簫覺著,自己欠父親的太多太多了,但又不好意思向父親當面表達。在海巖生日那天,侶簫給爸爸買了一只名貴手表,并且附上一張親手制作的賀卡,末尾一句話是:“爸爸趕快成家吧,我需要一位新媽媽!”海巖看過之后心緒難平——“兒子長大了!”他把這張賀卡收藏在書桌里,沒事就拿出來看看。
盡管對兒子曲折經(jīng)歷早有耳聞,但海巖仍保持沉默,他認為自己的“見死不救”才是對兒子真正的關(guān)愛。漸漸地,侶簫的才華和演技贏得到了圈內(nèi)人的認可。他先后在《烈火金鋼》《重案六組》《曼谷雨季》《守候陽光》等多部影視劇中擔(dān)任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重案六組》里,侶簫出演了小警察常寶樂,青春陽光的形象讓觀眾很快記住了他。
侶簫不僅在演戲方面有長足的進步,他還打算運用自己音樂劇的底子向歌壇進軍。只要是他出演的電視劇,他一定爭取到唱片頭片尾曲。他先后為電視劇《沉星檔案》《手心手背》錄制了片尾曲和主題歌。
一個全新立體、才華橫溢的侶簫,在觀眾面前逐漸輪廓清晰起來。
刷新:父子聯(lián)袂唱新戲
2007年秋,海巖出資拍攝的《五星大飯店》全國熱播,在媒體上掀起了一波波的狂潮。海巖根本無暇他顧,盡量躲避媒體,因為他的新戲《舞者》又要開拍了。由于上部戲掏光了海巖的腰包,這次他引進“外資”,自己只掛名編劇。到目前為止,海巖已經(jīng)成為有史以來,運用漢語寫作字數(shù)最多的作家。他覺著自己也該歇歇了。
《舞者》的導(dǎo)演劉心剛有意讓侶簫出任男主角,劉導(dǎo)說,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侶簫自幼學(xué)舞,想找演技好又會舞蹈的,只能讓侶簫上了。海巖又要婉拒,劉導(dǎo)黑了臉,他對海巖說:“自古舉賢不避親,雖說你不想讓兒子走后門,但是也不能當他的絆腳石啊?總是不讓侶簫出頭,你也太不自然了吧。”海巖聽完之后沉吟良久,一是劉導(dǎo)說得入情入理,二是這部戲他沒參與投資,在選角上沒有發(fā)言權(quán)。末了,海巖對劉導(dǎo)說:“孩子大了,隨他去吧?!?/p>
2007年9月初,《舞者》在廈門鼓浪嶼投入拍攝,初定2008年上半年在全國播出。侶蕭在《舞者》中擔(dān)任男一號。侶蕭出道4年,終于正式挑大梁擔(dān)綱主角,很是興奮,便拿出全部的激情投入到拍戲中去。媒體聞聽海巖公子終于浮出水面,從全國蜂擁而至。面對媒體的話筒,侶簫動情地說:“不是每一個明星之子都要像謝霆鋒那樣,從小上畫報,一輩子逃脫不了閃光燈。我愿意做父親背后那個兒子,雖然我一直不愿提及他,但我最懂父親,他對我的愛是那么的深沉,那么的難忘,那么的有力……”
(編輯/楊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