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型黃瓜與普通黃瓜相比,具有瓜型短小、表皮光滑、強雌性、果皮薄、心室小等特點。一般長12~18厘米,直徑2~3厘米,無刺無瘤,易清洗,瓜碼密。每株結(jié)瓜60條以上,最多結(jié)瓜達85條。果肉比重大,風味濃郁,品質(zhì)好,脆嫩多汁,清香爽口。
一、土地選擇
選擇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條件好、兩季以上未種過葫蘆科作物的田塊。
二、品種選擇
選抗病、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品種。以進出口品種為主。
三、播期選擇
水果型黃瓜單株結(jié)瓜多,高產(chǎn)潛力大,根據(jù)市場需求和生物學特性確定適宜播期。一般春提早栽培于2月中旬育苗,3月中下旬移栽,苗齡30天。秋延晚栽培于6月下旬育苗,7月下旬移栽,或7月份直播,苗齡25天。
四、整地、施肥、作畦
肥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3000千克,腐 熟的油渣300~400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撒施后,深翻澆足底水。南北向作畦,高畦栽培。
五、管理要點
1、培育壯苗種子用55~56℃溫水浸種,不停攪動至30℃,再浸種4~8小時,然后在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20~30分鐘,撈出瀝干后,用布包好置于25~30℃下催芽。最好采用塑料穴盤或營養(yǎng)缽育苗,營養(yǎng)土按每立方米加50%多菌靈100克消毒。幼苗出土時保持較高溫度,苗齊后適當降溫,定植前7天降溫煉苗。
2、直播播前用50℃溫水浸種,以促進種子吸水活化,兼起殺菌作用,待水溫降至30℃時,保持恒溫,繼續(xù)浸5~6小時。浸種后,把種子輕搓洗凈,用清潔濕紗布包好,保持在30℃條件下催芽,每667平方米用種量250克,每穴播種2~3粒。播后澆水,用地膜覆蓋。
3、定植把地做成25厘米的高畦,鋪上地膜,選晴天定植,行距80~10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667平方米2000~2500株。
4、定植后的管理
①定植到緩苗期管理白天溫度保持28~30℃,夜間不低于15℃,緩苗后加大晝夜溫差促根控秧,及時卸蔓上架,為始收打好基礎(chǔ)。
⑦結(jié)果期管理此期間加強肥水管理是獲得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的關(guān)鍵。溫濕度及光照調(diào)節(jié):此期間采用四段變溫管理,控溫降濕,生態(tài)防病,早晨及早揭簾,白天超過30℃放風,下午降到20℃關(guān)棚蓋簾,前半夜維持15~17℃,后半夜13~11℃,早晨揭簾前保持8~10℃,白天25~28℃。光照每天保證8小時以上。陰雪天盡量爭取散射光。
水肥管理:根瓜采收前澆1次小水,嚴寒期最好利用滴灌澆3~4次水,開春后隨溫度升高,進入盛瓜期需水量加大,需7~10天澆1次水,結(jié)合澆水追施速效性化肥15~25千克,還可用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
植株調(diào)整:繁枝卸蔓的方法為:在黃瓜壟的上端南北向拉鐵絲,黃瓜緩苗后吊繩牽引,每4~5片葉縛蔓1次。生長點長到接近屋面時,除去下部黃葉、病葉進行落蔓。同時打去過多的雄花和卷須。
采收:根瓜要及早采收。采收標準:頂花、筆直、大小一致,并且達到商品成熟。采收不及時,影響后期產(chǎn)量。嚴寒期大約10天左右采收1次,早春3~4天采收1次,夏初1~2天采收1次,收后理順碼齊,用塑料包好裝箱即可。
六、病蟲害防治
1、斑潛蠅可用黃板誘殺,或在黃瓜周圍定植一定量的敏感作物,集中用藥殺滅?;蛴?.8%阿巴丁乳油0.5‰液或斑潛凈0.5‰液噴霧防治。
2、蚜蟲可用一遍凈0.5‰液噴霧防治。
3、霜霉病可用53%雷多米爾每667平方米用1‰液或64%殺毒礬每667平方米1.5‰~2‰液噴霧防治。
4、細菌性角斑病用可殺得1.5~2%0液噴霧防治。
5、疫病用雷多米爾或甲霜靈錳鋅1‰液噴霧防治。
6、枯萎病用10%雙效靈5‰液或50%甲基托布津2.5‰液灌根,或多菌靈667平方米4千克拌細土植于穴內(nèi)防治。
(作者單位:150021哈爾濱市松北區(qū)農(nóng)業(yè)綜合技術(shù)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