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隨漁船出海捕魚,遇見一種小螃蟹,只有拇指那么大。我以為是沒長大的小蟹。船主告訴我,這種蟹就這么大。河口這一帶祖祖輩輩都叫它“不害臊”。
先人們?yōu)槭裁唇o它取這么個名字?
一問,才知道它有個特殊的脾氣:它們常年的運動就是奮力向海灘上游,一旦接觸到岸邊,就拼命爬上去。就好像在海里乏味了,非要到岸上體驗新生活不可。它們游啊爬啊,從來不懂得退卻,直到上岸為止??墒撬鼈兲×?,只要海水一個很隨意的涌動,它們半天的努力就全部抵消。它們不沮喪,重新開始“攀登”。它們認為,只要不停止就是接近。
問題是,很多時候海水在大幅度退潮,它們傾盡全力的毫厘進展沒有任何意義。海是慈悲的,不愿意讓它們的“淘氣”得逞。在??磥?,只有在自己的懷抱里;小蟹們才是最安全的。
可是它們堅定地向陸地那邊游動?;蛘咚鼈兏静恢溃罕M管它們奮力向前§其實是被潮水托向相反的方向。于是,它們非但沒有接近海岸,反而越來越遠了。也許它們太小了,上天沒有注意到,所以沒有及時予以鼓勵。
并不是所有積極的努力都能及時得到支持。
難道就為這股子傻勁,先人送它個“不害臊”的名字?先人的用意是什么?既然沒有理由去貶損這樣的品質(zhì),就應該是褒義,有喜愛的意思在里面。不過,我還是覺得“不害臊”的名字有些別扭。用“不害臊”去命名這樣一種品格,怎么解釋都不恰當。我們的先人常常是有問題的,包括對某些精神的認知與評價。
可小蟹們不去考慮與前進無關的東西。在它們看來,反向的潮水、上天的忽略、不適當?shù)拿?,都與它們的方向無關。
它們只管朝那個目標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