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來以秀麗典雅的園林藝術(shù)聞名天下。蘇州的園林藝術(shù)充滿了人文主義情懷,猶如一首首意蘊深厚的寫意詩篇,讓人在游覽時不禁浮想聯(lián)翩。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于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當時號稱“吳中第一”。以后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據(jù)《蘇州府志》統(tǒng)計,蘇州在周代有園林6處,漢代4處,南北朝14處,唐代7處,宋代118處,元代48處,明代271處,清代130處。現(xiàn)存的蘇州園林大部分是明清時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幾百座古典園林。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qū)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nèi)外。在16-18世紀的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余處,現(xiàn)在保存尚好的有數(shù)十處。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和環(huán)秀山莊,產(chǎn)生于蘇州私家園林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它們以其意境深遠、構(gòu)筑精致、藝術(shù)高雅、文化內(nèi)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范和代表。
對于蘇州的園林藝術(shù)葉圣陶先生曾撰文評價過
“蘇州園林據(jù)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倘若要我說說我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因此,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蘇州園林之所以如此繁榮,離不開它所處的文化和地理環(huán)境。蘇州地處水鄉(xiāng),湖溝塘堰星羅棋布,極利因水就勢造園,附近又盛產(chǎn)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可謂得天獨厚,蘇州地區(qū)歷代百業(yè)興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條件追求高質(zhì)量的居住環(huán)境:加之蘇州民風歷來崇尚藝術(shù),追求完美,千古傳承,長盛不衰,無論是鄉(xiāng)野民居,還是官衙賈第,其設計建造皆一絲不茍,獨運匠心。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fā)展。
在葉圣陶眼中的蘇州園林,不僅僅是一座建筑,更像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笨墒翘K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傊?,一切都要為構(gòu)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愿游覽者得到“如在圖畫中”的實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xiàn)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圖畫中’的。
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是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條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么?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shù)畫,而園林是美術(shù)畫,美術(shù)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蘇州城內(nèi)大小園林,在布局,結(jié)構(gòu),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shù)特色,巧妙地運用了種種造園藝術(shù)技巧和手法,將亭臺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模擬自然風光,創(chuàng)造了“城市山林”、“居鬧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間,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為一體,在中國乃至世界園林藝術(shù)發(fā)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據(jù)考證。古代園林設計者們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巧奪天工的建筑技藝,創(chuàng)造出富有詩情畫意的景觀,可稱得上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shù)而不僅是技術(shù)。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遠望的時候仿佛觀賞宋元工筆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圓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舶,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jù)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只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細說。
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予。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墒菈Ρ谏嫌写u砌的各式綏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旁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diào)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摟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shù)的上品。大致說來,那些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贊嘆這是高度的圖案美。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著光和影,撮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闌干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墻壁白色。有些室內(nèi)墻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搪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而到各種花開的時節(jié),卻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眼……”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tài)的形成,是古人追求自然、依戀自然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表現(xiàn)。這樣的設計理念在今天看來仍是適用的。身居鬧市的人們一進入園林,便可感受到“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樂”。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還在于它不僅為歷史文化的產(chǎn)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載體。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手跡,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筑規(guī)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園林中留存的大量匾額、楹聯(lián)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如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如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蕩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xiàn)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如網(wǎng)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nèi)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它們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shù)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其物質(zhì)內(nèi)容和精神內(nèi)容都極其深廣,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