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英國留學(xué)前,我對英國人民的整體感覺大概如下:壓根兒沒什么生活壓力,早上10點多鐘起床到餐廳里吃個早午餐,結(jié)賬時成心留一張大面額,優(yōu)雅地說“keep the chinae”(找零是小費),表情還必須是標(biāo)準(zhǔn)英國紳士式的;想旅游的時候,雙手一摸提款機,跟美劇里的超能量小孩兒一樣,開始“唰唰”出錢,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最氣人的是,走到哪兒他們國家的錢都是最值錢的。
可留學(xué)到英國后,在我所接觸過的英國年輕人中,如此“一擲千金”的人并不是富豪公子小姐,而是一些薪水普通的人,他們也有生活壓力,卻能夠做到合理支配薪水,享受著樂悠悠的生活。我稱他們?yōu)椤俺缘捅!钡目鞓芬蛔濉?/p>
在英國生活不容易,這是生活在英國的外國人的普遍感受(除日本人外,日本的物價比英國還略高一點)。一個年收入兩萬英鎊的當(dāng)?shù)厍嗄辏鄣舳惡兔總€月的固定開支,包括房貸、車費、保險、吃飯等,基本上只能剩下一百多英鎊了,這還是在沒有任何社交活動的基礎(chǔ)上計算出來的。跟朋友出去吃頓飯,僅剩的錢就飛走了。
但是,為什么他們看起來生活得很瀟灑?問題就在這兒,人家的理財方式就是一個字:刷!
我的英國朋友托馬斯租了新房子,邀請我和他一起去買餐桌。他戴副眼鏡,說話斯文,對女孩子很紳士,放在中國就是那種媽媽們都喜歡的“乖乖男”。讓我大吃一驚的是他刷起卡來卻一點都不手軟:一張餐桌2000多英鎊,一套喝茶的瓷器幾百英磅,幾束裝飾用的假干花還要80多英磅……進一趟家具店,估計他兩個月的薪水就所剩無幾了。就這樣,還非要請我大吃一頓!后來跟英國朋友接觸多了,發(fā)現(xiàn)他們對于“理財”方面的做法大抵都是如此:賺很普通的薪水,享受想要的生活,哪怕是傾其所有,赤字連連。
在英國,無論工作高低貴賤,每一位雇員都每半年享受一次兩周的帶薪假期。只要你樂意,告訴公司一聲我從哪天開始休假,即使公司亂作一團,老板也不會攔你。因為老板想休假的時候,基本上也是天大的事也不放過旅游。
旅游對于我們來講是無窮無盡的花銷以及賬單上的負收入,但放在英國,那可是省錢甚至賺錢的最佳途徑。別看英國的年輕人們拿著類似中國“低保”的薪水過著面包與白開水的“悲慘生活”,一走出國門,絕對是窮人乍富的大逆轉(zhuǎn)!誰讓英鎊如此值錢呢。
2006年夏天,我開始準(zhǔn)備自己的畢業(yè)論文。每次見我的畢業(yè)指導(dǎo)老師時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剛拿到博士學(xué)位,是個典型的英國年輕人:做事嚴(yán)謹,一絲不茍,最主要的是長得很帥!每次見他之前,我都承受著想把MSN寫給他又不大好意思,以及這次闡述的論文部分是否準(zhǔn)備充分這樣的雙重壓力。
某一天,我突然收到他的一封E-mail,告訴我他要旅游了,最好提前解決論文。我正在發(fā)愁,第二封郵件來了:“抱歉,行程有點變化,可能要提前兩個星期走??赡艿脑?,我們碰一下頭,確認這一部分的最終稿。”
無論怎樣,我也一直認為,對于英國的年輕人來講,環(huán)游世界是其次,重要的是未出國門就可以享受走到哪里都是大款的滋味!
窮人一定會有自己的省錢方法。英國的年輕人就把這主意打在了對于香煙的消費上。這也難怪,由于英國政府是禁煙的絕對支持者,煙草被課以重稅。普普通通的萬寶路就要合人民幣85元一包。對于英國的煙民來講,這也絕對是個難以承受的高價了。
有一次課間休息時,我和同學(xué)詹姆斯到教學(xué)樓外聊天。當(dāng)時我豪情萬丈地給他描繪2008年北京奧運的宏偉藍圖,熱情邀請他來中國做客。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問題竟是:“北京的煙價是怎樣的?”當(dāng)他得知在中國,用在倫敦買一包煙的價錢可以買下足足一整條的時候,兩眼射出了火炬一樣的光芒,一連說了好幾個“great”,并強烈要求跟我保持聯(lián)系!
其實,英國人也不是傻子,煙癮小的可能就降低吸煙頻率,高一點的呢,自然也有他們的對策。我周末打工的餐廳叫Olive,里里外外的服務(wù)員都是煙民。經(jīng)常能看到的場景就是大家人手一包煙葉,在薄薄的煙紙里裹滿煙葉輕輕一卷再插上一個過濾嘴,一根自制的香煙就完成了。如果不要求味道很有勁,基本一包煙草可以卷30根左右,而價錢比一盒煙要足足省去四五十元英鎊。
后來引得我的中國朋友們紛紛效仿此種做法,卷煙儼然成為他們的每日功課。這樣下來,他們不但沒有要求遠在中國的朋友定期寄煙,而且持之以恒者還在幾個月內(nèi)就嘗到了甜頭,節(jié)省下來的錢足夠他們出去旅行一番了,即使去不了法國、意大利,至少可以站在布拉格的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