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斗爭也是一場游戲。孫權在鐵甕城的第二年,其主要工作就是和劉備一起大玩政治游戲。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緊接著,“權以備領荊州牧”。意思是劉備向皇帝建議由孫權代理車騎將軍、當徐州州長,并得到皇帝批準:隨后孫權也向皇帝建議并得到批準,任命劉備為荊州州長。可事實上,在漢末諸侯爭霸的年代,彼此遙隔千里、身處各方,身為當朝皇帝的漢獻帝正被曹操挾持,根本沒有話語權,無論劉備也好、孫權也罷,都無條件向皇帝提建議,皇帝也無權力來封他們的官。而且,被推薦為徐州州長的孫權,正安心在鐵甕城中把持東南政局,毫無遷往徐州的打算:而當了荊州州長的劉備,也不過是在鐵甕城方面的同意下,暫據(jù)著荊州在長江以南的部分土地。因此所謂“表”者“以”者,都是政治性的文字游戲,彼此給對方封個虛職,送一個割據(jù)稱霸的馬馬虎虎的借口,事實上還是實力說了算、誰建議啥都不管用。
文字性的政治游戲只是個開頭。面對北方強大的曹操,鐵甕城里還要出演三國時代最著名的一場政治聯(lián)姻:“權以妹妻備”——孫權把自己的妹妹,即后來常說的“孫夫人”嫁給了劉備。
雖然京劇《甘露寺》《別宮·祭江》等劇均把孫劉聯(lián)姻當作一段佳話,但事實上那的確只是政治聯(lián)姻。比如兩人的年齡,劉備時年49歲,孫夫人的芳齡歷史上并無記載,但從哥哥孫權這年29歲推斷,兩人至少相差20歲以上。即使“年齡不是距離”,但《三國志·法正傳》卻記載劉備“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資治通鑒》也說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風,侍婢百余人,皆執(zhí)刀侍立,備每入。心常凜凜”。無論如何,我不相信一場“心常凜凜”的婚姻竟會是一場和諧的婚姻。
但即使這是一段不幸的婚姻,那也是鐵甕城無法抹去的記憶。何況在三國時代。政治聯(lián)姻非常普遍,曹操更曾強納降將之妻,所以孫劉之間政治性的“婚姻游戲”,并不違反當時的社會道德。最多我們只能這么想:若干年后孫權再回望鐵甕城的歲月,也許只有嫡親妹妹的婚姻,會是他唯一的愧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