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頭寫了一個多小時,感覺眼睛漢脹又疼,于是放下筆朝窗外看看風(fēng)景。只見一只小麻雀站在花盆的底托邊子上,頭扎進(jìn)底托與花盆的縫隙,爾后仰起頭,緊張地東張西望,確定無危險,又將頭扎進(jìn)底托與花盆之間的縫隙,爾后又仰起頭,再緊張地東張西望,如此反復(fù)了好幾遍。我仔細(xì)盯著,終于發(fā)現(xiàn)它那尖尖的嘴角沾著水印,原來它口渴了,在花盆與底托的縫隙里找水喝。它真聰明,居然知道我早晨給這盆君子蘭澆過水。也難怪,在我生活的這座小城僅有一條河,其他的地方找不到露天水源……當(dāng)然雨后的積水洼地除外。恰逢這些日子天旱無雨,柏油路都被曬軟了。可憐的小麻雀只能在花盆與底托的縫隙找些和著泥土的水滴!我頓生憐憫之心,起身走到到廚房拿了一只小碗,裝了一碗潔凈的自來水,我想把它放在窗臺上,讓口渴的小麻雀們飲用。
在打開窗戶時,我頓然惆悵。我小心翼翼的打開窗戶,雖然我已經(jīng)夠小心了,然而還是驚動了那只小精靈,它迅速展開翅膀飛到另外一個窗臺??此@恐萬分,振翅逃跑的模樣,我有些不悅了,明擺著它不相信我,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再冷靜一想,我的抱怨是毫無道理的,千百年來,人類與禽獸之間漸漸形成了不信任的關(guān)系,人類捕殺那些弱小的動物,食肉,而對那些威猛兇狠的動物敬而遠(yuǎn)之。武松打死的是老虎因而成了英雄,如果打死的是麻雀……哪怕是一萬只,也做不了英雄。從這一點(diǎn)來看,人類的本性有欺軟怕硬的味道。那只口渴的小麻雀,哪里分得清我是敵還是友呢?面對我這個龐然大物,逃跑是它的本能。再者,我的目的是幫它,又不想占有,也就不必為它的逃跑耿耿于懷了。
隨它去吧!或許我能做的就是將裝滿潔凈的自來水的小碗放在窗臺上,然后關(guān)上窗戶,繼續(xù)寫作。我已經(jīng)有了善心和善行,至于它是否消受,那就要看緣分了。
就在我拿起筆時,窗外傳來一聲清脆的啼叫,我循聲望去,一只小麻雀正站在小碗邊喝水呢!可能就是剛才那只口渴的小麻雀吧!它們長的太像了,我無法準(zhǔn)確辨別。
忽然我又擔(dān)心起那只飲水的小麻雀的安危,難道它就不怕我在碗里下毒嗎?它躲開我,只能說是躲過了明槍,它哪里知道人類還有暗刀呢?難道它不知道“鳥為食亡”的道理嗎?倘若此水非美食是毒藥,是人類的暗刀。
但愿這只口渴的小麻雀能夠因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