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并受賄 李國智領刑7年
因受賄8萬元、挪用公款1 000萬元,原甲山村村委會主任李國智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最近,廣西桂林秀峰區(qū)法院對其判處有期徒刑7年。
2004年年初,桂林市市民劉某與張某、桂林市某工程建設公司欲共同承接桂林市的一項規(guī)模較大的建筑工程。因承接該工程需要證明有1 000萬元的資金,劉某遂通過朋友認識了時任桂林市秀峰區(qū)甲山村委會主任的李國智,提出借款1 000萬元并許諾給予好處。李國智在村委其他成員均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決定借款給該工程建設公司。同年5月20日下午,李國智讓村會計到信用社,從村委的土地征用補償款賬戶中轉(zhuǎn)出人民幣1 000萬元到某工程建設公司在該信用社臨時開設的賬戶。隨后,劉某將8萬元人民幣當面送給了李國智。案發(fā)后,李國智的家屬代其退出贓款8萬元。工程建設公司因故未能承接到工程,2004年5月27日,將人民幣1 000萬元轉(zhuǎn)回甲山村委會征地款賬戶。
法院認為,被告人李國智在任村委主任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1 000萬元進行營利活動,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構(gòu)成挪用公款罪。其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其行為構(gòu)成受賄罪,遂以挪用公款罪判處其有期徒刑6年6個月,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6個月,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7年。
(秀 法)
借土地征遷貪污漳州兩村官被捕
在土地征遷過程中,涉及的預算多。龍海市一村支書和村主任將其當“肥差”,偽造協(xié)議亂報賬,因涉嫌貪污公款被捕。
2007年6月21日,福建漳州龍海市人民檢察院透露,因涉嫌貪污公款,榜山鎮(zhèn)長洲村黨支部書記黃慶輝、村主任黃松泉被批準逮捕。目前初步查實,這兩名村官在2005年3~4月間犯案。
檢方稱,當時榜山鎮(zhèn)政府正在進行某旅游項目的征地、拆遷,黃慶輝、黃松泉在負責協(xié)助這一工程中,伙同其他村干部(另案處理),采用假造承包協(xié)議書和項目預算,以少報多、虛報冒領的手段,分2次共同貪污公款6.8萬元。這兩名主要涉案者各分得其中1萬元。(福建工作站鄭志林)
抓鬮分家是否合法有效
居住在江西省贛州市近郊的張大爺在1959年底建了一棟土木結(jié)構(gòu)的平房,占地面積210平米。2003年底,他在老宅旁蓋了一棟磚混結(jié)構(gòu)的二層樓房,占地面積98平方米。最近,年事已高的張大爺想乘自己還健在的時候把這兩處房產(chǎn)分給兩個兒子,免得自己百年以后兩個兒子為爭房產(chǎn)傷了兄弟情分。于是,張大爺召集兩個兒子商量分家析產(chǎn)事宜。因老房子占地面積大,兩個兒子都爭著要老房子而不要新房子,張大爺無計可施,提出抓鬮以定“終身”,兩個兒子也都認為這樣公平,都想碰碰運氣,一致同意抓鬮,并不得反悔。結(jié)果小兒子抓得了老房子。后來,大兒子越想越覺得自己吃了虧,并認為這樣分家不能算數(shù),于是一紙訴狀告到了法院,請求法院確認這次分家析產(chǎn)無效??墒牵ㄔ浩袥Q抓鬮析產(chǎn)的行為合法有效。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本案的抓鬮析產(chǎn)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民間廣泛流傳解決爭端的“抓鬮”,實際上與抽簽的方式雷同,是公民意思自治的一種體現(xiàn)。張大爺用抓鬮的方式分家析產(chǎn),且兩個兒子也都表示同意,這說明抓鬮析產(chǎn)對兩個兒子來說機遇和條件均等。根據(jù)《民法通則》第54條、55條的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quán)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本案中,張大爺用抓鬮的方式進行分家析產(chǎn)的民事行為與之吻合。其次,本案中的抓鬮析產(chǎn)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guī)定,無效合同僅限于: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本案中的抓鬮析產(chǎn)行為并不在上述行為之列,按照法無禁止即為有效的原則,該抓鬮析產(chǎn)的民事行為當屬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張大爺?shù)拇髢鹤臃椿谟诶碛诜ú煌?。這也就是法院判決本案抓鬮析產(chǎn)合法有效的原因和理由。(葉和禮 羅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