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我在軍區(qū)后勤部某獨立營當教導員。
開春時節(jié),新兵集訓結束,我?guī)讉€連長乘一輛大卡車去分部新兵訓練基地接新兵。幾十公里的路不算遠,去時一路順風,可返回途中汽車拋了錨。司機小張搗鼓了半天,發(fā)動機就是大氣不喘一口。我們很著急,小張更是滿頭大汗。
新兵們都從車上跳了下來,圍上來看熱鬧。
“要不讓我們‘小老板’試試,他一定能修好這車!”一名操閩南口音的新兵嚷了起來。
我轉身朝“小老板”看去。只見他身著半新的軍裝,肩上綴著嶄新的列兵軍銜符號,看上去挺機靈。
“你叫什么名字?真的會修車?”
“報告首長:我叫陳慶廣,來部隊前是汽車修理工?!被卮鸷茼懥痢Uf著,他從身上卸下挎包和水壺,拿起扳手,掀起引擎蓋,爬上翼子板就干開了。不一會工夫,故障就排除了。在場的官兵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贊嘆聲。
當晚,其余新兵都分到連隊去了,我將“小老板”留在營部,和他談開了。他告訴我,他來自福建僑鄉(xiāng),參軍前在家開了一爿汽車修理鋪,年收入兩萬元?!靶±习濉本褪悄菚r候被人喊出名的。他有個伯父在印尼經(jīng)營一家汽車修理企業(yè),曾多次來信讓他去幫助做生意,但他毫不動心,而是選擇了從軍之路。
“當兵每月只有幾塊錢津貼費,你能吃這個苦嗎?”我問。
“我父母都主張我來參軍,我自己也想到部隊鍛煉鍛煉,我對吃苦有思想準備?!彼鸬?。
面對這位有理想有抱負的士兵,我向他宣布:“從明天起,你就在營部汽車班當修理工,繼續(xù)當你的‘小老板’?!彼硎竞軜芬?。
“小老板”在汽車班,像入伍前經(jīng)營自己的修車鋪那樣,從不亂花一分錢,能修好的配件堅決不買新件。小萬開的面包車喇叭音質差,音量小,多次請示領導要求買一副新的,“小老板”知道后主動幫助修理調整,花六角錢換了一只電容,喇叭發(fā)出了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汽車班原來用的一臺空氣壓縮機出了故障,很長時間沒有修理好,駕駛員們一直在個體戶那兒給輪胎充氣,“小老板”覺得花錢充氣太浪費,加班加點進行調整和保養(yǎng),排除了空氣壓縮機的故障,從此駕駛員給輪胎充氣再也不要出門了。“小老板”在技術上的靈氣還真讓人折服,僅用三個月的時間,他就摸透了所有汽車的“健康狀況”。經(jīng)過他認真細致的“護理”和“調養(yǎng)”,先后使一臺爬窩的老“解放”返老還童,使一臺多病的舊“東風”煥發(fā)青春,還為一臺“北京”吉普作了“器官移植”手術。車管助理員老馬計算了一下,這幾臺車如果送廠修理,至少要花費一萬二千元,而“小老板”修理僅花材料費三千元。
“小老板”的表現(xiàn)給了我很大啟發(fā):當時改革開放還處于起步階段,新兵中有一些像陳慶廣這樣思維敏捷的,在入伍前經(jīng)商已經(jīng)小有成果,他們大都有一技之長,我們把他們的技藝特長用于部隊建設多好呢。營長對我的想法很支持,組織專門人員,對所有士兵進行了摸底排隊,結果發(fā)現(xiàn)有廚師、木工、瓦工、種菜、養(yǎng)殖等技藝特長的士兵二十多名。我們發(fā)動大家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種植養(yǎng)殖活動,改善部隊的伙食;自己動手修理營房營具,點滴節(jié)約各種經(jīng)費;經(jīng)常走向社會,為老百姓修房修車修理電器等,在軍內外受到廣泛好評。我們營不僅連續(xù)多年被評為“軍民共建先進單位”,而且在我轉業(yè)到地方工作的前一年榮立了集體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