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之一,涉及生活和自然現象的內容很多,往往要求學生在觀察實驗現象的基礎上經過思考得出結論。因此,學生主要是通過觀察法和實驗法學習這部分知識。因而做好實驗是光學教學的關鍵。
常規(guī)的光學演示實驗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如教材所示用手電筒作為光源在教室演示;第二種是用激光發(fā)生器作為光源在暗室中演示。這兩種方法的弊端很多。其一:手電筒的發(fā)光呈發(fā)散狀,光能較為分散,在演示光發(fā)射和光折射時可視性差,實驗現象不明顯;其二:在暗室中作實驗學生的管理是個問題,另外暗室中的光線也不利于學生記筆記。
筆者利用一些簡易的器材對實驗略做改進,輕松解決了上述的問題,介紹如下:
1 實驗器材:長方體水槽;小激光筆(兒童玩具即可);蚊香;細鐵絲;橡皮;一塊比水槽口長度略短寬度略窄的長方型玻璃片。
2 實驗類型
(1) 演示光的直線傳播
做法:細鐵絲中部做成一個小圓圈,把一小段蚊香插入,將鐵絲底部插入橡皮中固定,點燃蚊香放入水槽,蓋上玻璃片。待水槽中略有煙霧時,按住激光筆的按鈕產生一束光并使其從水槽一側射入。實驗效果如圖1所示:
(2) 演示光的反射
做法:將一小塊平面鏡放在水槽底部,放入點燃的蚊香,蓋上玻璃片。待槽中略有煙霧時,用激光筆從上部向平面鏡斜射入一束光。改變入射光的入射角,直至垂直入射。(圖2)
(3) 演示光的折射
做法:槽中加適量水,水中加少量洗衣粉,輕輕攪動使其略微溶化,放入點燃的蚊香(調整鐵絲的長度使蚊香位于水面上方),蓋上玻璃片。待槽中略有煙霧時,用激光筆從上部斜向水面射入一束光。改變入射光的入射角,直至垂直入射。
(4) 演示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做法:將一凸透鏡和一凹透鏡用膠帶縱向固定在一起,透鏡柄穿過一硬紙板,穿過后在柄上套一橡皮筋(為防其滑下)。將兩個激光筆并列用膠帶固定作為產生平行光的光源。
例1 演示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在水槽中放入點燃的蚊香,蓋上玻璃片。待槽中略有煙霧時,用激光筆分別從凸透鏡中心、上部、下部射入光線,觀察光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情況(凸透鏡的三條特征光線)。同時按住兩個激光筆的按鈕產生兩條平行光,使其分別從凸透鏡的上部和下部同時射入,觀察其經過凸透鏡后的會聚情況。裝置如圖3和圖4和圖5。
例2 演示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做法與“演示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相似,在此不再敘述,實驗效果如圖6。
3 改進實驗的優(yōu)點
(1)器材易找、裝配簡單、便于操作;
(2)實驗現象明顯、可視性強,在教室即可演示;
(3)實驗可控性強,可隨時、任意改變入射光線的角度;
(4)凸、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一目了然,對比性強;
(5)教師對學生的聽課情況及時得到反饋,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4 改進實驗操作時應注意
(1)蚊香在剛點燃時產生的煙霧顆粒較大,實驗現象最為明顯,待其燃燒較好、整個水槽彌漫煙霧時,實驗現象就不理想了,故實驗時應控制實驗速度,不要拖泥帶水;
(2)激光筆如較長時間持續(xù)發(fā)光,其發(fā)光強度會大打折扣,故實驗時應準備兩只,交替使用為佳。
5 說明
本人用數碼相機拍攝了系列彩色照片,效果很好。本文中只能采用黑白照片,未能充分展示實際效果。
(欄目編輯 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