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把食用油當作一種調(diào)味品來看,“香不香”是人們對此評價的重要標準,因此習慣根據(jù)個人口味選擇一種口味的油長期食用。其實,不同種類的食用油各具特點,從營養(yǎng)平衡角度出發(fā),選用時不妨經(jīng)常輪換著吃。平時用油,可適當搭配一些高端食用油,如核桃油、紅花籽油、山茶籽油或橄欖油等,具體做法如:在食用3斤花生油的時期內(nèi),配合1斤核桃油或紅花籽油,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對于已經(jīng)患有心血管疾病、中風或糖尿病的人群,應把高端食用油作為日常用油的主要選擇。
食用油是保持人體脂肪酸平衡的重要來源,不恰當?shù)氖秤糜瓦x擇,不合理的脂肪酸攝入,可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抑郁癥、癌癥等多種疾病,是整個家庭最容易被忽視的“健康殺手”。
對于老年人來說,即使身體健康,免疫力也可能下降。脂肪酸缺乏是老年人最典型的營養(yǎng)缺乏癥。而人體每天脂肪酸攝取量的50%來源于食用油。
脂肪中含有三種不同的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三者關系密切。攝入較多飽和脂肪酸,會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癥等疾?。欢嗖伙柡椭舅釘z入過多有潛在的致癌作用。所以,只有身體里這三種脂肪酸的吸收量達到1∶1∶1的比例時,營養(yǎng)才能均衡,身體才能健康。
各種植物油的脂肪酸含量分別是:
(1)菜籽油、茶油、橄欖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N-6多不飽和脂肪酸、N-3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
(2)大豆油:N-6多不飽和脂肪酸、N-3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
(3)粟米油、葵花籽油:口味較清淡,脂肪酸的均衡度不夠。
(4)花生油、芝麻油:飽和脂肪酸含量高,N-6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N-3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
選用、鑒別、識別食用油
少吃動物油,提倡吃植物油,尤其多吃茶油、橄欖油、菜籽油;吃油量一般提倡每人每天不超過25克(半兩),每月每人不超過750克為宜。
在偽劣品鑒別方面,不法商販常將毛油當一級或二級油進行銷售,將低價位植物油摻入高價位植物油中進行銷售,在香油中摻入低價油進行銷售。消費者購買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
氣味:不同品種的油有其獨特的氣味,而無酸臭異味。
色澤:一般高品位油色淺,低品位油色深(香油除外)。
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無渾濁。
沉淀物:高品位油無沉淀和懸浮物,粘度小。
分層現(xiàn)象:若有分層則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芝麻油摻假較多)。
查看:生產(chǎn)日期、保質(zhì)期,有無合格證、食品安全認證標志,是否標明等級、生產(chǎn)名稱,是否有加工工藝標識等。
生活百味
食用油的貯存方法
植物油:盛油的容器不要用塑料桶和金屬容器,可用陶瓷或深顏色小口的玻璃瓶。盛油前應把容器洗凈擦干,裝油后加蓋密封,存放在干燥避光處,可以減少油脂與空氣、光線、高溫接觸的機會。另外,用過的熟油不要和生油摻在一起。
動物油:熬油時,可熬老一點,除盡油渣,趁油未凝結以前,加入食鹽適量,攪拌均勻后,放入瓷罐內(nèi),加蓋密封,放陰涼處。隔一段時間燒開一次,能延長貯存時間。
雖然有保存食用油的竅門,但是最好還是買小瓶的,現(xiàn)吃現(xiàn)買,吃著新鮮的。而且,一定不要摻進水,以防變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