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清生已經(jīng)出版的20部書里,有一半以上是寫美食、旅食、品食的文字,如果要用一個字總結,就是吃。當我在書店里見到新出版的《陽光八萬里》時,又以為是寫那些行走美食的好書,就買一本回來細讀,在神思里與古清生去海吃。
這是古清生的作品精選,很多文章是寫美食,但注重的是美食人文。古清生對美食人文探討的方向大體分為兩種:一是美食人文地理,在那些老家普通的美食地圖上,只有一點地方味的鄉(xiāng)野美食,古清生挖掘了它的文化根基,尋找當?shù)厝藷釔圻@樣美食的原因。二是美食人文旅游,在古清生那行走的步伐里,他肆意尋找旅途的美食,把旅行當作美食探秘的線路,發(fā)掘隱藏在當?shù)孛窬由钐幍娜宋乃仞B(yǎng)以及美食的存在意義。就是這兩方面的探討,給我們現(xiàn)在美食發(fā)展確定了需要挖掘的方向和底蘊。
讀《陽光八萬里》,讓我感覺到古清生是一個愛美食的專家,更是一個愛美食人文的旅行者,在他那行走的地理空間上,見過的、吃過的美食已經(jīng)無法計算,但是他沒有吃到味美就寫上贊美之詞。書中多處表露古清生去某一地方達上十次之多,也吃過做法各式各樣的同種美食,他才寫下些文字。也就是說:古清生寫美食,是在他熟悉的基礎上才去寫那道美食的,可見其對美食的態(tài)度非常的慎重。
作為美食,本來是件人人關注的事情。原因在于人人要吃、愛吃。在中國談美食,中國人人人好吃、愛吃,關注美食的程度非常高,給寫美食的人無形中提高了難度。要寫出比一般人熟悉的程度高,那是非常難的,把文章寫得人人愛讀,那是難上加難。
古清生,工科出身,轉攻文字,本來已經(jīng)對文學存在一定的遺憾。但是,在他的《陽光八萬里》的書中,我沒有讀到這些,反而讀到了很多中華經(jīng)典對飲食的解說,挖掘了這些美食的歷史文化。古清生作為一個普通的寫字者,這樣關注美食的歷史文化和歷史記載,是非常值得寫作者學習和提倡的。
無論什么事物的史料記載,都是一些非常零碎的東西,分布在中國典籍里,保存到今天的已經(jīng)非常少,再去一個一個地把它們找出來,需要無數(shù)的時間和精力,更需要一份對美食的崇拜和無私的愛。讀古清生的《陽光八萬里》,我好像掉進了美食的史冊里,非常充實的史料給我的閱讀帶來了興趣,也讓我在閱讀的同時更多地了解到美食之美。
讀《陽光八萬里》,需要讀者細細地去品味,像品味一道美食,發(fā)揮自己的所有味覺功能,品讀著每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