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畫家吳湖帆是收藏界的一位“武林高手”。
吳湖帆的祖父,江蘇省吳縣人。清同治七年進士,累官至廣東、湖南巡撫。一生喜愛金石,并攻詩文書畫。著有《說文古籀補》等。晚年將畢生藏品一分為二,傳給吳湖帆成的就是一大批商周青銅器、三代古玉和歷代書法字畫。
吳湖帆的母親沈靜研是清代末大儒沈韻初的女兒,沈官至內(nèi)閣中書,是晚清江南最富盛名的收藏家之一,以收藏明代董其昌書畫最多。后來沈家的這批字畫都歸到了吳湖帆的名下。
吳湖帆的妻子潘靜淑是蘇州大戶潘氏后裔。祖父潘祖蔭為清光緒時軍機大臣、工部尚書,其攀古樓所藏文物富甲東南。靜淑過門時,嫁資中有宋拓歐陽詢《化度寺塔銘》、《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三帖,又有先世御賜玉華硯,潔如堆雪,潤若凝脂。靜淑30歲生日時,歲逢辛酉,與宋景定刻《梅花喜神譜》干支相合,其舅潘仲午即以所藏《梅花喜神譜》為壽。
如果僅僅是繼承了家族和親友的藏品,吳湖帆還不能稱為收藏大家。他從小聰明過人,常年熏陶在名貴的書法字畫中,已經(jīng)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箲?zhàn)初期,古董商曹友卿造訪梅景書屋,他神秘兮兮地打開布包,取出一卷畫軸。吳湖帆展開一看,只見畫面雄放秀逸,山巒蒼茫,畫風超群,神韻非凡。畫上無款,僅書“山居圖卷”四字。吳湖帆捧畫賞識良久,他從畫風、筆意、火燒痕跡等處反復(fù)研究,斷定這就是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傳世名作《富春山居圖》的前一部分,激動萬分地說:“亂世出奇跡,真沒想到三百年后又能見到大癡道人的火中之寶。”曹友卿見狀,知道這是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殘卷,于是來了個獅子大張口,想狠狠敲吳湖帆一筆。可惜當時吳湖帆囊中羞澀,只好用家中珍藏的商彝周敦古銅器換下了《剩山圖》。他還從一堆破舊的畫中,發(fā)現(xiàn)了一幅黃公望晚年的真跡。那是一幅既未見過著錄,也無前人收藏印章的畫軸,只題有“大癡道人平陽黃公望畫于云間客舍時年八秩有一”,是他從破畫堆中發(fā)現(xiàn)的。其他如趙孟副山水三段、《米芾多景樓詩冊》、黃山谷書《太白詩》草書卷等,都是經(jīng)他鑒定收藏焉的著名文物。他收藏的72把清代狀元扇,更為后人所津津樂道。
在吳湖帆的收藏生涯中,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拿著聲稱是吳湖帆作的一幅畫上門求證真?zhèn)?,吳湖帆一看畫就知道了這是一幅贗品。但是,他卻花重金將這幅贗品買下來。有人問吳湖帆買這幅畫的原因。吳湖帆笑著回答說:“這真不是我的畫,但是它比我的畫畫得還好,所以我買下來。”也許,正是這種海納百川的胸懷,才造就了一代收藏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