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qū)海軍在江蘇省泰州白馬廟成立。海軍建設之初,干部主要來源于陸軍部隊。在從陸軍中選調優(yōu)秀干部以加強海軍建設的過程中,身為中央副主席和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劉少奇曾給予過重大支持。
1951年冬天,海軍擬從抗美援朝的志愿軍將士中選拔300名戰(zhàn)斗英雄模范,培養(yǎng)成潛艇的艇長和政委。為此,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劉道生向時任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干部部部長的羅榮桓作了匯報。羅榮桓表示贊同,并指示:“這件事要向中央報告,最好先去找劉少奇同志匯報,他是黨的副主席,分管組織干部工作。”與劉少奇同志見面后,劉道生直截了當地匯報了向羅榮桓請示的經過。
當劉道生談到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發(fā)揮了較大的作用時,劉少奇關注地問:“有沒有具體數字?”劉道生回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據蘇軍統(tǒng)計,在被他們擊沉的德國法西斯艦船中,約有百分之八十(按噸位計算)是飛機和潛艇擊沉的,其中被潛艇擊沉的又占約百分之六十?!?/p>
劉少奇聽后,意味深長地說:“毛澤東同志說過,我們要建立強大的海軍。我非常贊成。聽了你的匯報,對海軍建設增加了很多的知識,我完全同意羅榮桓同志和海軍黨委的意見!”
最后,劉少奇指示:“你們海軍從志愿軍調300名戰(zhàn)斗英雄,中央同意。具體辦理時,你們帶上軍委介紹信,必要時帶上中央介紹信,由海軍自己組織人去朝鮮,在援朝部隊中選。”
見劉少奇如此支持,劉道生十分高興,同時又說道:“我們選這300名干部是有條件的,也希望中央能夠同意?!彼岢觯骸耙皇悄挲g最好是二十一、二歲的,最大不得超過二十三、四歲。二是文化程度最好是高中生,最低是初中生。三是要身體好,因為潛艇在水下活動,很苦?!?/p>
劉少奇聽后,微笑著對他說:“年齡、身體容易辦到。文化程度要高一點,那就難了。是不是文化低一點也可以,然后由你們海軍補習一年文化,達到高中水平,這一條由你們自己去解決?!?/p>
在黨中央和劉少奇同志的關懷和支持下,從朝鮮戰(zhàn)場上選拔出的300名戰(zhàn)斗英雄很快補充到海軍部隊中,為新中國的海軍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