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六盤山腹地的寧夏隆德歷史悠久,傳統(tǒng)文化底蘊深厚,造就了意蘊豐贍的隆德婚俗。隆德漢族的傳統(tǒng)婚俗大體要經(jīng)過央媒、允親、議聘、定親、送節(jié)、商量話、送婚書、迎娶、占床、婚禮、換盅、暖床、鬧洞房、挽髻、回門、住十等過程,處處體現(xiàn)著傳統(tǒng)。
央媒
男子家認為門當戶對的,就央求媒人(一般為男家的親戚)去女方家詢問,求得女方的相數(shù)及生年八字,請陰陽先生推算,只有避“六克”,符“六合”,五行相屬,“命功”相和,“大相”相諧,男女雙方的年齡差數(shù)符合俗定數(shù),才可提親。央媒詢問期間,男女雙方最忌“小不吉”,比如家中有人突然患病、跌打損傷或牲禽死亡以及盆碎碗打等等,一旦出現(xiàn)此類事情,婚事往往會告吹。
允親
允親是男方提親后,女家多方了解對方情況,如果滿意,就通過媒人答應(yīng)這門親事。
議聘
女方同意結(jié)親后,男方即遣媒人前去議聘,聘金、衣物、首飾無定數(shù),視雙方家境而定,但聘金數(shù)目為逢六、八等的雙數(shù)。
定親
定親俗稱“喝酒”。 男方選擇吉日,邀請本族中子孫衍盛、德高望重者同媒人、女婿共四人,帶議定聘金及禮品前去女家。定親禮品一般為酒、肉、饅頭、脂粉、飾物及布帛等。其數(shù)目份額須成雙成對,用紅紙封貼或紅布包裹,系以紅繩。定親時,男方交彩禮,女方設(shè)宴,共飲男家所帶的喜酒,既表達喜慶之意,也表示不悔之約。宴飲之后,女家取來小麥、糜子等五谷雜糧少許,放入酒瓶,由男方帶回,表示來日生根立后之意。
送節(jié)
送節(jié)是男女雙方訂婚之后,每逢春節(jié)、端午、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男方約媒或不約媒,要到女家送錢物等禮品。中秋節(jié)時,果木成熟,送節(jié)時男方家多帶水果,但忌帶梨及過圓的果品。
商量話
商量話是男家約媒人及本族中子孫衍盛、德高望重者同女婿共四人帶酒、肉、饅頭、脂粉、飾物及布帛等禮品前
去女家,交清彩禮并商定迎娶日期。具體時日的確定,除考慮籌辦事宜的需要外,還須經(jīng)陰陽先生根據(jù)男女雙方的生年時辰推算,擇定吉日。
送婚書
送婚書就是迎娶前三天,媒人、女婿攜婚書及糕點到女家,婚書上寫男女新人生年、公婆生年及新婚吉慶等話語。一般家庭送婚書時,要為女方加送一條褲子或一塊布料,名叫“婚書褲”。也有用紅繩挽籠頭、牽送一只“婚書羊”的。
迎娶
到了迎娶的日子,男家準備一匹馬(或驢,忌雌性、不生育牲畜)。鞍子披紅掛彩,馬額頭掛一面鏡子。迎娶者一般是三人、五人或七人,與新娘共計合成偶數(shù)。臨行前,派一名未婚男子另牽牲口先去女家馱嫁妝,到了女方家,必須給“壓箱錢”,女家才給開箱子。迎娶者出發(fā)前每人隨身攜帶一雙紅筷子,還要帶一疊紅紙條,上面寫有“花紅蓋之大吉大利”之類的話。迎娶途中,凡是遇見石頭、石磨、石碾、橋梁等屬“白虎”一類的東西,都要在其上貼紙條用來避邪。
新娘臨行時,由村中女友數(shù)人相伴,迎娶者要給伴女一一分送“伴女錢”,否則,伴女不讓新娘上馬。上馬和下馬時,迎娶者均要給新娘付“上馬錢”和“下馬錢”。與新娘相數(shù)相沖者,要避開。新娘走出娘家門,家中拋出一把竹筷,表示從此減去一口吃飯者。婆家迎親人須將筷子揀回自家。女家迎親前,將婚書縫入嫁妝枕頭里,系在迎親鞍杖手把上,日后在婆家裝枕使用,直至破碎,不復取出。迎娶途中,如與別家娶親者相遇,就互換筷子、鏡子或頭巾,以圖吉利。新娘在進婆家大門時,要在大門的門檻上搭上馬(或驢)鞍子,讓新娘子從鞍子上跨進門。也有用花轎娶親者,多為富庶人家?,F(xiàn)在,馬(或驢)、花轎都被車替代了。
占床
新人入洞房前,房內(nèi)既不許雞、貓或閑雜人等隨便出入,也不能空著。一般由一名相數(shù)相合、身體健全的男孩坐在床上,是為“占床”。
婚禮
新人到達,男家鳴炮迎接,有條件者請吹鼓班子奏樂,新人下馬后由“貴客”相攜伴入祠堂行大禮。貴客一般為男方族屬或近戚中子女旺盛并與新人相數(shù)相合的中年婦女。祠堂設(shè)立香案,由禮賓主持,雙方拜天地、拜公婆,禮賓贊以吉詞慶語。
換盅
新娘新郎進入洞房后,侍者端上小菜兩碟,筷子兩雙,盛兩杯酒,取短紅線一根,兩端各系一枚制錢(俗稱麻錢),分別放置在兩個酒杯中。飲酒時,麻錢不許拽出。由貴客陪伴,新娘新郎交杯換盞,兩頭相碰,共飲四杯。貴客祝以“相親相愛,結(jié)發(fā)到老”等吉語。
暖床
貴客取核桃、大棗、花生、桂圓各一碟,梳子、篦子各一把,將核桃、大棗、花生、桂圓放在床上,叫一對新人伸手在床被下攪動,寓含早生貴子之意。同時,貴客口中念“一把核桃一把棗,生下娃娃滿院跑”之類的歌訣。貴客還要用梳子和篦子在新娘新郎的頭上梳理,邊梳邊念“一梳子一篦子,生下的娃娃是孝子”之類的歌訣。隨后,由新娘新郎抓取核桃和大棗。據(jù)說,如核桃抓得多,將來多生男孩;大棗抓得多,將來多生女孩。
鬧洞房
鬧洞房也叫耍新娘。換盅后,男女老幼都能夠看新娘子。新人撒糖果,眾人鬧新房。如叫新人互喂菜肴、同吃一果品等等,使夫婦作出各種親昵的動作?;蚪行氯藶楸娙酥饌€敬酒、敬煙、敬茶等。以各種形式戲謔嬉鬧,盡興方休。鬧洞房時最有趣的要數(shù)耍大伯了,就是讓新郎的哥哥和新娘子配合做一些滑稽好笑的動作,引得眾人哄堂大笑。這個時候,無論是當哥的還是作弟媳的,都得乖乖地服從,否則,是沒有好果子吃的。鬧房結(jié)束,新人就寢,屋內(nèi)點清油長明燈一盞,夜間由新郎的平輩親屬按時撥燈,務(wù)必使燈火通宵達旦。
挽髻
挽髻俗稱“上頭”。 結(jié)婚第二天清晨,由貴客替新娘破臉、畫眉、精心梳妝,并挽辮成髻,以見娘舅和留宿的親戚賓客,并表示自己已成婚配,兼有認親戚之意。
回門
結(jié)婚第三日,新娘下廚,做“試手面”。飯后與新郎一同去娘家省親,當天黃昏之前必須一同返回,人們把這一過程叫作“回門”。
住十
婚后第十天,新婦之兄或姐妹前來看望,并領(lǐng)新媳婦回娘家住上幾天,名曰“住十”。
隆德傳統(tǒng)婚嫁禮俗處處表現(xiàn)出和美、吉祥的理念,彰顯著和諧的精神。
(文字、圖片資料由隆德縣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