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智鑫小檔案:1978年出生,遼寧丹東人,身高1.83米。中央戲劇院表演系畢業(yè),現(xiàn)為北京人民藝術(shù)院劇院演員。
主要影視作品——
電視?。骸恶橊勏樽印凤椣樽?、《喋血1941》飾武宮正雄(柳夢云)、《人間灶王》飾韓道明、《至愛親朋》飾高山、《苦菜花》飾姜永泉、《魯班大師》飾魯班、《唐山絕戀》飾黑子、《恰同學(xué)少年》飾毛澤東。
電影:《陽光殺場》飾霍亞鵬、《凌志的夏天》飾凌志。
話?。骸对S三觀賣血記》、《生死場》、《霸王別姬》、《十六條槍》、《原野》、《死無葬身之地》、《命運的撥弄》。
《恰同學(xué)少年》(以下簡稱《恰》)在全國各大電視臺播映之后,青年毛澤東的飾演者谷智鑫也成了頗具爭議的熱門人物。
有意思的是,爭議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聲音:一是,谷智鑫對毛澤東的形象作了一種全新的演繹,表現(xiàn)出激情洋溢、奮發(fā)向上的青年形象;一是,谷智鑫與毛澤東的形象相差甚大,有損偉人形象。
那么,在這部頗具爭議的片子背后究竟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作為爭議焦點的谷智鑫本人還有哪些困惑,他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本刊記者將一一為你揭開謎底——
按照事先的約定,5月15日下午,記者一行早早就守候在湖南經(jīng)視的一樓大廳。而此時,谷智鑫正在《越策越開心》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一個小時后,記者的手機響了,是他的號碼。一回頭,從樓梯上走下的正是谷智鑫。簡單地寒暄過后,他說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吧。
可惜事不湊巧,當天,正有一隊人馬在大廳施工,嘈雜的機械聲震耳欲聾。迫不得已,我們只得轉(zhuǎn)移到門外,就在記者為找一個安靜的采訪地點發(fā)愁時,谷智鑫指了指眼前的臺階說,我們就在這上面聊吧,然后將手中的剛錄完節(jié)目的臺詞稿扯開分給了大家,率先坐了下來。真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位大明星竟然如此的隨意,于是,在廣電集團前面的臺階上,這一場“特殊”的訪問開始了……
我覺得我演不了毛澤東
記者:打電話約你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爽快,很典型的東北人。
智鑫:差不多吧,咱東北人都這樣。
記者:在這部戲中你塑造的青年毛澤東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們的讀者和網(wǎng)友有許多問題想問你。
智鑫:好,好,好。(爽快答應(yīng))
記者:在接拍《恰》之前,你對毛主席有怎樣一些了解呢?
智鑫:其實在接拍《恰》之前,我對毛主席的青年時代并不是很了解。
記者:僅僅只是對天安門城樓上那個形象的毛主席有些了解?
智鑫:沒錯,沒錯。就是對天安門城樓上那個形象的毛主席有些了解,但也不是很了解。提到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我問了很多朋友,他們大多也不是很了解。我們劇組所有的演員在開機之前,有一個月的時間是在體驗生活。因為當時準備的資料特別特別少,我們到處找資料,找來的可能都沒你這個本子(小采訪簿)厚,其中還有幾十張圖片。這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必須拿出一個月去揣摩劇本。在沒有那么多輔助的條件下,演員只有靠自己了。不斷跟對手對戲,聽導(dǎo)演講戲,然后磨合。
記者:你剛開始對毛主席不是很了解,有沒有覺得挑戰(zhàn)性很大?
智鑫:有,真的有。當初我不敢演,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網(wǎng)上的報道。我跟他們說過,我試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是由不怕到怕,然后又到不怕。劇組、制片人找我的時候,之所以不怕是因為我覺得我演不了毛澤東。真的,我抱著這種心態(tài)去見導(dǎo)演和劇組的。我覺得認識一些好的導(dǎo)演,一些好的制片人,一些好的經(jīng)紀人,一些好的班底對演員來說是特別好的一件事情。不管這個戲成與不成,我去見,我認識一幫這樣的朋友,對我是有幫助的。讓大家更多地認識你,知道有谷智鑫這么一個演員。
記者:那么就是說,你接這個戲最主要是抱著學(xué)習(xí)的心態(tài)去的?
智鑫:其實不敢說得那么高尚,就是想拓寬一下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認識個導(dǎo)演,認識個制片(人)對一個演員來說是件很好的事情,所以我就去了,無所謂。結(jié)果,導(dǎo)演見我以后,就試了戲。(導(dǎo)演)看完以后,覺得小伙子形象還好,然后就開始見制片人。我們的制片人羅總(長沙電視臺副臺長羅浩)也見了,制片人見完了以后,覺得有門,那就再試戲,就一直試戲,試了好幾十回的戲。最后,試到關(guān)鍵的時候,我覺得壞了,人家找我談合同了,那么這個合同就意味著你要簽了,就是定你了。
記者:這很好啊。
智鑫:(笑)那么合同一簽,毛澤東無可厚非就是你(演)了,這個時候就真的害怕了,因為之前有古月和唐國強老師那么成功的“毛澤東”了。大家知道,“毛澤東”這三個字代表的是什么。你演好了是應(yīng)該的,你演不好,一定要挨罵。所以這時候就開始害怕,怕演不好。心里有壓力,所以毛澤東到底什么樣?尤其是年青時的毛澤東,我都不知道長什么樣,他給我的印象差不多就是個零,所以害怕,心里沒底。
我流的眼淚全是真的
記者:有人說你的形象盡管不是很像,但是你的眼神和毛澤東神似……
智鑫:青年毛澤東的形象,跟我真的不能說是很像,但我第一次看到毛澤東在第一師范(求學(xué))時的照片的時候,我也傻了。我沒想到(我們)有那么的接近,就不敢說像,也很接近了。他也是我現(xiàn)在這種頭發(fā),圓頭,圓圓的臉,就是這樣的。然后就是(他們)覺得(我的)形象還是有點靠譜,就這樣,給了我劇本,一步一步的工作就進入到狀態(tài)中了。
記者:這部戲,你推著獨輪車送母親去城里治療那一幕,許多觀眾邊看邊落淚。那么你在拍這部戲的過程中有過自己都掉眼淚的場景嗎?
智鑫:有啊。你要是拍到那種情感戲時,一定會掉眼淚,那些眼淚都是真的。比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那一幕。
記者:那一幕,給人的震撼特別大。你演出時的眼神,感覺特別好。
智鑫:謝謝,謝謝。因為這部戲主要還是想傳達給年輕觀眾朋友們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就是同學(xué)怎樣修學(xué)儲能、老師怎樣教學(xué)育人這么一個道理。因為它就講湖南一師的五年,說白了,就教育而言,當下的教育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所以迎合了社會上一些人的口味。
偶像,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記者:那你是怎樣看待把一個歷史劇演成一個偶像???
智鑫:偶像這個定位其實有很多種,現(xiàn)在大家可能也在慢慢轉(zhuǎn)變對偶像這個概念的理解。原來的偶像,就三四年前,青年人的偶像就是歌星、演員、主持人、體育明星,對吧?
記者:差不多。
智鑫:所謂的偶像,其實看你怎么理解,怎么看待。舉個例子吧,能夠把整個中國扭轉(zhuǎn)過來的,就在當時那個動亂時代救中國的人,你問全中國的人,他是不是你的偶像?就特別簡單的一個問題,他把中國給救了,他讓中國翻了個身。那么請問這一代的年輕人,他是不是你的偶像?問題特別簡單,你只要聽是或不是。如果大家回答是,把它定義到青春偶像劇是沒有問題的。青春校園篇湖南一師的這代人扭轉(zhuǎn)了中國的時局,挽救了中國,(他們)是不是你的偶像?是, OK了!那么答案就有了,紅色偶像也是偶像,不用再跟他解釋那么多了。
記者:當下,你認為我們這一代青年,需要哪些或是哪種偶像?
智鑫:我覺得,只要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偶像是什么?明星也好,歌星也好,不管你對與不對,我覺得偶像沒有對與不對,你不能跟一個年輕人說你喜歡一個明星是不對的。我覺得首先大人說這樣一些話就是不尊重客觀事實的,年輕人喜歡什么樣的偶像他們有他們的道理。他們?yōu)槭裁磿矚g?那是因為社會有這個現(xiàn)狀,那么為什么社會會有這樣一個現(xiàn)狀,再往上談,那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所以,我們應(yīng)該尊重客觀規(guī)律。毛主席也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所以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也不要想著怎樣去扭轉(zhuǎn)它。
我希望做個多元化的藝人
記者:熱播《恰》之后,你的人氣也非常旺,特別是湖南尤其長沙。
智鑫:對,對,對,尤其是在長沙。一個禮拜要來一次。這部戲開播的第一天晚上,創(chuàng)下了今年中央一套黃金時段收視率的最低點,播到第五集的時候,達到了今年的最高峰,5月27日,播到第十九集的時候,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點,達到了9.88。而且我還要替我們劇組以及工作人員說幾句話,在播放的過程中,我們沒有做宣傳,所有的宣傳是因為這部戲播放以后,征集到了觀眾的回帖和各地方臺的要求,廣電總局才開始重視。我們是播完了再去宣傳的。
記者:《恰》劇組好像都是新人。
智鑫:沒錯,沒錯,就是因為我們?nèi)切氯?,沒有賣點。不像陳寶國、陳道明,拿出來一部戲,還沒播第一集就已經(jīng)先火了,我們不是這樣的。像《黃金甲》,還沒開拍就已經(jīng)很火。
記者:你演《恰》之前,是不是演過一些話???
智鑫:對,我是北京人民藝術(shù)學(xué)院的演員,我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xué)院2000級的本科班,其實是一個演員,主要是演話劇的。所以我畢業(yè)之后,進了北京人民藝術(shù)學(xué)院。在中國,就話劇演員而言,那里還是比較好的一種生存環(huán)境。
記者:電話里,你的聲音比較有磁性,比較厚重。
智鑫:哪有磁性?。繘]有,沒有。(笑)
記者:我覺得你的聲音比較適合唱歌,你有沒有“演而優(yōu)則唱”的打算?
智鑫:是嗎?(笑)好,好。那是個人愛好。我跟你說實話,我希望自己是多元化的,我從來不避諱這個的。每個藝人都希望多元化,唱歌,話劇,電視,電影,主持,對吧?所有的東西,我們希望是多元化的。因為只有多元化以后,工作才會繁忙,出鏡率才會高,曝光率才會增加,觀眾才會認識你。認識你,喜歡你,就這么簡單。
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記者:你現(xiàn)在給我的感覺就是瘦,看起來沒有《恰》劇中那樣厚實。
智鑫:那都是在健身房練出來的。(笑)
記者:為了使你的形象更接近于毛主席,劇組是不是給你制做了一個專門的牙套?
智鑫:對,對。因為當時很瘦,拍到后來就好
了。
記者:帶牙套拍戲是不是感覺很辛苦?
智鑫:對,我跟你說,帶牙套是把一個鐵鉤鉤到你的牙齦里,會鉤出血來的。導(dǎo)演當時特心疼。還有,牙套做得也不是那么的合適,(鏡頭)很容易穿幫。后來,慢慢練,慢慢練,就好了。我們還是追求“神似”,不要“形似”,因為我們一開始就沒想用“形似”嘛,“神似”為主。
記者:這部戲一共拍了多長時間?
智鑫:開拍是2004年12月26號,殺青是2005年的4月底吧?(笑)具體的日子我有些記不清了,因為話劇演出的原因,我就先回劇院了。要說到具體的時間,應(yīng)該是在2002年就開始籌備了,你要說這部戲從籌備期到播出期,整整5年到6年的時間,一個東西出來真的很不容易。
記者:真可謂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智鑫:對,我們在拍攝的過程中都不敢想象《恰》會有今天這樣的影響。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們是盡了百分之一百的全力了。如果觀眾說不好,我們在拍續(xù)集的時候加以改正,如果說好,希望觀眾多多關(guān)心和支持我們就是了。
記者:續(xù)集什么時候開拍呢?
智鑫:這個是秘密。(笑)請廣大觀眾朋友們耐心等待吧!
記者:期待你們的好戲。
他們演過毛澤東
屈指算來,從1978年毛澤東形象首次出現(xiàn)在熒屏銀幕開始,有10余位演員飾演過不同時代的毛澤東。
古月——
古月雖演過數(shù)十部戲,但都是扮演毛澤東。他演毛澤東甚至放棄“自我”,從說笑走路,起坐吃飯,吸煙等幾十年的生活習(xí)性一一改變,追求與毛澤東的神似。
主要作品:《開國大典》《毛澤東的故事》《重慶談判》《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豫東戰(zhàn)役》《大決戰(zhàn)》《四渡赤水》《決戰(zhàn)之后》。
唐國強——
唐國強扮演毛澤東突出了生活化,在他的扮演下,毛澤東也有喜怒哀樂,有感情和家庭方面的煩惱,這樣的毛澤東讓觀眾感覺很親切。
主要作品:《長征》《延安頌》《開國領(lǐng)袖毛澤東》。
王霙——
繼古月、唐國強之后,王霙的出現(xiàn)讓毛澤東在影視中的形象更顯激情澎湃,為多年來相對模式化的影視毛澤東形象增添了變化。
主要作品:《毛澤東在一九二五》《開天辟地》《秋收起義》《楊開慧》《相伴到永遠》《毛澤東與斯諾》《日出東方》。
谷智鑫——
第一個出現(xiàn)在影視節(jié)目中的青年毛澤東。
作品:《恰同學(xué)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