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貿運輸與保險》是一門兼具理論性與實用性的課程。要讓學生們靈活掌握各個比較瑣碎的知識點,又能鍛煉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適應未來用人單位的需求。就要求教師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利用多種教學法,理論聯系實際,廣泛開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文章對以上內容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外貿運輸與保險》;實踐教學;本科
外貿運輸與保險是一門兼具理論性與實用性的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之一,屬于國際貿易實務類的分支課程。課程以具有代表性的國際海陸空貨物運輸與保險為重點,闡明有關國際貨運與保險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以及辦理貨運與保險的基本技能。作為《外貿運輸與保險》課程的主講教師,筆者就本課程教學實踐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外貿運輸與保險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材種類少、內容滯后
本課程的適用的教材較少,最近幾年來國內比較有影響的教材是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王邵燏主編的《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這本教材面向的是高職層面的學生,內容較淺,且部分內容已經過時。2005、2006年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等出版社也陸續(xù)推出了幾本外貿運輸與保險類的專業(yè)書籍,但是其中面向自考、高職學生的教材比較多,在加上其出版時間較短教學效果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驗證。此外也找不到一本適合雙語教學的教材。
(二)教學實驗室建設落后
現在我國大多數高校都不能及時的配備與外貿課程相關的教學實驗室,雖然現在很多企業(yè)已經開發(fā)出各種外貿管理軟件,但是由于經費、師資水平、教學計劃制定等相關的原因,外貿運輸與保險這門操作性極強的課程也很難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驗室進行練習。
(三)雙語教學力度不夠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從事外貿工作中能夠靈活的運用運輸與保險知識與外商進行良好的商業(yè)合作,因此加強學生的專業(yè)方面的英語水平雙語教學是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課程中很多內容需要結合中國實際,因此我們很難從國外找到合適我們雙語教學的英文教材,國內也沒有出版相關的教材,加之很多教師的英語水平有限,也導致本課程還不能很順利的開展雙語教學。
(四)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實習困難
由于現在高校招生規(guī)模較大,學生人數較多,而外貿運輸和保險企業(yè)的數量和規(guī)模有限,加之企業(yè)經營的盈利性和競爭性,有針對性的安排學生實習成為一大難題,而學生們如果不能在相應的企業(yè)進行實踐,就很難深刻的理解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效果會打折扣。
二、完善外貿運輸與保險課程的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
結合教學實踐中的經驗教訓。筆者就外貿運輸與保險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部分問題談一下自己的見解:
(一)增加教材品種、完善教材內容
針對本課程教材數量少、內容滯后的主要矛盾,應當積極組織有關專家編寫高質量的與時俱進的教材,同時應當針對國際貿易的實際進展進行及時的修訂,以便教師能夠連續(xù)的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不至于經常更換教材。雙語教學教材方面,為了使外貿運輸與保險課程的教材能適應中國國情,可以組織部分中國專家和外國專家一同撰寫外貿運輸與保險的雙語教材,或者由英語實力強的教師撰寫雙語教材。此外還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編寫實踐訓練系列教材和習題。
(二)本課程適用的教學法
1、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例如運用電子課件進行教學,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老師不用再寫板書,學生們也不必大量記筆記,遇到重要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反復強調、比較、互動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當堂理解和記憶;電子課件還可以將比較復雜的案例投影到幕布上,便于學生分析案例。此外,教師還可以從一些物流、保險網站上下載一些宣傳性的、知識性的短片,播放給學生看,使教學更加的生動有趣。實物投影儀的應用可以將很多單證及一些講解過程中需要的圖例和學生作業(yè)直接通過投影展示給學生,便于講解。一些屏幕錄像軟件可以將教師在屏幕上操作網頁、軟件的過程錄像下來,這些錄像可以幫助學生課后操作和復習。
2、案例教學。外貿運輸與保險課程講授運輸與保險涉及到的對外貿易的多個實踐環(huán)節(jié),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課堂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最好的與實踐結合的方法就是通過案例教學的方法。例如講解保險的近因原則的時候,可以首先援引近因原則的經典案例“運載咖啡船舶觸礁后又被掠奪”的案例講解保險近因的判定方法,然后再舉其他的例子讓學生嘗試自己判斷負責的案例中哪個是近因。在選擇本課程的案例時,最好能找到英美法系制定相關法規(guī)或慣例時的援引的判例來做例子,因為這些例子往往最為經典:如果沒有類似的案例,那么一定要搜集一些敘述清晰、簡短沒有疑義的案例來做例子。但是,在課程最后串講時候,最好找一些綜合性的、復雜的,甚至是在法律界有爭議的案例來鍛煉學生綜合運用和辨別各個知識點的能力,也可以針對一些有疑義的案例讓他們進行辯論,以增強其分析問題和表達觀點的能力。
3、比較教學。在講解理論的過程中,比較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幾個相近的知識點的比較,能夠讓學生清楚的掌握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教材在講解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往往是分門別類的論述,但是作為教師在講授相關知識的時候,在分別講述清楚知識點之后,還要經常把相關的內容拿來進行比較。例如在講解程租船和期租船合同的時候。如果僅僅按照課本上分別講述各自合同的主要條款,很難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能將兩種類型的租船合同比較著來看,那么他們就能發(fā)現很多重大的區(qū)別,然后再引導他們分析這些區(qū)別存在的原因,學生們就能更深刻的理解為什么會制定這些合同條款,從而變被動的記憶型學習為主動的發(fā)現、思考型學習。再如在講授保險知識時比較我國的三種主險和倫敦保險條款的三種主險之間的差別使學生明確了各自的承保的范圍,也能更深刻的理解各種風險是否屬于承保風險、屬于哪種保險承保風險。
4、互動教學?;咏虒W主要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性,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經常通過邊講邊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講”是老師在講新是知識點,“問”是指老師提問學生已經學過的相關的知識點或者是一些常識性的問題來使新舊知識融會貫通,這樣既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又使學生印象深刻,了解知識之間的練習。例如在講各種運輸方式的成本、速度、運輸量的時候,老師講解完各種方式的成本之后。讓同學們按照成本、速度、運輸量由大到小各自排一個順序后提問,然后在把這三個順序放在一起比較,就能得出海運是成本最低、速度最慢、運量最大的運輸方式。而航空運輸相反是成本最高、速度最快、運量也最小的方式了,這些結論課本上并沒有直接說明,學生們必須思考一下才能得出結論,通過這個互動的過程,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們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5、情景模擬。外貿運輸知識中的一個重要知識模塊是海運進出口的程序。這個程序涉及多方當事人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僅憑教師個人講解,很難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如果采取讓學生分組分角色模擬進、出口的情景的話,每個學生都會融入其中,更深刻的理解每個當事人的作用和地位,明確進出口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先后關系,再加上不同學生的特色演繹,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受到學生的極大歡迎。當然這也要求教師能夠敏銳的發(fā)現錯誤,能夠及時發(fā)現,并在表演過后指出這些問題。
6、團隊作業(yè)。除了情景模擬需要團隊作業(yè)外,教師還經常設計一些課內課外作業(yè)要求學生團隊完成,例如以小組為單位填制各種運輸單據,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填單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互相討論、互相檢查發(fā)現很多的問題,并能自己糾正很多問題。這種方式特別適合現今學生人數較多的現狀,事半功倍;還可以布置一些課后思考題,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實現集思廣益。
7、開展網絡輔導、答疑。建立教學輔導網站,針對課程中的習題或基礎知識點,在網站上進行定期的習題分析與解答,并在網上收集學生針對課堂教學所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予以逐一分析,統一解答。這種方法可以鍛煉學生們的網絡技能,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緩解傳統方式下教師批改作業(yè)、習題答疑的壓力,增強師生間的交流。
(三)盡快完善實驗室建設
1、充分利用外貿軟件,讓學生盡快熟悉外貿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相關單據?,F在各種外貿軟件的開發(fā)日益成熟,外貿企業(yè)也越來越多的利用外貿軟件來進行辦公,為了使學生們能夠更熟練的掌握知識、熟悉電腦制單、報關等環(huán)節(jié)、更快的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學校應當盡快完善國際貿易實驗室,讓學生們掌握外貿辦公自動化。
2、定期邀請外貿相關人員給學生做報告。要破除職稱等限制,只要是在外貿領域有相當經驗的人員都可以被聘來為學生做報告。這些外貿從業(yè)人員具備相當的實踐經驗,他們的報告會給學生們傳達很多非常實用的觀點,也可以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很多實際的問題,彌補我們教學中實踐的不足,隨時補充最新的外貿動態(tài)。
(三)適度開展雙語教學
針對沒有合適的雙語教學課本的現狀以及學生們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應當逐漸開展適度的雙語教學。在現階段任課教師可以選用中文課本,將專業(yè)詞匯在講解知識點時補充其中,此外還有各種外貿單據、保險合同、租船合同等如有英文版本,也要中英文結合的講解,讓學生們能夠學會填寫英文版本的各種單證。今后如有合適的雙語教材,也可以選用,以提高教學效率。
(四)多種方式加強實習
雖然現在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實習比較困難。但是高校仍然應當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們提供實習機會。定期組織學生們到物流企業(yè)、外貿碼頭、機場等場所參觀實習??梢栽鰪妼W生們對專業(yè)的形象認識,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高校與企業(yè)的聯系越密切,學生們的實習機會越多,因此高校應當創(chuàng)造機會與企業(yè)合作。此外學生們也應當轉變觀念。選擇實習企業(yè)時不一定蜂擁至外貿企業(yè),到其他類型的企業(yè)實習也能得到不少商業(yè)經驗,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實習的學生。
(五)恰當的考題檢驗教學效果
由于本課程知識點比較細碎,又綜合了很多實踐的知識,因此只有設計合理的試題結構才能真正考核出學生們掌握知識的程度。本課程適合的題型有填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判斷、簡答、計算、案例分析、論述等題型。多種題型。從多個角度考核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能比較客觀的反應學生們的學習情況。試題的難度上,一般難度的題(出自課本原文)大約占百分之七十左右,較難的(融匯各個知識點的題目)約占百分之二十,拔高題占百分之十左右(考核學生綜合利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題目)比較合適。此外,在閱卷完成后,老師最好還能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對學生們的試卷進行點評,對錯誤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講解,使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掌握本課程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