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 玉
離開嘉峪關已兩個月了,但我的耳邊,卻依舊不時地回響著盤旋在嘉峪關城樓上空燕子的鳴叫聲。是的,雖然我人已經(jīng)離開了嘉峪關,但我的心,卻永遠地留在了嘉峪關的城樓上。
去“天下第一雄關”走一回,一直是我的一個夢想。冥冥之中,總覺得那里有什么東西在召喚我。到達嘉峪關市的那天,天藍得晃眼。看慣了一路上荒涼、凄迷的景象,對嘉峪關市內(nèi)的繁華竟沒有適應過來。這座城市簡直就是茫茫戈壁灘上的世外桃源。該市跟一般中小型城市并無二致,在最繁華的都市里所能看到的商品和景象在這里都有。最令人感到舒服的是嘉峪關市的空氣里居然有一絲潮濕,這是甘肅其它地方所沒有的。不論是在省會蘭州,抑或是有名的金張掖、銀武威,那里除了讓你這個外鄉(xiāng)人嘴唇干裂、肌膚緊繃外,是不會有滋潤的感覺的,而嘉峪關市就能給你一種小江南的景象。當然,我說的也許只是八月里的嘉峪關市吧。市區(qū)非常干凈整潔,道路兩邊綠樹成蔭,綠葉泛著油亮的光,全沒有甘肅省其它城市被灰塵蒙蔽的破敗。因此,嘉峪關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整個甘肅省內(nèi)少有的好地方。
第二天,我們前往天下第一雄關處。入得關來,沿著奔道向嘉峪關的關城邁進,奔道近十米寬的樣子,長不過幾百米。走在上面,用心去感受,就會聽到戰(zhàn)馬鐵蹄叩擊的聲音,再仔細聽,甚至會聽出古時將士們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向戰(zhàn)場的聲音。這里跟任何一個關城并無二致,都曾經(jīng)有過殺擄、有過血腥。因而,走在歷史的道路上,不得不用心去領悟它的深沉。
站在關城下仰望,一抔黃土壘起的嘉峪關關城,竟在歷史的長河里屹立了幾百年,它初建于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祁連山下的文殊山與黑山之間的嘉峪塬上而得名。嘉峪關由內(nèi)城、甕城、羅城、外城和城樓組成,與關城附近的長城、城臺、烽燧等設施一并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形成重關并守之勢。因此,站在它的面前,我們這些所謂的現(xiàn)代人,怎么能夠讀得懂它?如果還有生靈可以懂它的話,那么,就只有盤旋在它上空的燕子了。這是嘉峪關關城上空最為絢麗的景色,它們與嘉峪關并存著。相傳幾百年前的一個黃昏,突然刮起一陣大風,一時飛沙走石,大雨傾盆。鎮(zhèn)守嘉峪關的將士看到天氣如此惡劣,于是提前關了城門,那些在關城外面因大風迷失方向的燕子們來不及入關,就在黑夜里撞城墻而死。從此以后,死去燕子的靈魂都聚在嘉峪關的關城上空,數(shù)百年來從未消失。古時將士們上戰(zhàn)場前,就會用一塊小石頭敲擊關城下的一塊大石頭,如果在敲擊時聽到燕鳴,那么,燕子的靈魂就會護佑將士,將士們就會勇敢地踏上戰(zhàn)場?!皳羰帏Q”的凄婉故事,竟是演繹在茫茫戈壁灘上的嘉峪關關城里。
沿著斜坡的馬道登上關城,放眼遠眺,戈壁的空曠、蒼涼和遙遙相望的懸臂長城的斷壁殘垣,更襯托出它的孤寂。不論是漢時的張騫,還是清時的紀昀、林則徐,都從它的身邊走過,一旦出了關城,或是負了國使,或是負了苦役,一路西去的路上,又會多了多少辛酸?因此,嘉峪關是鄉(xiāng)愁涌聚的地方,每個出關向西的人,都會有一番“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的心境。
站在嘉峪關的關城上,聆聽燕子清脆的鳴叫,感受古人西去的心境,你不得不承認它就是引發(fā)你思鄉(xiāng)的地方。你終于明白,為何它有如此神秘的魅力引你前來目睹它的容顏。
嘉峪關,我沿著歷史的足跡一路尋訪而來,終于可以站在你的肩膀上向遠方眺望,靜心傾聽歷史的聲音。我聽到了不遠處戰(zhàn)場上戰(zhàn)馬的嘶鳴,看到了手舉旗幟勇往直前的戰(zhàn)士們在戰(zhàn)死沙場前對故鄉(xiāng)向往的神情。他們雖有“醉臥沙場君莫笑”的豪放,但更有“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的無奈啊。
嘉峪關就這樣突兀地矗立在茫茫的戈壁灘上,與黃沙為伴,邀清月共眠,它的骨髓里透出的都是寂寞和冷清?。∫苍S社會的發(fā)展讓它失去了一份往日的寧靜,因為我們這些現(xiàn)代人都想一睹它的風采,卻打擾了它的清夢??墒?,當夜深人靜之時,嘉峪關又會回歸到古時將士們的懷抱之中。雖然他們早已在數(shù)百年前化為一抔黃土,融入了茫茫戈壁的胸懷里,但他們的靈魂一定也與那些燕子一起,鎮(zhèn)守著屬于他們的嘉峪關。
嘉峪關,你只屬于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