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輝 陳建明
我們在郁閉的老桔園改造和桔園搬遷中進行了多次大樹移植的嘗試性試驗, 移植的樹成活率達96.3%, 移栽后第3 年進入豐產期, 主要進行了開環(huán)狀溝、蔸部斷根、樹枝回縮、方位標記、須根展平、細土回填、葉面保護等一系列操作步驟, 具體步驟如下:
1 移栽前處理
去弱留強、去粗留細的大枝回縮法, 是培養(yǎng)新樹冠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移栽前一年的5 月上旬至7 月上旬, 選擇晴天, 先把要移栽大樹樹冠下的大枝鋸去, 便于開挖溝, 其余的大枝去大留小。再在各個保留斷面上涂73%甲基托布津100 倍液防治病菌感染。距地面1m 高處的主枝處用指南針測定, 做好東、南、西、北方位標記, 防止陰、陽面調轉。
如樹齡15 年的樹距蔸外側35~50cm 處, 樹齡20 年以上的樹距蔸外50~65 cm 處, 開挖環(huán)狀溝溝寬30~40cm, 便于形成生根環(huán)境和利于挖掘工作開展。溝挖掘60cm 深遇大根則將其切斷, 并涂上25%高錳酸鉀溶液, 既殺菌又能促進受傷組織的愈合, 快速形成根芽基長出新根。挖出的土分上層25~30cm 和下層25~30cm 分開堆放。再搭支架防大樹倒伏。環(huán)狀溝晾1~2 天, 利于根部斷面?zhèn)谟霞吧钔翆游⑸锼劳?。再用塑料膜圍好環(huán)狀溝外沿側壁, 保證須根不外竄而密集。先用上半層土回填, 后用下半層細土、鈣鎂磷肥和生物肥按30:1:0.5 拌勻填平環(huán)狀溝, 上下層土顛倒可促進生根又能減少土壤病菌侵入。澆透水1 次, 遇天旱時環(huán)狀溝上要蓋上雜草, 以保證濕潤。移栽前處理的第2 天, 葉面噴施3%尿素溶液和2%磷酸二氫鉀加0.25%硼酸及0.05%鉬酸銨營養(yǎng)液1 次,促進隱芽萌發(fā), 遇雨天應補噴1 次。然后轉入桔園幼樹管理方式。
2 移植方式
在第2 年的2 月份或3 月份春芽萌動前選擇無風的晴天。拆除支架從環(huán)狀溝外沿啟挖,斬斷距地面50cm 以下底部各條直立根, 形成一個土球,推倒大樹出坑。如粘質壤土則無須解除塑料膜,用繩子捆扎好直接搬運; 若遇沙質壤土須根和細根裸露應防止須根脫水, 離土時間不得超出2 小時, 隨挖隨栽是成活的關鍵。遇搬運路途較遠、風大、陽光太強,則蔸和須根應用苔蘚保濕,注意不要損傷或損壞細根和須根。
挖定植坑時不宜太大過深, 只要能把所有根或土球全部在坑中展平即可??颖谌鍪┾}鎂磷肥以促進生根。移栽大樹放入坑中,要根據移栽前標記調正好東、南、西、北方位, 以提高成活率?;靥畹募毻梁外}鎂磷肥按30:1 拌勻?;靥顣r, 遇細根和須根按層次展平填土。如用腳踏實土, 易把須根踩斷造成移栽的大樹得不到水份。根據南豐蜜桔特有的生物習性, 淺植能增加根部呼吸。澆定根水時用小竹棍杵搖坑邊泥土成漿狀, 讓土與根及坑壁緊密吻合, 如坑內泥土下陷再添些細土,定根水干后撒些干土使表面土不板結。為糾正大樹斜度, 要搭好支架, 且能抗擊風吹晃。樹下覆蓋干雜草2~5cm 厚保墑。再次把移植大樹的樹冠回縮, 防止葉面水份蒸發(fā), 又利于樹冠腋芽萌發(fā)。在保證葉面肥厚的同時, 還要補充葉面營養(yǎng), 噴施3% 尿素加2%磷酸二氫鉀加0.25%硼酸及0.05%鉬酸銨溶液1 次, 可促根系發(fā)達。
3 栽后管理
如果在定植后第4~5 天內都是晴天, 陽光很強、風很大, 上午露水干后及傍晚前各噴清水1次。為保證葉片和嫩芽茁壯, 在第6 天傍晚用3%尿素和2%磷酸二氫鉀及50%多菌靈500 倍液混合噴施, 以補充葉面營養(yǎng),以后10~15 天噴1 次。如遇天旱, 還要給葉面噴清水, 每天3 次, 噴施時間分別為上午露水干后、中午11∶30 左右、傍晚前。為防止陽光太強灼傷葉片, 應在樹冠上罩上遮陽網, 20~30 天后老葉片不脫落就可撤除遮陽網。在新芽萌出后9~10 天或嫩梢長至2cm 長時,根部施第1 次肥。主要以少量硫酸鉀型復合肥為主, 用量為每50kg 水中放200~250g 復合肥,15~20 天施1 次, 連續(xù)澆施3~5 次; 施肥要以稀肥勤施為主, 切勿過濃, 然后轉入桔園正常管理。為減少樹體營養(yǎng)消耗, 抹去過多的花、蕾,留4~5 片葉抹梢, 保證營養(yǎng)供給, 則萌芽率高,經多次抹梢可形成樹冠。新樹冠雛成時, 要注意保護新芽和嫩葉, 防治潛葉蛾和鳳蝶、紅蜘蛛侵食; 同時還要補充硼、鉬、鎂、鋅、鈣等微量元素, 可保證翌年枝葉繁茂和提高果實產量。
現代園藝200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