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沙
杭州龍井村的一位農(nóng)民,家有五畝茶園,一個茶室,一塊地,每年的收入二十多萬。他在自己豪華的別墅里苦著臉對我說:“唉,你說這日子該怎么過下去?”一個年收入二十多萬的農(nóng)民,不知道自己的日子該如何繼續(xù)。你也許會說他矯情,但是他的生活的確發(fā)生了問題。他有一個讀大學(xué)的女兒,有天突然萌發(fā)了去澳大利亞的念頭。他幾經(jīng)挽留,女兒執(zhí)意要走。移民澳大利亞需要很多錢,他很愛女兒,于是把百萬元的存折給了女兒,自己只剩下不動產(chǎn)。這些不動產(chǎn)沒有給他帶來快樂,他覺得沒有了女兒,別墅、茶室、茶園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不知道自己該有多少錢才會快樂,只是每次女兒打回電話時,他都會問:“你還需不需要錢?爸爸再給你匯一些過去?!?/p>
他拼命賺錢,甚至為了五元錢和一位熟客鬧翻,他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變得這么計較。他說感覺自己很窮:他的女兒需要錢,他的晚年也需要錢,而錢總是不夠。以前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月有千把元收入就喜笑顏開的日子再也找不到了。
有人說中國“先富起來的人”大都陷入了一種高層次貧困狀態(tài),不論你賺了多少錢、處于何種社會地位,你都覺得自己仍是一個窮人,生活在貧困線上。
消除貧窮是容易的,但要消除心頭的貧窮感卻難。曾有位旅美的雙料博士突然自殺,當年艱難困苦的求學(xué)經(jīng)歷并未將他擊垮,但在取得學(xué)位、前途光明之時,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正背負著巨大的家庭和經(jīng)濟壓力,他意識到自己似乎只是一個工作機器,不可能成為富人,永遠只能是個窮人。這樣的結(jié)局他難以接受,于是選擇了自殺。
這世界上到底誰是富人?是什么剝奪了我們的富裕感?我們該如何找回富裕感?
有這樣一個故事:國王要用一塊土地來賞賜一個地主,只要地主奔跑出的圈有多大,這塊土地就有多大。于是地主拼命地跑,他想擁有一塊巨大無比的地,他跑啊跑,終于累死在了路上。
(摘自《現(xiàn)代青年·細節(ji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