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和/譯
邁克爾天生有缺陷,其缺陷并不明顯。出生之日,連最細心的護士也沒發(fā)現(xiàn)他身體的畸形。乍一看,他似乎堪稱正常。然而,有些地方卻被忽略了。直至進入七年級,上手工藝課時,他的這個缺陷才顯現(xiàn)了出來。
他對木工與金屬加工這兩種活計,簡直無可奈何。在木工課上,26個男孩照著相同的草圖做出來的家具,有25個男孩的幾乎是一模一樣,只有邁克爾的總是不合乎規(guī)格;在金屬加工課上,他的表現(xiàn)也是一樣的糟糕。有人說,對于木工等活兒,也是需要一定的天賦的,邁克爾起先亦作如是想。
漸漸的,邁克爾的心中深深地認為,那并非因為他缺乏此方面的天賦,問題出在他與生俱來的殘疾上。許多次,他在夜里大汗淋淋地醒來,心中悲哀地抱怨:“我是個殘疾人!上帝怎么這樣對待我啊!”這實在令他難以面對,雖然如此,多年后他還是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29歲時。邁克爾與莉薩結(jié)婚。不久后莉薩生了一個男孩,活潑健康,一點缺陷也沒有,那真是邁克爾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作為一個男孩的父親,邁克爾有著重大的職責(zé),教會兒子所有的手工活;買給他一些工具,錘、鋸、螺絲釘?shù)鹊?,然后給他示范,如何做一條小板凳,如何給門裝上把手……這本是為人父親的快樂之事,但對于邁克爾來說卻是別樣滋味。
他明白,終有一天,兒子會問,為何從不像別的父親那樣教他手藝活。兒子16歲時,可怕的一天終于來臨?!皟鹤?,事情是這樣的……”邁克爾戰(zhàn)栗著回答兒子說,“你是不是常??吹侥切┠窘场⑺芄?、建筑工、電工,他們總是把一支鉛筆夾在耳朵后面?”
“是的,爸爸。”男孩輕輕地說,似乎等待著父親告訴他什么可怕的事實。
“但我卻不能像他們那樣!”邁克爾悲傷地抱怨說,“我的耳朵向外遠遠伸出,不貼近腦袋,所以夾不住鉛筆!我是個殘疾人!我是個殘疾人!”
有些事你看得很嚴重,將它當做是你成功的障礙,以及失敗的借口。但是認真想想,你所抱怨的問題,根本不是個問題。出問題的是你的“心”。而不是“耳朵”。
(向守斌摘自《諷刺與幽默》2007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