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金日成任內(nèi)閣首相。雖然建國后國務繁忙,日理萬機,但是,金日成仍無時不懷念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員,他就是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在吉林打游擊時,以生命的代價救助過金日成的中國烈士,他的名字叫張蔚華。
張蔚華為保護金日成而壯烈犧牲
張蔚華為吉林省撫松人,又名張亞青。1913年出生在撫松一戶以經(jīng)商為業(yè)的豪富家族。1930年在金日成介紹下加入“共青同盟”組織,后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張蔚華是金日成少年時期在撫松縣讀書時的同窗好友。1920年,當年僅7歲的金日成隨全家從朝鮮逃往中國東北后,張蔚華已是撫松優(yōu)級小學的優(yōu)等生。1926年早春,鴨綠江上堅冰未融,金日成再一次來到了中國吉林。也就在此后不久,金日成結(jié)識了張蔚華。那時金日成14歲,張蔚華只有13歲。自此之后,金日成在中國東北生活了20多年。他與張蔚華成了至友。
1937年夏天,金日成已經(jīng)成了朝鮮人民軍隊的司令,率領軍隊從南滿來到北滿。當來到撫松城外的時候,金日成派人到城里找到了張蔚華。當張蔚華聽說金日成的隊伍缺少給養(yǎng)時,當即表示設法解決。他們在大營溫泉分手后,不出10天,張蔚華就秘密籌措一筆資金和軍需物資,分派幾張爬犁進山,給金日成的軍隊送來了棉花、布匹、糧食、煤油、豆油和豬肉等。金日成利用張蔚華提供的3000元東北鈔票,為他部隊的所有戰(zhàn)士更換了一套可以過冬的棉裝。
1937年的秋天到了,金日成已兩個月沒有見到張蔚華了,這期間他曾派出交通員下山,準備和在撫松縣開照相館的張蔚華聯(lián)系,以解決部隊槍支彈藥問題。但張家照相館卻房門緊閉,張蔚華下落不明。幾天后,交通員將一個讓人痛心的不幸消息帶了回來——張蔚華因秘密會見金日成而遭到日本憲兵隊的逮捕。他在獄中受盡酷刑,但堅決不肯說出金日成和朝鮮軍隊司令部隱藏何處。因體質(zhì)較弱,重刑過后已無繼續(xù)熬刑的氣力,因此其父張萬程出一筆重金將張蔚華以“保外就醫(yī)”名義救出??墒侨諅蔚挠靡馐置黠@,他們企圖利用張萬程保張蔚華出獄之機,暗中派便衣監(jiān)視,以便尋察張蔚華與金日成聯(lián)系的蛛絲馬跡,然后再找到金日成朝鮮革命軍的山中密宮,以便聚而殲之。
金日成在深山密營里心焦若焚。他每日懸望撫松城里的張蔚華。可是深秋10月,一個讓金日成肝膽俱碎的不幸噩耗,終于從敵人封鎖的撫松傳進深山密營:張蔚華服毒自殺了!
金日成聞聽至友噩耗,頓時潸然淚下。數(shù)日后,張蔚華家人將張蔚華死前寫給金日成的遺書送進深山。金日成看到張蔚華服毒前的遺書,只有一行字:“成柱(金日成乳名):敵人正派特務秘密偵察朝鮮革命軍司令部所在地。請速遷司令部要緊!張蔚華絕筆?!焙髞斫鹑粘刹胖溃瑥埼等A是為他而死的,因為張擔心熬不過日本人的酷刑,有一天他會供出金日成的下落。于是決然服毒自殺。金日成得到張蔚華犧牲的消息后萬分悲痛。從那時起,他就下決心有一天在烈士犧牲的地方,為他立一塊碑。
尋找張蔚華后人
1959年秋天,一個尋找張蔚華遺屬的機會終于來了。朝鮮將派出以勞動黨中央委員樸永存為團長的抗日武裝斗爭戰(zhàn)跡考察團,前往中國東北進行戰(zhàn)跡尋訪。行前,金日成在萬景臺接見這個考察團的主要成員,特別叮囑團長樸永存說:“你還記得抗戰(zhàn)時我們在撫松馬鞍山密營,在我們受凍挨餓、飽嘗疾病折磨的時候,給我們送布送錢的那個照相館主人張蔚華嗎?他犧牲已經(jīng)20年了,可我至今還沒有好好問候他的父母妻子,你到了撫松,一定要替我去看望張蔚華的遺屬并轉(zhuǎn)達我的問候!”
當年曾與金日成一起戰(zhàn)斗在吉林山區(qū)的樸永存,發(fā)現(xiàn)金日成在提到當年為保護他而犧牲的張蔚華時,眼睛里汪起了淚水。他當即表示說:“請首相放心,我一定轉(zhuǎn)達到。”金日成又說:“張蔚華是中國人,但他無異于朝鮮人,無異于朝鮮革命家。他的業(yè)績不僅應寫在中國共產(chǎn)黨運動史冊上,而且在我國的抗日革命史上,他也應占有光輝的一頁!如果張蔚華的遺屬已經(jīng)不在撫松,搬到別處去了,你就請公安機關幫助,一定要弄清楚他們的去處。”樸永存當即表示:“我明白,即使找遍全中國,也一定要把他們找到!”
樸永存率領的朝鮮考察團一抵達中國東北,就開始了繁忙而緊張的考察和走訪,足跡遍及黑龍江和吉林兩省。樸永存到達吉林撫松之前,已通過中國對外接待部門,開始對張蔚華遺屬的下落進行查訪。中國方面得知張蔚華是金首相刻意尋找的革命烈士,對此十分重視。此前當?shù)仉m然對張蔚華在戰(zhàn)爭年代對革命的貢獻尚不十分了解,可是因有朝鮮考察團的介紹,當?shù)卣芸炀蛯ふ业搅藦埵线z屬的下落。原來,張蔚華烈士死后,他的老父張萬程已在1954年病故。現(xiàn)在,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長子張金泉和次女張金祿)均生活在撫松縣城,一家人過著簡樸的生活。
當以樸永存為首的考察團來到張家轉(zhuǎn)達金日成的問候時,張蔚華的妻子忍不住痛哭失聲。她對樸永存等人說:“已經(jīng)過去二十多年了,可是金日成將軍還在念念不忘我的丈夫。我不知該怎么感謝他才好?!睆埼等A妻子取出了一張保存多年的照片,那是她故去的丈夫張蔚華生前和金日成胞弟金哲柱在撫松拍攝的照片。這是張家惟一一幅張蔚華和金家人留下的遺照。為了感謝金日成對張蔚華的懷念,張蔚華妻子決定將這幅珍藏多年的照片作為一種回敬之禮,委托朝鮮考察團轉(zhuǎn)送金日成首相。
樸永存在拜會張蔚華妻子的當天,從吉林省給遠在朝鮮平壤的金日成首相拍發(fā)了專電,電稱:“敬愛的首相同志:今天在撫松見到了張蔚華遺屬,首相同志的問候已經(jīng)轉(zhuǎn)達。夫人不住地流淚表示感謝,還送了考察團一張照片。我們正在搜集有關首相同志和張蔚華共同斗爭的資料,具體情況準備回國向您匯報。”
一個月后,金日成終于見到張夫人托樸永存帶回的那張照片。見了照片上張蔚華和胞弟哲柱的合影,心里頓時涌起難言的悲楚。張蔚華的音容笑貌,時隔幾十年后仍然深深銘刻在金日成的記憶深處。
金日成指示將張蔚華的照片陳列在平壤新建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博物館里,并親筆批示。金日成的批示下達后,朝鮮勞動黨中央宣傳部開始廣泛宣傳張蔚華烈士,使他的名字與羅盛教、黃繼光一樣成為全朝鮮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不久,金日成又收到一封從中國吉林撫松輾轉(zhuǎn)寄來的信。那是張蔚華的長子張金泉寫來的,在這封約有七張信箋的長信中,他向金日成敘述父親死后一家人的變化和坷坎生活,同時也向金日成對其父的懷念表示深深的謝意。從那時開始,金日成心目中與張家的感情紐帶系得更緊更牢。
55年后實現(xiàn)立碑夙愿
又過了二十多年。1984年5月,金日成乘坐專列由朝鮮新義州直駛中國的圖門,而后越過吉林和黑龍江兩省地域駛往蘇聯(lián)。金日成在經(jīng)過吉林地界時,忽然淚眼瑩瑩地對隨行的中國外交部負責人動情地表示:他希望見到張蔚華的后代。
陪同金日成過境的中國外交部禮賓司人員,很快將金日成主席送給張蔚華遺屬的禮物,經(jīng)吉林省有關部門轉(zhuǎn)到了張蔚華家屬手中。這時,張蔚華的妻子已經(jīng)故去,張蔚華的長子張金泉再次給金日成主席去函致謝。金日成在訪歐歸國后收到了張金泉的來信,心里不由滋生了見到張蔚華子女的強烈愿望。經(jīng)金日成提議,朝鮮外交部很快向中方轉(zhuǎn)達了對張金泉、張金祿兄妹的正式邀請。同時,金日成也為此事致函當時的黨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請他給予協(xié)助。當1985年早春到來的時候,金日成的夙愿終于實現(xiàn)了。他在平壤錦繡山議事堂,見到了張蔚華的兒子張金泉和女兒張金祿。同他們前來的還有張金泉的長子張琪。
“歡迎你們!”金日成見到張蔚華的后代時,居然破例地使用了一句中國話。作為一位國家元首,在外交場合是絕然不能說中國話的,可是金日成卻完全無視這種慣例,以中國話和張蔚華的后人交談。金日成又破例在歡迎張氏兄妹的宴會上喝了許多酒,他當場給張金泉和張金祿兄妹講了許多他和張蔚華的往事。
張金泉、張金祿兄妹在朝鮮進行的幾天訪問中,驚訝地感到國內(nèi)幾乎鮮為人知的父親張蔚華,在朝鮮居然是人人皆知的國際共產(chǎn)主義英雄。半個月以后,當張氏兄妹乘專列即將返回祖國東北的時候,他們?nèi)f沒有想到作為一國元首的金日成,居然會在國務繁忙之中,親自在朝鮮邊境城市新義州專程等候著為他們送行。這是任何國賓也享受不到的殊榮。僅從金日成此舉就可以看出他對張蔚華的懷念。
1992年春天,當4月15日金日成80歲壽辰佳期到來的時候,張金泉、張金祿兩家人再次來到平壤。在這次相聚中,張金祿將親手織的紫色毛衣送給金日成,她說如果送別的東西,金日成定會送進國家博物館珍藏,只有這件她親手織的毛衣,可以隨時穿在她所敬重的金伯伯身上。金日成當即穿在身上,并且拍照留念。
在會見將要結(jié)束的時候,張金泉忽然向金日成提出,當年10月27日(中國農(nóng)歷十月初二),也就是父親張蔚華烈士殉難55周年的時候,他們兄妹準備為張蔚華在吉林撫松的墳墓樹立一塊石碑,屆時請金日成能為張蔚華的墓碑題寫碑文,以資紀念。金日成當即表示說:“不用我在你們立的墓碑上題詞,我要用我的名義給你父親立一塊紀念碑,怎么樣?”
對于金日成這一許諾,張金泉和張金祿等人都感到突然,而且也不敢接受。他們都把金日成主席當成了親人,所以才坦然提出此議;可沒有想到金日成會主動承擔為其父立碑的重責。張金泉馬上表示:“這怎么行?給伯伯添麻煩可不行。只要您給我們題個字,我們帶回去刻在碑上就好!”但金日成卻決心已定,他說:“既然有紅裝就不要怕素裝嘛!我在這里準備一個紀念碑,刻上我寫的題詞,派我們的人給你們送去。你們就做好立碑的準備吧。什么時候送好呢?”
1992年10月27日,吉林撫松秋高氣爽。城外南甸子張蔚華烈士的墓地前一派莊嚴肅穆?;ㄈ图质「鞑块T送來的挽聯(lián)、花環(huán)排滿在張蔚華烈士的墓前。在此之前,受金日成主席的委派,朝鮮勞動黨中央黨史研究所的同志們,專程由平壤乘專車來到中國邊境城市臨江。吉林省和撫松市委等有關方面負責人親臨臨江,迎接金日成主席親自為張蔚華烈士刻制的紀念碑。上面縷刻著金日成主席的親筆題詞:
“張蔚華烈士的革命業(yè)績是朝中兩國人民友誼的光輝典范。烈士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業(yè)績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金日成
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金日成在他的回憶錄中追憶說:“把紀念碑送走以后,我的心情輕松一些了。但是,即便樹立起了千萬個那樣的紀念碑,難道能報答完張蔚華為我捐軀的恩情嗎?活著的人和亡友之間的友情還能繼續(xù)保持下去嗎?每當有人這樣問我的時候,我就回答說能保持下去?,F(xiàn)在也這樣回答。我對張蔚華一家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的情誼,在撫松舉行的樹碑儀式,都有力地證明了這一回答是正確的。活著的人不可忘記犧牲的人。只有生者不忘死者,他們的友情才是鞏固的、真摯的和永恒的?!?/p>
( 責編 韻 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