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黃永玉緣于幾件事:一是“猴票”,1980年古老的生肖題材被首次搬上郵票,郵電部發(fā)行了第一枚《庚申年》特種郵票,這枚郵票的圖案是一只昂頭凝視前方的金絲猴。設計者既注意了題材的民族性和傳統(tǒng)特色,又特別著意于出新和體現(xiàn)時代特點,這枚郵票的作者就是“猴票宗師”黃永玉。二是20世紀80—90年代,新華社主辦的《瞭望》周刊上每期都有黃永玉的一幅國畫發(fā)表。三是到湘西張家界旅游時,當?shù)貙в魏徒庹f詞都說,這美麗的仙境是黃永玉發(fā)現(xiàn)的。此時,黃永玉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打開《中國名畫博物館》一書,有黃永玉的介紹。黃永玉,土家族,湖南鳳凰人,生于1924年,現(xiàn)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65380;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黃永玉自幼喜愛繪畫,少年時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聲畫壇,被譽為“中國三神童之一”。解放前他曾任木刻協(xié)會常務理事,在香港從事木刻創(chuàng)作,造詣頗深,卓有成就,并出任香港《新晚報》畫頁編輯。新中國成立后,他于1952年偕同夫人張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術學院工作,1956年出版過《黃永玉木刻集》,代表作《春潮》#65380;《阿詩瑪》曾轟動中國畫壇,其中國畫荷花在形態(tài)#65380;風韻#65380;色彩上獨具一格。
2007年仲春的一個下午,北京氣候溫和,楊柳吐青,萬象更新。我與漓江出版社社長李元君#65380;《當代中國畫》主編陳履生,沿著京通高速公路,前往京郊通州徐辛莊,來到著名畫家黃永玉居住在京郊的四合院——萬荷堂,舉行《當代中國畫》創(chuàng)刊號首發(fā)式新聞發(fā)布會。
我們沿著京通高速公路向北行駛,轉(zhuǎn)入徐辛莊路走了大約5公里路,路左邊有一個江南園林式的亭子,亭旁矗立著一塊米黃色的石頭,石頭上鐫刻著靛青色的“荷亭”二字,為黃永玉于丙戌年春題寫——這是徐辛莊路轉(zhuǎn)入萬荷堂四合院的地理標志。沿著馬路左轉(zhuǎn),繞過亭子,便是一條10多米寬的專門修往萬荷堂的馬路,路邊種植了松柏,周圍是一片寬闊的草坪。往前再走50多米,便是一座傳統(tǒng)的青灰色大四合院,這便是萬荷堂了。這座四合院大約占地5畝,圍墻有3米多高,種滿了爬墻虎等植物。它按照典型的四合院構架建造,正門在圍墻的中間,入內(nèi)后便是一個巨大的屏風,上面刻有黃永玉先生的書法。為了方便現(xiàn)代生活的方式,在圍墻的右側修了一個供汽車直接進入的側門,但平時公務活動和生活起居一般都是使用這個正對馬路的大門。
新聞發(fā)布會于下午3點鐘開始,我們到達萬荷堂時是下午2點30分,于是我們在圍墻外面散步并稍事休息。待陳履生先生與黃永玉的管家聯(lián)系好之后,大鐵門打開,一下子有10多條大大小小的歐洲牧羊犬#65380;波斯犬#65380;瑞士犬#65380;中國土犬沖出來,圍著我們搖尾抬頭,無比親熱,同行的記者拿起相機拍下了不少照片。
我們沿著院內(nèi)的路向萬荷堂大殿走去,大殿門前的院子有一個小花園,院內(nèi)種植了很多梅花#65380;桃花#65380;杏花#65380;松柏和草坪,樹叢中還有10多座黃永玉雕塑的作品,創(chuàng)意惟妙惟肖#65380;形意俊逸#65380;十分可愛。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他的自畫像雕塑——赤裸著上身,一手拿著煙斗,一手拉著遮羞布,一對招風大耳,嘴巴笑得一直咧到耳根,讓人看了十分開心。
進入萬荷堂大殿,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大殿正面用6根直徑50多厘米#65380;高3米的巨形原木做成的屏風,上面是中國著名書畫家黃苗子用小篆書寫的《詩經(jīng)》中的一段話:“誕之隘巷,牛羊腓之。誕之平林,會伐平林。誕之寒冰,鳥覆翼之。”意思是說,周人的祖先后稷出生之后得到來自各方面的幫助。苗子老人寫這段話,意思是萬荷堂的建造過程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如同后稷一樣。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黃老非凡的人格魅力。屏風正面是一座年代已久的出土文物“觀音坐蓮”,還有一些珍稀野獸的出土頭骨化石。
大殿是黃永玉的畫室和會客室。大殿西側的墻壁有一面巨大的鋼板,將宣紙掛在板上,用磁力紙鎮(zhèn)將宣紙四角壓住即可作畫,板上墨跡斑斑,這是黃永玉創(chuàng)作的見證。黃永玉一生勤奮,作品極多,業(yè)內(nèi)少見。他畫畫是在一種沒有負擔的狀況下進行的,沒有主義#65380;沒有派別#65380;沒有是非#65380;沒有紛爭,純粹是自己對于藝術的一種精神追求。
大殿的左側墻壁及前面空地是黃永玉的畫室,這是他平日創(chuàng)作的地方,有一幅長3米#65380;高1.5米,剛剛完成的巨型書法正貼在墻壁上。書法云:“一個活了八十四歲的人,身體過得去,頭腦又還清楚,如果再不承認是個老奸巨滑的家伙,那未免就太謙虛了?!边@是一幅自成一體的狂草書法,筆鋒凝重而灑脫,反映了黃永玉的個性和藝術風格。
大殿的右側是黃永玉自行設計的墻爐,墻壁上擺著一排出土的文物,還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出土的人物雕塑和器皿。大殿右側中央是一臺“星海”立式三角鋼琴,反映了主人對西洋音樂的喜愛,鋼琴上面擺放著一套剛出版的#65380;裝幀精美的《黃永玉書畫集》。
陳履生對萬荷堂十分熟悉,趁新聞發(fā)布會還未開始,帶我從萬荷堂的大殿后門走出來,穿過一個種滿桃樹的庭院,前往黃永玉的起居屋——老子居。陳履生是黃永玉的兼職學術秘書,多年來一直幫助黃永玉整理資料,2006年他出版了《黃永玉八十》一書,并在各地籌備黃永玉畫展和記者招待會。他向我介紹說,這是黃先生日常起居會客的地方,之所以取名“老子居”,還有一個故事:黃永玉年輕的時候曾在福建泉州呆過一段時間,住的地方有一座寺廟,里面的玉蘭花正好盛開,就忍不住進去上樹采摘。一個老和尚讓他下來,黃永玉開始并不知道這個老和尚就是弘一法師,跟法師講話的時候滿口“老子”。后來他為自己的起居室取名時,呂正操將軍就把這段往事招了出來,說干脆叫做“老子居”。
通往老子居的過道里,有幾只歐洲綠色鸚鵡鳴叫著表示歡迎。在老子居的會客廳里,84歲的黃永玉坐在搖椅上,他身穿深藍色的厚絨運動衣,外加一件咖啡色馬夾,穿著藍色牛仔褲和黑色厚底牛皮鞋,說話像銅鐘一樣洪亮。他笑容滿面地向我們說道:“歡迎,歡迎?!痹诶献泳永?,黃永玉先生與我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1989年,已經(jīng)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的黃永玉移居香港,但時間久了又產(chǎn)生遷回北京的想法。畢竟相對于香港來說,北京的歷史文化積淀要深厚得多。黃永玉在北京住了幾十年,對這里的人文環(huán)境#65380;文化氛圍有極大的認同感,而且他的許多老朋友都在北京,回到北京無論在情感上還是在創(chuàng)作靈感上都比在香港要好。所以黃永玉便在北京郊區(qū)找了一塊地,建了一座傳統(tǒng)的四合院。
1997年春節(jié)剛過,黃永玉就開始張羅籌建萬荷堂??戳藥讉€地點后,他決定在通州徐辛莊的一片果園里營建他的畫室。建筑的樣式和布局由他親自設計,建筑外觀設計圖就畫在一張一尺大小的宣紙上。萬荷堂的中心是大殿,有東西二院,東院是一個仿古的#65380;江南園林式的建筑群,院中間有一方2畝多的荷塘,亭臺樓閣環(huán)繞其外。荷塘里有來自頤和園#65380;大明湖等地的荷花,春日“魚戲新荷動”,夏日“芙蓉散其華”,秋日“園中觀采蓮”,冬日“樓閣望雪飛”。這無疑是黃永玉的理想之居,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歡迎到萬荷堂作客!”黃永玉如是說。這時,一只狗和一只貓跑出來,黃永玉說:“這是一只瑞士狗,別看個頭這么大,其實出生只有2個月;那只白貓也很可愛,喜歡爬到客人身上親熱?!?/p>
在萬荷塘,我看到了十幾條各種品種#65380;體型不一的狗,分別被養(yǎng)在不同的園子里,各司其職。有一只斷尾的黑貓,主人介紹說,那是一只被人砍了尾巴后遺棄的流浪貓,收養(yǎng)到如今已經(jīng)有幾年了。在院子里沒有看到猴,也沒有看到那只被人們傳得神乎其神的猴子——畫在中國集郵史上#65380;升值最高的猴年郵票。關于那只猴子,黃永玉說:“當年我養(yǎng)了一只很可愛的猴,不久就死了,正好郵政局請我設計‘庚申年特種郵票’,我就設計了那枚猴票,讓全世界都來紀念它。”
當時,黃永玉先生還送給我《黃永玉八十》一書并簽上名字,我珍藏在書柜里。
下午3點,我們陪黃永玉從老子居走入萬荷堂大殿,開始《當代中國畫》首發(fā)式的新聞發(fā)布會。黃永玉首先介紹了自己對中國畫發(fā)展歷史的看法,談到了他個人的藝術經(jīng)歷和當代中國畫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和事件。他說起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65380;著名的中國畫大師林鳳眠先生。林鳳眠是廣東梅縣人,1900年出生,祖父是雕刻石匠,父親是畫師。他1919年到法國勤工儉學,在歐洲期間深受馬蒂斯#65380;畢加索#65380;莫得里阿尼等西方畫家的影響。1925年回國后任北平藝專校長,1928年在杭州創(chuàng)立國立藝專并任校長。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深受迫害,1977年出國探親后歸居香港。黃永玉說,林鳳眠的繪畫是以西方印象主義的用光及表現(xiàn)主義#65380;立體主義的結構,與中國的古典藝術相結合創(chuàng)新而成。他的藝術追求不僅在繪畫形式上,而且在精神上力求使作品更具深度和藝術感染力。他有兩位忠誠的弟子,那便是我國著名的畫家李可染和李苦禪。林鳳眠先生重病在香港醫(yī)院治療時,兩位弟子輪流到醫(yī)院去守護。
黃永玉特別說到一件令他終身難忘的事情?!拔幕蟾锩逼陂g,他應朋友的邀請參加《牛鬼蛇神畫展》,他的畫作《貓頭鷹》入選畫展。在舉辦此次畫展時,主辦人不知為何把這幅《貓頭鷹》放在第一個位置,一下子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所謂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派”稱黃永玉畫的“貓頭鷹”睜一只眼睛閉一只眼睛,是仇視社會主義,他們給黃永玉戴上“黑畫家”的帽子,黃永玉因此被趕進牛棚,到“五七”干校接受改造。
他說,當時有朋友約他畫一幅水墨畫,他就畫了一只貓頭鷹,后來為保護那位朋友,他主動承擔了責任,因而被批判,直至有一天,上面突然又通知他,中央同意不追究他的責任,黃永玉才免遭劫難。據(jù)中央辦公廳的同志后來告訴他,是毛主席親自過問了貓頭鷹的事情。那是有一天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學習英語,學到貓頭鷹時叫人拿來了一幅貓頭鷹的畫,果真是一只眼開#65380;一只眼閉的,毛主席說,貓頭鷹就是這個樣子的,沒有什么問題。毛主席的一句話救了黃永玉的政治生命。
在那場把鬼變成人#65380;把人變成鬼的“文革”浩劫中,黃永玉也歷經(jīng)了許多劫難。中央美院的紅衛(wèi)兵給他戴高帽,批斗他#65380;鞭打他,他在心里默數(shù)著——一共被打了242鞭。很多人在那場運動中變節(jié)求榮,有的人自戕抗爭,還有一些人無聲無息地消失了,然而他硬扛了過來,像一個不死的精靈。
黃永玉說,他出生于鳳凰縣沱江鎮(zhèn),由于家里兄弟眾多,13歲時便外出當學徒謀生,浪跡福建#65380;安徽等地,受盡人間辛酸。但他自幼性格倔強,在顛沛流離的生涯中艱苦讀書#65380;習文作畫,后在香港為報紙搞版畫插圖,從此闖入了美術宮殿的大門。他初中沒畢業(yè)就主動退學,開始了一生中最為漫長的流浪。當時在我國抗戰(zhàn)大后方,所有美術青年都是攬著木刻板#65380;刻刀,帶著幾本書,一點錢和幾件換洗的衣服,蕩跡于學校#65380;報社#65380;出版社。漂泊的生活使黃永玉結識了許多朋友,也不斷得到朋友的幫助。1947年,他在香港舉辦了首次畫展,從此一舉成名。
黃永玉勤奮好學,不倦追求藝術的真諦。他原是主攻版畫,后又主攻國畫。他喜歡畫梅與荷,有一段時期天天帶著望遠鏡去圓明園畫人民公社的荷花,日積月累,竟畫有8000多幅墨荷。他畫的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蜻蜓靜立葉上,生意盎然。
黃永玉作畫特奇,除去各種畫筆之外,還常用樹枝#65380;手指#65380;絲瓜瓤等當筆。他作畫神速,無論畫幅大小,往往是成竹在胸,一揮而就。他的畫題材廣泛,松竹梅菊#65380;花鳥草蟲#65380;飛禽走獸#65380;山水人物乃至神話和典故等,凡經(jīng)他手,皆寒暑生于筆端,風云變于腕底,景物神形兼?zhèn)?,成為奇異佳作,令人贊嘆不已。
1980年,郵電部第一次發(fā)行十二生肖特種郵票,突破了以往每年發(fā)行當年生肖郵票的慣例,歷時5年精心籌劃,邀請100名民俗專家進行論證,第一次開始集體發(fā)行個性十二生肖郵票。這是我國郵票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在世界郵票史上也是第一次。黃永玉創(chuàng)作的1980年猴票,創(chuàng)造了集郵史上20年升值4.5萬倍的“金猴”神話。在“庚申猴”發(fā)行后的20多年時間里,價值扶搖直上,當時8分錢的面值一路飆升,現(xiàn)在已經(jīng)漲到3600元左右,足足上漲了4.5萬倍;全張80枚猴票更是從當時的6.4元暴升至最高價10多萬元,而且往往是有價無貨,“一版”難求。“金猴情結”也成了中國集郵人一種特有的情感,不少集郵人把擁有猴票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以及一種榮耀,而黃永玉也被尊稱為“生肖郵票鼻祖”。
造型獨特的酒鬼酒,曾經(jīng)是中國最名貴的酒#65380;最清逸飄香的酒,酒鬼酒的酒瓶的設計就是由黃永玉完成的。當時廠長請黃永玉設計,黃永玉便叫人拿來一個麻袋#65380;一條鋼桿,捆綁起來就成了現(xiàn)在酒鬼酒的酒瓶。一只原始的瓷瓶,體現(xiàn)了一種性格#65380;一種生態(tài)#65380;一種精神,給國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神工鬼斧的聯(lián)合國自然遺產(chǎn)#65380;旅游勝地張家界是黃永玉發(fā)現(xiàn)的。那個峰巒爭雄#65380;氣象萬千的地方使人如癡如醉。我1997年第一次踏上那塊土地時,驚嘆于武陵源的神奇#65380;猛洞河的飛瀑和黃石寨的雄偉,而黃永玉再一次震撼我的心靈,那塊土地的美,是他用文字,用他的畫介紹給人們的。黃石寨#65380;金鞭溪#65380;索溪峪……三千六百峰和潺潺的流水,古往今來,來來往往的世人中,只有他慧眼識珠,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麗奇觀。
“別人說我的粗口話多,不對!我的著作#65380;作品和在今天的座談會上沒有一句粗口話,我只對不講真理#65380;不講道理的人才講粗口話。別人稱我是‘老頑童’,不對!我從來沒有用玩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我是嚴肅地對待人生的,無論在道義上,還是其他方面,我都很嚴肅,我這一輩子的的確確沒有認真玩過,只要有一點點時間,我就抓緊工作,手頭總有一個小本本,想起什么了,就記在小本本上?!?/p>
在談到環(huán)保問題時,黃永玉說,以前湘西鳳凰的山水森林和歷史建筑保護得很好,后來大力發(fā)展工業(yè)經(jīng)濟,加速GDP和各項指標提升,縣里建了一個化工廠,這家化工廠把廢料倒入喀斯特地貌的溶洞中,通過地下水流入河中,污染了環(huán)境和水質(zhì),群眾多年反映此事沒有得到解決。那時黃永玉剛好住在鳳凰玉氏山的家里,聽到此事后,就約了當?shù)氐膸讉€老先生,組織了一些人,拿著棍子乘汽車出發(fā),到化工廠找廠長論理算賬,準備要揍廠長一頓。黃永玉說,大不了我們幾個老頭被那個廠長告上法庭,也要把那個污染環(huán)境的廠長教訓一頓。汽車正準備開走,縣長突然趕到,大聲說:“黃老先生,問題已經(jīng)解決了,不用您老人家親自到工廠去,請放心吧?!惫徊痪眠@家工廠就被政府關閉了。他說,在中國有時就得用這些“特殊方法”#65380;一些“潛規(guī)則”來解決問題。
談到高等院校美術類學生的招生工作時,黃永玉說,前一段清華大學藝術學院陳丹青教授退出藝術院校的招生工作,他表示有同感。他說,現(xiàn)在藝術類尤其是美術類專業(yè)的招生,一個院校少則收幾百人,多則收上萬人,招收這么多的學生,怎么培養(yǎng)出好的藝術人才?這完全是為了創(chuàng)收,是受經(jīng)濟利益的驅(qū)動。過去招收美術類學生,一個專業(yè)一個班,每班只有五六個人,老師精心培養(yǎng),悉心指導,如195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的靳尚宜先生,他所在班僅招了5個人,后來只有兩人,即靳尚宜和另一個學生成為國內(nèi)著名的油畫家?,F(xiàn)在招上萬名的美術類學生,怕是很難培養(yǎng)出像靳尚宜這樣一流的優(yōu)秀學生。
關于讀書,黃永玉說讀書人有兩種:一種是做學問的讀書人,讀了以后要記讀書的心得和書的精華內(nèi)容#65380;重要觀點和史實。第二種人是藝術家讀書,是找讀書以后的感覺#65380;體驗和共鳴,為日后的藝術創(chuàng)作打下牢固的基礎。黃永玉酷愛讀書,他讀了不少名著,如《紅樓夢》#65380;《西廂記》等等。
關于快樂,黃永玉強調(diào)內(nèi)心世界的快樂,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中,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快樂,所以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日子里,他從不郁悶,沒有放棄創(chuàng)作思考#65380;沒有自暴自棄,這是黃永玉健康長壽和心態(tài)年輕的原因。
黃永玉平時十分喜歡看電視,尤其是中央電視臺的節(jié)目,他說中央臺播出的《鑒寶》欄目很好,內(nèi)容很多很充實,但是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太嚴肅#65380;太緊張了,這種節(jié)目可以輕松一些。
黃永玉十分喜歡大自然,他在家鄉(xiāng)湖南湘西鳳凰建有玉氏山房。他喜歡荷花,在萬荷堂東面有江南池塘和樓閣玉瓊,種植了2畝荷花。每年7月,紅花綠葉映出這位老人喜歡的“出于污泥而不染”的精神追求。他喜歡動物,家中養(yǎng)犬20多只,品種繁多,世界各地均有。他就是這樣,每天與大自然的動物和植物親密無間,體現(xiàn)了一種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
黃永玉喜歡跟藝術家和媒體朋友聊天,暢談他對藝術#65380;人生#65380;科學#65380;文學和歷史發(fā)展的看法,他沒有什么大藝術家的架子,為人親切,愛抽生煙#65380;雪茄,愛吃辣椒,但從不喝酒。
黃永玉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對文學#65380;歷史#65380;宗教#65380;哲學都有涉獵。讀完書,自己也寫文章,有雜文集《罐齋雜記》#65380;《力求嚴肅認真的思考》#65380;《芥末居雜記》,散文有《蜜淚》#65380;《老婆啊,你不要哭》#65380;《大胖子張老悶兒列傳》和《比我老的老頭》等,而以《這些憂郁的碎屑》#65380;《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65380;《太陽下的風景》等游記散文影響較大。他根據(jù)自己人生經(jīng)歷創(chuàng)作的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已經(jīng)完成了20多萬字。
萬荷堂大殿還充當著會客廳的角色,每當萬荷堂有大型的酒會等活動,這里就會聚集京城的許多名流。2006年3月14日,意大利政府向黃永玉頒發(fā)“意大利團結星二級騎士勛章”的授勛儀式就在這里進行。5個多月后,首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的閉幕式在東院荷塘舉行,開了萬荷堂舉辦大型外事活動的先例。
2006年12月18日,黃永玉先生在北京(聯(lián)合國大樓)為聯(lián)合國捐獻《世界和平》的巨幅畫作。聯(lián)合國駐華代表馬和勵先生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演,稱黃永玉先生致力于世界和平,用藝術呼喚和平,其境界和創(chuàng)作堪與畢加索媲美。黃永玉先生也作即席講話,隨后舉行了捐贈儀式。
佇立在萬荷堂的大院中,讓人身臨其境地處在一個和諧#65380;靜美#65380;意趣盎然的藝術境界。在此深思,能感受到黃永玉的畫作風格——以淋漓之墨色為基調(diào),以凝重灑脫之線條為骨骼,以奇特之構思為基礎,這是他一生的繪畫風格,也是他這一畫派的藝術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