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琨死后無奇士

    2007-04-29 00:00:00
    黃河 2007年2期

    誰人堪稱百煉剛

    這是2007年的元旦之夜。攜好友,駕長車,賞殘雪,我在龍城作無目的漫游。散落的燈光,如同正在逝去的繁星。車馬稀落,城市正在寂靜下來。這時候,一個遙遠的名字,竟然如電光石火,閃過我的腦際——劉琨。

    不錯,在浩如煙海的龍城名人中,我喜歡劉琨,甚至可以說酷愛劉琨。對于這樣一個遙遠的名字,今人的陌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前些年有一首十分流行的歌曲,好像是《月亮惹的禍》,歌詞中反反復復地唱著一句:“百煉剛成繞指柔?!比绻懵犨^這首歌,聽過這句歌詞,那么,你就已經知道了劉琨。因為這經典的一句歌詞,正是從劉琨的詩中演化而來。劉琨臨死前寫的《重贈盧諶詩》云:

    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劉琨的兩句詩,成了今人流行歌的經典名句。

    我酷愛劉琨,不僅因為這首詩的俊朗與清高,更因為他作為一個貴族文人的傳奇與悲劇。我總以為,劉琨是貴族文人的絕唱,是千古少有的奇士。

    誰人堪稱百煉剛?新年元旦的燈光之下,我漫游在龍城太原的寒風中,三分醉意,七分散淡。一場大雪,正在消融。想想1700年前的那個寒冬,劉琨也在太原,在龍城做他至為艱難的事情,在龍城奔向他一個貴族文人事業(yè)的巔峰!

    逆流而上顯豪強

    公元307年,西晉永嘉元年。劉琨受命為并州刺史,上任太原。如果不上任并州刺史,劉琨也許不會青史留名的,時事造英雄,英雄也把握了時機,演奏了人生的華章。

    穿越1700年的時空,山西這片土地,山川峻秀,河谷蔥蘢,茂密的森林和叢生的野草,漫無邊際,人類只能在荒山綠野中墾出少許的土地種植,些許的土地建宅,仿如綠色大地上星星般微弱的傷痕。天賜的美好環(huán)境,正適合馬背民族的茁壯成長。他們用馬刀,用弓箭,用鐵蹄,一次次沖擊泱泱大國連綿了千余年的倫理和綱常。當鮮血染紅了叢林,當尸骨壓住了青草,華夏民族的綱常倫理,也如風雨侵蝕中的大廈之木,枯了,朽了,腐了。大廈將傾,綱常敗壞,人心動蕩,世態(tài)炎涼,這就是1700年前的太原,就是劉琨要去的太原。

    當此之時,華夏正統(tǒng)的西晉王朝,已經風雨飄搖。雁門關外的“五胡”(五胡指的是匈奴、羯、氐、羌、鮮卑),其實就是當時的少數民族,已經涌進雁門關內,圈土地奪城池,樹旗號稱王霸,史稱“永嘉之亂”。永嘉之亂,又被一些史學家稱之為“五胡亂中華”。“五胡亂中華”,從永嘉元年,也就是公元307年正式上演。巧的是,這一年也正是劉琨出任太原的時候。更巧的是,五胡亂中華,起源就在山西。當時,匈奴一部的劉淵,已在離石建立了漢,自立為帝。各部匈奴和北方的少數民族,與晉室相爭天下??梢韵胂螅髸x版圖下的并州,早已被北方民族割據。劉琨拿著手中的委任狀,形同空文一紙。無兵,無錢,無地,這個刺史怎么上任?怎么行使職權?一切都是問題,是大問題呵!

    此時的太原,每一個人的生命已不屬于自己。生命尚且不屬于自己,還顧得了什么使命呢?

    面對著浩蕩的濁流,劉琨逆流而上了!逆流而上,方顯豪強本色!

    兩晉十六國,五胡亂中華,關于這段歷史,人們是眾說紛紜的,在我寫劉琨的這篇小文章中,我也不得不時時地提起,因為這就是劉琨當時的大背景啊,不提背景,又如何可以將他說得清道得明?不管眾說如何紛繁,但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兩晉十六國之時,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歲月,是最無恥的歲月,是最血腥的歲月。父子相殘,兄弟攻訐,大肆掠殺,所有人世間最不恥的事情,都在這時發(fā)生了,發(fā)生著。為了地盤,為了皇位,為了美女,所有的綱常倫理均在九霄云外,所有的寡廉鮮恥都在上演之中,正是這個時期,成為華夏文明史上最黑暗的長夜。而黑暗的長夜里,驟然劃空的流星,也就格外地耀人眼目,動人心魂。劉琨,正是這黑暗長夜里少有的一顆短暫的流星。疾風勁草,板蕩英雄,此之謂也。

    貴族的血液中,總是流淌著一種豪邁,涌動著一種激情。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山有虎而行之,這是貴族,至少也是個精神貴族。

    銳意仗劍直向北

    劉琨就是真正的貴族。他出生于河北無極縣,漢時名中山,是漢家天下時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劉勝,好像也大名鼎鼎,他的大名,并非為王時有什么作為,而是他死后,用金縷玉衣作為陪葬,奢華至極。今人在河北滿城他的陵墓中,找到了這件稀世珍寶。于是,劉勝便與現在的國寶“金縷玉衣”永遠連在了一起。

    劉琨的少年,是放浪而過的。誰讓人家是貴族呢?魏晉之時,名士風度已大成氣候,縱酒、高歌、清談、吟詩、作賦、賞舞,是名士們引以為榮的事情,貴族子弟,無不趨之若鶩。若不縱情聲色之中,也太不正常。

    以我的理解,大英雄、大俠客、大文人,都是聲色種子,都是性情中人,都是不拘無束的。沒有這樣的豪情與豪邁,你還能成就什么功業(yè)?真正凡夫俗子一個,不如回家洗碗去吧!

    祖父當過朝廷的相國參審,生父當了朝廷的光祿大夫,貴族之家,又是達官之家,劉琨便有放浪縱情的條件和環(huán)境。京城里頭,有一首富,名石崇。此人是中國歷史富豪榜上有名的大人物,真正是富可敵國的。石崇修了金谷園別墅,且富且豪,喜歡日進千金,也要日耗萬兩,又好風雅。于是,石老板整天在自己的金谷園別墅里頭,宴請京城里的一幫貴族達官子弟,吟詩作賦,縱酒歡歌,竟然一不留神,形成了一個文人團體,號稱“文章二十四友”,劉琨也側身其中。

    20多歲的劉琨,正值青年,熱血熱腸,是很喜歡詩酒歌舞的。東漢之時,胡人歌舞,已在曹操的推介之下入了京師。所以,到了魏晉,觀賞胡人女子的舞蹈,是一種時尚,大約相當于1700年后的今日,人們在酒吧中欣賞來自歐洲的鋼管舞吧。馬背民族的女兒們,身著單而薄的短裙,描著細而彎的柳眉,在燈光酒香中跳著草原風情的舞蹈,香風陣陣,濃情徐徐,當是勾人魂魄的。哪個青年男人會不喜歡這些呢?但凡說自己不喜歡這些的,要么是變態(tài),要么是虛偽。劉琨當然喜歡,喜歡胡姬的歌舞,而且他也會與胡姬們且歌且舞,不知道他們當時共舞的,是探戈類,還是華爾茲?總之,一定是很纏綿的那種。不信,有劉琨的詩為證:

    虹梁照曉日,淥水泛香蓮。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壚前。花將面自許,人共影相憐?;仡^堪百萬,價重為時年。

    這樣一個風流放浪的貴族公子,能堪一用么?如果放在今日,大概是要受到調查或者被“雙規(guī)”的。然而,劉琨生正逢時。魏晉重名士風度,劉琨風流成名,加上家里的上層關系,終于迎來人生唯一的一次重要機會——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

    老實說,這不是個“肥差”,完全就是一個苦差事。稍早時期,曹操為了化解日漸強大的匈奴部落,下令將匈奴分為五部,分封五個單于,部分匈奴遷居關內。在當時,是將匈奴化整為零了,也將他們開始漢化了??墒?,到了晉朝,偏偏發(fā)生了“八王之亂”。

    說到晉朝,真的是不爭氣的可以!中華民族的歷朝歷代,雖然都免不了滅亡的悲劇,但他們的滅亡,要么滅亡于國內的農民起義或者諸侯起事,要么滅亡于外族入侵或者強敵的打壓。而這個晉朝,既不滅亡于內憂,更不滅亡于外患。司馬家族從魏氏手中輕松取得了天下,人心思安,國家康泰,外族也不強大,如果好好地治天下,或者是平庸地治天下,天下是可以安寧的,是可以有兩三百年的好日子過的。然而,司馬家的王爺們不安分,非要一個個拼個你死我活,殺來殺去,終于將自己殺了個七零八落,真是典型的內耗。這就是“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后,朝庭疲弱,掌控乏力,五部匈奴和北方的多個少數民族已經壯大,紛紛叛離,在離并州不遠的山西離石,就建立了匈奴人的后漢國。并州四周,已全部為反叛的胡人占據。

    這樣的局面之下,讓一個人出任并州刺史,簡直是羊入虎口,讓他去送死!對此,劉琨是心知肚明的。他在自己的詩中說:“烈烈悲風起,泠泠澗水流。揮手長相謝,哽咽不能言?!逼湫闹瘺?,躍然于紙上。又云:“去家日已遠,安知存與亡?!鄙来嫱?,未可知也。

    生死未卜而毅然前行,要些勇氣,要些放蕩公子哥兒們置生死于度外的冒險勁兒。劉琨具備這些。轄區(qū)為胡人占據,朝廷又無一兵一卒可派,劉琨是只身前往的。陪伴他的,只有書囊和他喜愛的胡笳,還有他的意志和他的寶劍。

    中國的傳統(tǒng)史家,一直以正史為正。所謂正史,無非就是統(tǒng)一了中國的王朝史。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均不入正史。設想一下,要是當時北方民族的劉淵或者石勒滅了晉朝,統(tǒng)一全國,那么,史學家們也許不會稱這個時期為“五胡亂中華”,興許就會說是胡人興中華了。

    實實在在地說,五胡亂中華,為禍了當時,分疆裂土,殺人無數,戰(zhàn)亂不休,生產大倒退,經濟大蕭條,誠可恨也。然而,五胡亂中華,卻也為福了后世,民族交融,胡漢通婚,文化交合,僅是從優(yōu)生學的原理上講,也是大有裨益的。沒有五胡之亂,又怎么會有中華大家庭的兄弟之眾多?文化之燦爛?

    當然,身赴險地的劉琨,是沒有想到這些的。他所要想的,所要做的,是收復并州,為晉朝鞏固北方的這片疆土。

    離開京都洛陽,渡過浩浩黃河。他仗劍而行,一路北上。無兵無錢,他就憑自己的一副好口才,一路上招兵招馬。沒有錢糧而要招募軍隊,何其難也!好在大亂之下,人心思安。有人振臂一呼,總有歸附之人。雖說是朝廷分崩,人心向背,未可測也,但個人的魅力,在危難之時總能發(fā)揮出想象不到的魔力。劉琨就以個人的魅力去招集那些流浪的漢子。一邊走著,他一邊吹奏胡笳,作為一種精神食糧吧。他招募的1000多人,行不能成軍,戰(zhàn)不能成陣,簡直如一群乞幫。這些乞幫,就這么跟著他,一路步行到太原——并州的首府晉陽。

    胡笳退兵也鏗鏘

    劉琨到了太原,人生最精彩的大戲,才開始上演。

    時間大約是307年的冬天。

    他領著自己的千名乞幫入了晉陽。環(huán)顧四方,凄然淚下。曾經繁華過的城市,已面目全非。城墻毀壞,殘磚亂泥,勉強充其數。房屋破壞,幾乎沒有一間可以遮風避雨。泥濘的街道上,到處是餓斃者的尸體。成群的野狼,在尸體間追逐。胡人的兵馬,幾次攻陷這個城市,每次攻毀之后,都會大肆掠殺,老弱殺死,棄于街頭;青壯縛走,賣出為奴。慣了游牧奔走的胡人,并不想在晉陽安居樂業(yè),能毀則毀之,能燒則燒之。所以,劉琨來到大劫大難中的晉陽,一切可想而知。

    雖然殘破不堪,但責任又豈能推辭?劉琨領著自己一路招募的千余乞幫子弟,整合晉陽城尚未來得及逃走的數千百姓,重建晉陽。他們用雙手,他們用泥塊壘起城墻上的缺口,用門板建起城郭處的城樓。轉瞬之間,龍城的炊煙升起來了,龍城的商人活動起來了。奄奄一息的晉陽,出現了新的生機。

    生機中的晉陽,已經孤懸在外,四面胡敵。諸胡之中,以劉淵最為強大,而劉淵在離石為都的漢國,與太原近在咫尺。只要走出太原數十里,胡人的鐵騎比比皆是。太原市區(qū)的裊裊炊煙,勾起了胡人貪婪的欲望。搶掠的機會來了,胡人當然是不會放過的。于是乎,三天來一群,五天來一幫,小股的胡兵,時時前來攻打,劉琨真的是疲于奔命,忙亂不堪。

    深秋的一天傍晚,劉琨帶著胡笳,著一身白袍,踱出自己的刺史衙門,準備到新開的一家酒廊去喝兩杯。酷愛詩酒美人的劉琨,忙著收拾這個破城市,已經好久沒有飲酒了。

    涼風習習,漫步長街,夕陽的余暉,掠過西山,給城市披上一層蒼黃。這樣的時候,真的是適合文人俠士飲酒作樂的。如果在京城,如果在豪華的京都金谷園別墅,恐怕早已是酒過三巡,美人環(huán)列了。想到這,劉琨愴然笑笑。

    就在這時,城門外,馬蹄陣陣。胡人的呼嘯穿城而入。剛才安靜祥和的城市,頃刻間雞飛狗跳,——戰(zhàn)爭又一次來臨了!

    劉琨一邊奔向城樓,一邊呼喝著百姓拿起武器,上去守城。登上樓來,城外的荒野上,鐵騎如黑云一般涌來。后人的史書記載,這一次,胡人整整派來了5萬兵馬,立誓要鏟平晉陽。劉琨環(huán)顧城墻上的部眾,區(qū)區(qū)數千人,盔甲不全,刀矛短少。以此守城,如何能守?以此出戰(zhàn),如何能戰(zhàn)?晉陽,看來在劫難逃了!

    文人俠士,總有他出奇不意的地方。名士風度,自有他泰然處之的做法。望著遠山殘陽的血色余暉,劉琨長嘯連綿,聲音遠達數里之外,滿城皆可聽見。嘯,有人以為是大聲呼喊,也有人以為是用嘴巴吹口哨。我覺得,好像都不太準確。嘯,或許是從咽喉深處發(fā)出的一種挺直的聲音,如噴涌而出的巖漿。劉琨的嘯聲,十分蒼勁,十分凌厲,十分駭人。城外胡人的戰(zhàn)馬,驟然聽到這樣的長嘯,驚駭不已,亂蹦亂跳,騎手不能控制,掀翻騎手,互相踐踏,一時亂不成軍。大亂之下,自然已是無法攻城。直到夜幕降臨,明月初升,胡兵胡馬,仍在混亂之中。深秋時節(jié),月華如練。明月樓高,本當縱酒賦詩。然而,劉琨沒有心情,劉琨不敢大意。城外,畢竟是5萬鐵甲之師呵!劉琨亦無可奈何,城內,畢竟只有數千血肉之軀呵!大文人,大俠士,又一次施展他的過人之奇。

    他登上城樓的最高處,掏出胡笳。胡笳,是胡人喜愛的樂器,兩漢兩晉時期,北方十分風行,絕不亞于現在的流行歌曲。胡笳凄婉,多有嗚咽之聲。

    對牛彈琴,牛是不懂的。對胡人而吹胡笳呢?

    風飄飄,云飄飄,衣帶也飄飄??~縹緲緲中,劉琨吹起了胡笳。胡笳嗚嗚咽咽,悲悲切切,凄凄楚楚。不盡的鄉(xiāng)思,無盡的鄉(xiāng)愁,在音樂的旋律中彌漫了太原城外的荒山野地。起先是胡人亂糟糟的兵馬安寧下來了,他們在聽,在聽城樓上那個白衣書生吹出的曲子。而后,胡人開始下馬了,他們盤膝坐在草地上,他們還在聽,聽城樓上那個白衣書生吹奏的胡笳,胡笳中彌漫的故鄉(xiāng)思念。再而后,胡人們開始抽泣,開始流淚。他們還在聽,在聽聲聲胡笳中遠方的親人是否安康!再而后,胡人整衣上馬,三三五五,悄然馳去,他們不聽了,他們要回家,要回胡笳吹奏的自己的家鄉(xiāng),要與自己的親人團聚!

    5萬鐵騎,就這么讓劉琨手中的一支胡笳吹散了!胡笳退兵,好生鏗鏘!

    我們可以想象,月光之下,秋風之中,一身白袍的劉琨屹立城樓,傲視群胡,何其清朗,何其飄逸,何其卓爾不凡!那又該是一幅何等美妙的中國畫呵!我相信當時的他,一定是酷酷的,簡直帥呆了。你去想象吧。腳下千軍萬馬,躍躍欲試,一人獨立城樓,孤城危在旦夕。此情此景,直讓1700年后的我,心動不已,心向往之。

    我們還可以想象,酷斃了也帥呆了的白袍文人劉琨,獨立秋月之下,一支胡笳奏鄉(xiāng)戀,而城外的萬千軍馬,在嗚嗚咽咽的音樂里,一定是淚眼迷離的。否則,他們中任何一人發(fā)箭射去,都可能要了這位大音樂家的命!然而,音樂的魔力,竟會如此之大呵!

    傳奇嗎?神話嗎?不,這是正史,是確切的正史!胡笳驚退5萬兵,千秋青史傳美名。相比之下,孔明先生的空城計,自己只身登城樓彈琴,驚走曹軍人馬,卻是真正的演義,史無記載。

    1700年前,沒有電,沒有電聲樂隊,沒有重低音響,也沒有搖滾。如果有,如果劉琨在城樓上用重低音的音響來幾首搖滾樂,說不定胡人胡馬也會在城外廣闊的大地上跳起迪士高呢??上]有。

    劉琨被譽為千古第一奇人俠士,來于此役。

    書香劍氣真英雄

    劉琨之奇,在于對音樂的高深造詣。此人擅長胡笳這種樂器,創(chuàng)造了《胡笳五弄》,流傳廣遠。這《胡笳五弄》,分別名為《登隴》、《望秦》、《竹吟風》、《哀松露》、《悲漢月》。五首曲子,皆哀惋慟人,名垂青史。

    劉琨之奇,還在于對詩詞歌賦的深刻浸淫。劉琨的詩,雖然遠不如唐宋詩人的詩詞那樣家喻戶曉,卻真真切切刻畫了文人才子的心境。

    劉琨之詩,四首傳存較廣,請允許我全部錄于此——

    《重贈盧諶詩》

    握中有玄璧。本自荊山。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任五賢。小白相射鉤。

    茍能隆二伯。安問黨與讎。

    中夜撫枕嘆。相與數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

    誰云圣達節(jié)。知命故不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

    功業(yè)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乎若云浮。

    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車舟。

    何意百煉剛?;癁槔@指柔。

    《答盧諶詩》

    琨頓首。損示及詩。備辛酸之苦言。暢經通之遠旨。執(zhí)玩反復。不能釋手??灰员g然以喜。昔在少壯。未嘗檢括。遠慕老莊之齊物。近嘉阮生之放曠。怪厚薄何從而生。哀樂何由而至。自頃車舟 張。困于逆亂。國破家亡。親友雕殘。塊然獨坐。則哀憤俱至。時復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為笑。排終身之積慘。求數刻之暫歡。譬由疾疢彌年。而欲一丸銷之。其可得乎。夫才生于世。世實須才。和氏之璧。焉得獨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專玩于隨掌。天下之寶。固當與天下真之。但分析之日。不能不悵恨爾。然后知聃周之為虛誕。嗣宗之為妄愚于虞而知于秦。遇與不遇也。今君遇之矣。勖之而已。不復屬意于文。二十余年矣。久廢則無次。想必欲其一反。故稱指送一篇。適足以彰來詩之益美耳。琨頓首頓首。

    厄運初遘。陽爻在六。

    干象棟傾。坤儀舟覆。

    橫厲糾紛。群妖競逐。

    火燎神州。洪流華域。

    彼黍離離。彼稷育育。

    哀我皇晉。痛心在目。

    天地無心。萬物同涂。

    禍淫莫驗。福善則虛。

    逆有全邑。義無完都。

    英夏落。毒卉冬敷。

    如彼龜玉。韞櫝毀諸。

    芻狗之談。其最得乎。

    咨余軟弱。弗克負荷。

    愆釁仍彰。榮寵屢加。

    威之不建。禍延兇播。

    忠隕于國。孝愆于家。

    斯罪之積。如彼山河。

    斯釁之深。終莫能磨。

    郁穆舊姻。女燕 婉新婚。

    不慮其敗。唯義是敦。

    裹糧攜弱。匍匐星奔。

    未輟爾駕。已隳我門。

    二族偕覆。三孽并根。

    長慚舊孤。永負冤魂。

    亭亭孤干。獨生無伴。

    綠葉繁縟。柔條修罕。

    朝采爾實。夕捋爾竿。

    竿翠豐尋。逸珠盈木宛 。

    實消我憂。憂急用緩。

    逝將去矣。庭虛情滿。

    虛滿伊何。蘭桂移植。

    茂彼春林。瘁此秋棘。

    有鳥翻飛。不遑休息。

    匪桐不棲。匪竹不食。

    永戢東羽。翰撫西翼。

    我之敬之。廢歡輟職。

    音以賞奏。味以殊珍。

    文以明言。言以暢神。

    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澄醪覆觴。絲竹生塵。

    素卷莫啟。幄無談賓。

    既孤我德。又闕我鄰。

    光光生。出幽遷喬。

    資忠履信。武烈文昭。

    旌弓馬辛馬 辛 。輿馬翹翹。

    乃奮長縻。是轡是鑣。

    何以贈之。竭心公朝。

    何以敘懷。引領長謠。

    《扶風歌》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數圍。

    洛陽發(fā)中梁。松樹竊自悲。

    斧鋸截是松。松樹東西摧。

    特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宮。

    觀者莫不嘆。問是何山材。

    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蘇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為宮殿梁。

    《扶風歌》

    朝發(fā)廣莫門。暮宿丹水山。

    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

    顧瞻望宮闕。俯仰御飛軒。

    據鞍長嘆息。淚下如流泉。

    系馬長松下。廢鞍高岳頭。

    烈烈悲風起。泠泠澗水流。

    揮手長相謝。哽咽不能言。

    浮云為我結。歸鳥為我旋。

    去家日已遠。安知存與亡。

    慷慨窮林中。抱膝獨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戲我側。

    資糧既乏盡。薇蕨安可食。

    攬轡命徒侶。吟嘯絕巖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窮。

    惟昔李騫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獲罪。漢武不見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

    棄置勿重陳。重陳令心傷。

    劉琨之奇,更在于一個文人俠士的錚錚俠骨,耿耿忠心。四方強敵,皇室飄零,人心向背,莫衷一是。晉室還有幾個忠臣良將?正統(tǒng)中華的皇族還能茍活幾日?那時的人們是心知肚明的,以劉琨之聰慧,又豈能不知不明?然而,劉琨有一顆赤誠的心,忠貞不二。胡人利誘,胡人威逼,不為之動。我以為,文人是要有些俠氣的,書香劍氣,方可以忠肝義膽。柔弱而無俠的文人,在氣節(jié)上總會稍差一籌。

    書香劍氣,才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常使看客淚沾裳

    曾經如此輝煌的劉琨,曾經酷酷的劉琨,曾經帥呆了的劉琨,到最后仍不免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結局。他來太原,經略北方,一共只有11年的時間,大好英雄,人亡家破,功敗垂成,令人扼腕。事情是這樣發(fā)生的。

    公元318年,也就是劉琨駐守太原的第11年。此時,西晉剛亡,東晉初生。劉琨兵敗,山窮水盡,只好帶著子侄和數名親信,前往幽州投奔刺史段匹石單 。段匹石單 與劉琨,同為駐守北方的高級將領,又同樣堅定不移地忠于晉室,依理是可信可倚的。然而,天下方亂,群雄并起,你死我活,誰又敢信誰?雖然段刺史一開始對劉琨是禮遇有加的,但是,段大人的弟弟對老兄說了幾句話,改變了劉琨的命運。他悄悄地對兄長說:“我們兄弟都是胡人,晉人能用我們,是因為我們人多勢眾。現在我們內部也有了矛盾,而劉琨又大名鼎鼎,頗有奇智,如果他帶人圖謀我們,我們全家就玩完了!”聽了此言,與劉琨一樣忠于晉室的段匹石單,突然下了決心,派人縊殺了大英雄劉琨。臨死之前,劉琨作了一首詩,這就是我在前面引用過的《重贈盧諶詩》。

    英雄末路時,看客淚滿襟。

    文人俠士,猶如一柄輕靈的寶劍,且輕且利,且剛且柔,鋒芒奪人心魄,輕靈奪人心魂。大廈將傾時挺身而出,出奇制勝,才智足矣。然而,文人俠士,畢竟不能成一柄無鋒的重劍。長久的經營,穩(wěn)健的策劃,不息的追求,也許并非所長,至少劉琨如此。劉琨以千古第一奇士而成名太原,得益于文心俠氣;劉琨以千古第一奇士而身敗太原,也歸罪于文心俠義。

    管理無方,是他驟起驟落的第一個原因。充溢的激情可以令他一呼百擁,短缺的理性也讓他眾離親叛。初到太原,劉琨振臂一呼,從者百千。這些饑民、流民來了之后,劉琨卻不知道如何處置安排,既不與之土地耕作,亦不會分與屋室與之居住,更難得細致分工,讓他們可以享受到再就業(yè)的溫暖。從者莫知其作為,劉大奇士也似乎不理會這些區(qū)區(qū)小事。然而,饑民們相隨他,總是要解決生活與生存的呵,無事可做,無田可種,無米可炊,那么咱只好離去,每天聽他的胡笳,雖然悅耳,卻不能飽肚子呵!于是,史書記載劉琨:日日來追隨的人數千,日日離他而去的人也數千!管理無方,再大的一個公司,也會破產的。

    普通人身敗,不會身死,尚有卷土重來之日。英雄身敗,必會身死,哪有重來之日?項羽力敵萬人,也還會身敗而死呵,何況劉琨。越在高位的人,越不能經歷失敗,因為敗就是死,古今莫能免之。

    劉琨之敗,還在于文人的浪漫甚至放蕩。文人的浪漫,可以讓他出奇制勝,文人的放蕩,卻讓他步入雷池。初到太原,他以一個文人的胡笳驚退5萬胡兵,真的是天真得可以,浪漫得可以。設想胡人若是不聽他那一套,太原早就破了,這一戰(zhàn),實在是有些“機會主義”呵。有了這樣勝利的資本,劉琨文人奇士的放蕩,更加張揚起來。有一次胡人圍攻并州,兵臨城下,形勢危急。左右勸他火速安排抗敵,劉琨自以為大將風度,還在自己的客廳里大宴朋友,聽音樂,看舞蹈,好不風流,結果大敗了一回。當時并州正亂,剛剛建立的胡人漢國,與并州不過百里,胡兵可以朝發(fā)夕至。然而,這樣的環(huán)境下,劉琨仍然天天聽音樂。唉,如此放縱聲色,怎么能不戰(zhàn)敗呢?

    劉琨之敗,還在于識人用人的嚴重失誤。大概大文人總不如大流氓會用人。你看劉邦這樣的人,多么會用人。劉琨就不如自己的這位祖先。當時有位河南來的音樂家,名徐潤,投奔劉琨后,劉琨十分喜歡,將一個只會玩音樂的人,任命為晉陽令,掌握一切大權。結果,這位音樂家貪財好色,壞事做盡。劉琨的母親對兒子語重心長地說:“你任用這樣的人當晉陽令,會害死我們的?!崩夏赣H的話,果被應驗。正是在這位音樂家當太原令期間,胡人偷襲太原成功,殺死了劉琨的父母和家人。幸好劉琨不在,否則早就死了。

    劉琨之敗,更在心胸狹窄。不錯,劉琨有一顆滾燙的忠心,有一腔高漲的熱情,但是,他的胸懷,似乎還是不能承載他所擔負的使命。有人說過,一個人的胸懷有多大,他的事業(yè)就有多大。劉琨與王凌,同為晉室的北方高級將領,卻不能互相配合。當胡人石勒用一點并不高明的計謀離間時,劉琨便坐觀石勒消滅王凌,非但不救,反而竊喜,全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讓當時并不強大的石勒有了各個擊破的機會。唉!

    千古文人俠士夢

    整整1700年,無數的煙塵,已經淹沒了曾經的歷史,只有龍城太原,依然屹立不倒。真的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而每每品味曾經的歷史,卻總能讓人感慨萬千。劉琨,是一個讓人可以品味千百年的人。

    文人俠士,卓越之處在于一腔激情,可以力敵萬眾,勇往直前,不歸不返,不屈不撓。而太多的激情,也會減低了他們理智的商情,在關鍵時刻敗北下來,誤了帝王事,害了自家命。

    劉琨死后,唐人多有詩寄懷——

    劉琨與祖逖,起舞雞鳴晨。(李白)

    劉琨死后,宋人多有詩寄懷——

    買醉村場半夜歸,西山落月照柴扉。

    劉琨死后無奇士,獨聽荒雞淚滿衣。(陸游《夜歸偶懷》)

    廖陽殿上步黃金,一落顛崖地獄深。

    蘇武廖中偏喜臥,劉琨囚里不妨呤。

    生前已見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薩心。

    萬里風沙知已盡,誰人會得廣陵音。(文天祥)

    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李清照)

    劉琨死后,元代也多有詩寄懷——

    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元好問)

    想想陸游和文天祥,與劉琨是頗有同樣經歷,同樣心情,同樣環(huán)境的。他們以這么多的同樣來寫劉琨,似乎也在寫著自己。千古以來,文人,真正文人俠士的背后,總是一樣的寂寞,一樣的悲涼。

    千古文人俠士夢,千古文人總寂寥!

    板蕩何處覓忠良

    2007年的新年已經來到了,龍城的第一場降雪,來的正是時候。開著車,攜著好友,游著黑夜中的龍城,也許,春天已經不遠了。

    我個人以為,晉末南北朝至隋之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巨大的分水嶺。中華正統(tǒng)的文化,正是在這以后被顛覆的。兩晉十六國之前,春秋大義,何其偉岸,忠就是忠,絕不可以貳之。文人俠士也好,武夫猛將也好,忠一君事一國,叛之甚少,即便到了窮途末路,往往也會選擇舉家自盡,以殉其節(jié)。以生命維護節(jié)操,以生命相殉節(jié)操,將春秋大義高揚得如火如荼。那時候的英雄為了節(jié)操,是要視死如歸的。而兩晉十六國之后,春秋大義,似乎不斷地沿著一條下坡路走向深淵,什么識時務者為俊杰之類的辯護詞,一天比一天地多了起來,這以后的英雄,是可以識時務而為俊杰的。即便是瓦崗上的英雄們,也會去投唐,去降王世充,去做自己要做的變節(jié)選擇。瓦崗一炷香,沒有燒到頭。而隋唐之后,節(jié)義忠貞,已是越來越少。忠義節(jié)操,由此而不再那么讓人崇尚和執(zhí)著了。

    另一個更大的變化,是中國人的血液由此開始冷卻,人性開始疲軟,不再剛烈,不再拔劍而起。也許是成熟了,也許是世故了,也許是明哲保身了。在此之前,多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英雄俠士;在此之后,多的是見風使舵的屈膝臣子。抵抗、反抗、奮擊,在中國人的血液和性格中,成了一只軟柿子。一場空前的劫亂,五胡亂中華,亂了中華人的春秋大義,亂了中華人的錚錚鐵骨,亂了視榮譽勝于生命的價值觀,可悲可嘆。我讀史至此,總會為之慨嘆不已,郁悶不已!

    劉琨生于多事之秋,動蕩之局,守太原也就是11年的時間。他仍然傳承了太多的春秋大義,傳承了太多的剛烈不屈。也許,只有這樣的時候,才有劉琨。劉琨在這樣的時候,與眾多的同時代英雄一樣,幾乎成為中華好男兒最后的挽歌!晉朝如中國歷史上的一道流星,短暫卻光輝。短暫的是時間,光輝的是文章和英豪。劉琨也是西晉末年的一道流星,短暫而光彩奪人。

    公元2007年,正是今年。今年是大英雄、大文人、大音樂家、大奇士劉琨始入太原整整1700周年。1700年前的太原,刀光血影,爭戰(zhàn)不休,惶惶不安;1700年后的太原,歌舞升平,云淡風清,構建和諧。和平安寧的日子里,多想想那些曾經的艱難,想想那些曾經絕地反擊的俠士,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呵!一個民族曾經四分五裂的傷疤,一個英雄曾經泣血浴淚的故事,一個城郭曾經凄風苦雨的日子,最好不要忘記。

    誰敢忘記過去,誰將重演過去。

    拜托,請記住,別忘卻!

    金沙县| 太仓市| 沙河市| 郁南县| 集安市| 大石桥市| 安顺市| 长沙市| 周口市| 灵川县| 宜城市| 合山市| 祥云县| 庆安县| 梁山县| 乐亭县| 册亨县| 南京市| 洪洞县| 石家庄市| 榆林市| 城市| 金阳县| 昌吉市| 巫山县| 静乐县| 永兴县| 游戏| 留坝县| 嵊州市| 桃源县| 台中市| 长治县| 保定市| 镇安县| 香格里拉县| 平顶山市| 广安市| 郎溪县| 石家庄市|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