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機是激勵人去采取行動的內(nèi)部動因和力量,可以使我們從厭煩狀態(tài)轉(zhuǎn)為興趣狀態(tài)。英語課程目標里也十分明確地將動機興趣、自信意識列入了情感態(tài)度的目標之中。動機是取得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從而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課堂教學中如何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本文從創(chuàng)設懸念、采用競賽形式、結(jié)合游戲、利用正面評價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激勵 動機 英語學習 課堂教學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 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英語課程把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正確的態(tài)度放在首位,課程目標里也十分明確地將動機興趣、自信意識列入了情感態(tài)度的目標之中。
心理語言學認為,動機是激勵人去采取行動的內(nèi)部動因和力量(包括個人的意圖、愿望、心理沖動或企圖達到的目的等),它是個體發(fā)動和維持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動機具有啟發(fā)性、選擇性和目的性,可以使我們從厭煩狀態(tài)轉(zhuǎn)為興趣狀態(tài)。英語學習動機是人類行為動機之一,它表現(xiàn)為渴求學習英語的強烈愿望和求知欲,是直接推動英語學習的內(nèi)部動因,是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和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有動機的英語學習,其效果就比較好;而無動機的英語學習,往往就會把英語學習視為一種負擔,學習效果就比較差??死甑摹扒楦羞^濾假設”也主張高度的學習動機。因此,動機是取得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從而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就要充分利用學生本身固有的動機,如好奇心、學生對成功、自尊的愿望、貪玩好動等習慣。下面以外研版新標準 Junior English Book I Module 5 (Healthy food ) Unit 2 ( A lesson in good health )為例,談談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創(chuàng)設懸念,激起好奇心,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初中生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突進階段,他們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對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促使人去思考、探究,而學習上的好奇心要靠教師去誘導、啟發(f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結(jié)合所教學的內(nèi)容適當設置一些懸念,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從而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使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具有誘惑力,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懸念導入的方法,我把一個裝了水果、飲料、食品等物品的袋子帶入課堂,問學生“What’s in the bag?”,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七嘴八舌地猜測,然后讓部分學生摸摸袋里的東西,通過手的觸感去猜測并回答:“It is a/an …. I like / don’t like….”。 然后引導學生把物品分成健康(healthy)和不健康(unhealthy)的兩類,再讓學生閱讀課文“Healthy food and drink”并完成相應練習(Check the true sentences)。創(chuàng)設懸念不但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激勵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又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下使用語言,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采用競賽形式,激發(fā)好強心理,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競賽是按照人們的自尊需要、成就需要而激發(fā)人們努力向上的一種手段?,F(xiàn) 代生理學研究認為,當前人腦的功能,只有10%左右被利用,還有90%的潛力有待挖掘。通過競爭可以引起大腦某些部位緊張,使處于“休息”狀態(tài)的部位進入工作狀態(tài)。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競賽為學生積極參與競爭創(chuàng)造了條件,促進學生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競賽中,可以喚起學生的內(nèi)驅(qū)力,滿足學生對成功、自尊的愿望,進而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在課堂上,我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競賽,每當小組成員猜對一個物品、答對一個問題或完成一項交際任務時,就給該小組獎勵,最后在下課前統(tǒng)計總分,給優(yōu)勝組加分獎勵。我還根據(jù)本課的特點,設計了寫詞競賽活動,分小組限時寫詞(healthy or unhealthy food and drink),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寫的單詞最多的小組勝出。 競賽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課堂氣氛活躍,為小組爭得獎勵的學生贏得了同學的尊重和贊賞的眼光,激勵了他們的英語學習動機。大多數(shù)學生為了小組的榮譽和滿足個人自尊和成功的需要,努力學習,自覺進行課前預習,在學習上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競爭心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小組合作的形式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在課后作業(yè)上,我設計了需要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yè):制作海報(a poster about healthy or unhealthy food and drink),然后公開展示,并進行比賽,讓每個小組討論每份作品的優(yōu)缺點并給予評分,選出優(yōu)秀作品給予獎勵,讓學生通過評論、對比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別組的優(yōu)點,不斷改進。通過合作與競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互助精神,又激勵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順應學生好動愛玩的心理特點,結(jié)合游戲,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根據(jù)初中學生活潑好動、貪玩、注意力易分散,但好奇心和好勝心強的心理 特點,把教學和游戲結(jié)合起來,既能為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較逼真的語言環(huán)境,又能為學生提供引人入勝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使他們不再覺得英語學習枯燥乏味,讓學生在“玩”中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激勵他們的英語學習動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以下游戲進行復習鞏固:1. 猜詞游戲——把一些食品的圖片在屏幕中快速顯示,讓學生猜測:It’s a / an ….It’s a healthy food. / It’s an unhealthy food. 2.找朋友——把字母牌發(fā)給每位學生,讓學生找朋友,組成單詞(food and drink),既快又正確者勝出。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游戲,不僅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及激發(fā)他們的表演欲,進而激勵他們的英語學習動機,而且還能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觀察、記憶、思維和想象能力。 四、 利用正面評價,滿足學生的成功和自尊需要,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赫洛克(Hurlock, E. B. 1925)的實驗表明:表揚、鼓勵多于批評、指責激起學 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我國學者陰國恩等(1998)的實驗同樣發(fā)現(xiàn),獎賞會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并且有持久性(王篤勤,2002)。因此,我們應當以鼓勵、贊賞為主。正如教育心理學家蓋杰和伯令納所說“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方法。”獎賞的方式可以是物質(zhì)上的,也可以是微笑、點頭或語言等。教師關注的眼神,信任的微笑,對學生都是一種鞭策與鼓勵,都可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與熱情。在學習過程中,情感具有動力和催化作用,在愉快情緒的作用下,人的心智活動會進行得更敏捷、更卓有成效。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正確的評價,肯定學生的思考,贊揚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評價其閃光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自信心,激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特別是差生,即使有微小的進步,也應給予肯定,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決心和信心。教師還要對學生的獨特想法給予珍惜呵護,激發(fā)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激勵他們的學習動機。另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講究方法,如果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教師應及時加以肯定、表揚、鼓勵,滿足學生對成功的愿望,但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決不要隨意加以否定,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熱情,了解他們的思考過程,采用使他們既明白道理又不傷面子的方法及時改正錯誤。
在本課的教學中,當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回答正確時,我會微笑著說:You are great! (Very good! Excellent! Wonderful! Well done! You really did a good job. I like your sentence. I agree with you. ), 同時獎勵一顆星星并讓全班同學給予掌聲。當學生不能正確回答時,我會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說:Don’t be nervous! Try again, I think you can do it. 總之,動機具有極大的推動力和誘發(fā)力,良好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欲望和求知興趣。教師要指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英語,必須首先激勵并維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促使學生愛學、要學英語,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中學英語課程理念與實施》 劉紹忠 主編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3]《21世紀中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袁昌寰 著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4]《英語》(新標準)初中一年級上冊學生用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