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有這種感覺,進入中年的你我,突然對一系列事情麻木起來。有些事,想在心里,計劃訂了不少,可過了一些時段,讓別的事兒一攪和,便又擱置一邊。給人的印象是,工作中缺乏了一股銳氣,老是在原地踏步行走。自己都覺得沒勁,別人呢,看到的那副皮囊相就可想而知了。
首先,還要談談心態(tài)問題。人到了中年,往往見多識廣,看慣了世俗世界中的鉛華浮沉。這個世界太大了,有時并不是很公平。付出多的人并不意味著收獲也多。各種是是非非,紅塵恩怨,多多少少都從中年朋友們的眼皮底下竄過。一次又一次地撞擊著自己的心扉,是老繭也有起皮的時候啊。所以說產生一些復雜的心理實屬正常,要是沒有這樣的心理倒顯得有些木訥了。其實反過來想想,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啊??纯囱矍暗淖匀唤?,動物、植物,哪個不是適者生存,強者留下了。一塊田里的麥苗苗,也有長有短,根有粗有細。同樣的陽光,同樣的雨露,誰也沒偏著誰啊,為什么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呢?我想原因無非是兩個,一是自己的種子不是很優(yōu),二是自己落下的那塊土壤不是很肥。這些都是客觀要素,自己都是沒法改變的。能怨誰呢?主宰自己的命運的要素實在是太多了,有實力,有機會,有環(huán)境,還有其他因素,等等。所以說,到了中年這把年紀,更應該認清這個世界的復雜性,抱怨和憤憤不平都不利于事情的解決。怎么辦呢,是牢騷滿腹,消極抵抗,還是將心態(tài)調整好,將眼前那點事做好,從內心世界尋求一點快樂呢?我想答案不講自明。常言道,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心態(tài)正了,放松了,舒服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在一個單位,中年朋友的行走方向、待人接物、處事方式,對青年人都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談談中年朋友們的表率作用了?,F(xiàn)實中的中年朋友做得怎么樣呢?我們先看幾個發(fā)生在身邊的鏡頭。
視覺一:校園里出操,學生整整齊齊,口令響亮。體育教師步伐矯健,鏗鏘有力??赡潜持鴮W生的地方,有著幾十年教齡的馬老師,劉老師,侃得正歡呢??雌饋?,很不和諧啊。
視覺二:下午上班,學生有序地進入校門。張老師也火急火燎地在鈴響之前趕到。待進校門,便騎上車子穿過人縫,向辦公室沖去。好在技術嫻熟,并沒有碰到行人。但看起來實在有傷大雅啊。
諸如此類,隨便扔煙頭者,學生問而不答者,等等問題,還是比較多的。這些影子,如殺手般影響著繼來者。若干年后,今天的新苗子是不是也是這副德行呢?想起來憂人啊。所以說中年朋友們,咱們人窮志不窮,志窮德不窮。有些小事兒咱得注意點。
第三呢,談談進取心的問題。我觀察,有相當部分的中年朋友在工作中少了進取心。在班級管理、開展活動等方面方法不多,創(chuàng)新不多。給人沒有新的氣息、新的思路、新的信息的感覺。這樣下去,怎么能談到當一名教育專家型的教師呢?我們干了一輩子,吃教書育人這碗飯,二三十年下來,總得有些積累吧。到了退休那天,到了回歸自然的時候,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我今生留下點什么,我無愧于自己嗎?我身邊有幾個已經退休在家的老教育工作者,到了晚年,應該是很幸福很有生活情調了吧。然,事實卻相反:有的無所事事,空虛得不得了。他們教一輩子書,沒發(fā)表過一篇文章。自己的從教之路都是憑感覺走過來的,從來沒想過要總結一下,反思一下,把自己成功的那點東西留下來,讓后人借鑒??吹竭@些情形,我忽然有點凄涼起來。仿佛他們就是自己未來的影子。所以說,我覺得我們與退休的老前輩來比,我們還年輕,我們還來得及。只要我們愿意,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勤奮一點,在乎一點,拿起手中的筆,將課前課后的時間揀拾回來,記下一點點,哪怕是一點點。到了若干年以后,那就是一串串珍珠啊。那都是活生生的原始資料,也是第一手的研究資料。哪個專家能有這樣的原生態(tài)素材呢?原央視“實話實說”欄目的主持人崔永元先生,后來做了電影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將一個個電影原型人物請出來,談拍片那時候的感受。這些鏡頭,這些史料,若干年后都是國寶啊。我們中年朋友的每一份經歷,每一份育人案例,也都是個性化的元素啊,為什么不把它們留給后人呢?
所以我覺得,保持良好心態(tài),發(fā)揮表率作用,保持進取精神,這就是我們中年朋友們應有的態(tài)度。
(作者單位:甘肅靖遠煤業(yè)公司大水頭學校)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