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班主任的人,恐怕都遇見過犯了錯誤卻愛強詞奪理、甚至死不認賬的學生。小濤便是這樣。他總管不住自己。比如自習課大聲講話,班長記了他的名字,他便會顯得很委屈,和班長吵鬧,硬說自己沒講過;老師找到他,他會說是別人在講話,班長看走了眼;當找到周圍同學證明時,他又會說是自己鋼筆沒水了,只是向同學借用一下,或是作業(yè)不會做,向其他同學請教……總之,每次他都是極力狡辯,死不認錯。可一核實,十次有九次都不是他所說的那樣。我對他多次苦口婆心地說服教育,效果卻不理想。
這天,我剛一進辦公室,政教處的李老師就氣呼呼地嚷道:“你班的小濤往樓下吐痰,正好吐在別班一個同學的身上。大家都看到是他,可他就是不承認,也不愿道歉。還說什么他有吐痰的自由,是那個同學不小心,怎能怪人?真是蠻不講理!”說到這里,李老師把在門外站著的小濤叫了進來??粗碇睔鈮训臉幼?,我氣不打一處來。怎么懲處他呢?正面教育是不行了,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把他晾在一旁幾分鐘后,我把他喊到身旁,沒有問他吐痰的事,而是給他出了一個問題:“我家來了二位客人,一個干凈,一個臟,他們誰會洗澡?”
“臟的?!?/p>
“錯!臟的本來就不愛干凈,他干嗎要洗?”
“那就是干凈的。”
“錯!干凈的已經(jīng)很干凈了,他也不用洗?!?/p>
“那,就是兩個都不洗?!毙呀?jīng)有點猶豫了。
“錯!干凈的要洗,臟的也要洗,他們都要洗?!?/p>
“我也準備說都要洗?!?/p>
“還是錯!干凈的已經(jīng)很干凈了,臟的不愛干凈,他們都不洗?!?/p>
“那……那……那……你這是狡辯!照你這樣說,我怎么猜也不對?!?/p>
“狡辯?這可是你最擅長的一招哦,怎么?用它來問你,你也會急呀?”
小濤眼睛撲閃撲閃,好像明白了什么。上課鈴響起,我沒理小濤就走出去了,把他一個人晾在了辦公室。
大概過了半個小時,我回到辦公室。小濤上前對我說:“老師,我知道自己錯了。”
“錯在哪?”
“我不應該強詞奪理、胡攪蠻纏。”小濤臉紅了紅,“老師,還要謝謝你出的那道題?!闭f完,他深深地低下了頭。
課后,小濤親自到別班同學那里道了歉。后來,反映小濤胡攪蠻纏的越來越少。我相信,他這次是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這件小事對我啟發(fā)很大。我想,班主任在教育“非常學生”時,不能囿于常規(guī),換一種方式,效果也許會更好。
(作者單位:江蘇邳州六中)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