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點中學教高三的同學打來電話說,今天他批閱了一篇感念師恩的學生作文。寫了一位小學語文老師,好幾次把上課之初的10分鐘讓給學生出去活動。剩下來的30分鐘,大家聽課也就特別賣力,好像要報答老師的慷慨似的。后來,那個班的同學寒暑假聚在一起還常常回憶那10分鐘的別樣快樂,回憶那位小學語文老師的可敬可親。“那位老師就是你呀。你真高明!”同學說。
那個老師的確是我,但我那樣做只是出于無奈。當年,上第一節(jié)課的數(shù)學老師特別敬業(yè),有時她把課繼續(xù)到第二節(jié)課鈴聲響了,再繼續(xù)到眼保健操音樂完了,才很不情愿地離開教室。我走進去,看到孩子們因下課時間被占用一臉的不悅、無奈、憤懣、沮喪,只好說:“還給大家10分鐘!抓緊時間出去放松一下。”教室內(nèi)瞬間就歡聲雷動了。沒想到,我只是還給他們10分鐘,他們卻在心里感激了許多年!
就當時的背景而論,與其說我高明,還不如說我魯莽。撇開這樣做是否違反教學常規(guī)不談,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教師們的心里真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啊!那幾年,某位教育局領導就反復強調(diào):在教學能力“彼此彼此”的情況下,延長教學時間也是教學質(zhì)量超出他人的有效手段。初出茅廬的我哪能和前輩們比教學能力,那樣做不是冒著教學質(zhì)量下降的危險么?
然而奇怪的是,那個班的語文考試成績并不見滑坡,學生升入中學后,也不斷傳來新任老師的嘖嘖稱贊:夸他們語文學習興趣濃,語文全面素養(yǎng)好?,F(xiàn)在想來,我那樣做,只是因為剛出師范校門,還堅守著一切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的師德;堅持著還沒有遺忘的教育學、心理學常識;堅信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最重要。師生之間在學習活動中的心理相容最重要,孩子健康的身體最重要。
如今,不知是時光的消磨,還是周圍環(huán)境的擠壓,曾經(jīng)的“書生意氣”似乎也快要消失殆盡了。我也學會了和學生分秒必爭:上課的時間是秒秒計較。課后還要削尖腦袋爭取時間——見機會,搶;活動課,占;下課了,拖;休息時。補……
前幾天,看見一個調(diào)查:中國初中三年級學生全年的平均學習時間,包括上課時間、參加校內(nèi)外學習班時間和作業(yè)時間,總共為2961小時。2003年的一項調(diào)查結果顯示,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國家15歲(年齡相當于我國初三)學生的平均學習時間是1527小時。比較顯示,我國學生的學習時間是人家的近2倍。看到這里,我相信了外國友人的驚嘆:中國的孩子沒有童年!中國的孩子沒有少年!我聽見了數(shù)以億計的中小學生的責問:是誰動了我們的幸福時光!
所以,當那位教高中的同學夸贊我“高明”的時候,我竟然感到非常慚愧;我仿佛聽見那篇作文里有億萬個孩子在吶喊:“我們自己的時間,別人無權占用。已經(jīng)占用了的,就得還給我們!哪怕只有10分鐘?!?/p>
(作者單位: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