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年4月9日,一個讓人類永遠銘記,或許,人類永遠無法記得的日子。
歷史的巨輪不停地旋轉,播出一段段的影像,而真正屬于人類的影像將在2105年4月9日后終止,也許這才是文明的終結。”
這是摘自一位21世紀青年在一次科幻小說作文競賽中所寫的一段文字。
作為上個世界僅存下來的一個克隆人類的我,我想,假如上世紀人類還存在,那么這個青年定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預言家。
我在《上世界紀錄》中有一段文字描述了上世界的消亡:“這次滅亡之戰(zhàn)不知應說是人類自己毀滅了自己,還是人類制造出的新生物毀滅了人類。在太空中的我,看到地球上一個光球接一個光球地爆炸,終于,在2105年4月9日這一天,新生物的叛亂,不僅終結了人類,而且終結了人類的一切文明,當然除了我。人類的文明終于在爆炸聲中歸于塵土,而我又見證了新的文明的開始……”
伴著人類離開文明的步徒,新的種族帶著自己的文明踏上了舞臺。令我倍感驚奇的是:那些曾在人類文明中以傳說形式出現(xiàn)的精靈、矮人、沙人……均現(xiàn)身現(xiàn)在的這個世界,甚至連魔根、巫渠……在我的理解范疇中從未出現(xiàn)的名詞均出現(xiàn)在新的世界。
漸漸,我終于試著會用自己的思維解釋這些魔幻的現(xiàn)象。屬于人類的時代已經過去,或許,類似上世紀的人類時代會以另一個方式再次來臨。因為文明的發(fā)展歸宿于循環(huán),在上世紀中,人類已存在許多不同種族的時代,不同種族的時代不停地循環(huán),文明終結于循環(huán)。也許,上個時代會留下一些幸存者,但幸存者口中說的世界只會留在他們的文字中,被時代的主宰者歸于幻想、傳說、外星文明……終于,在人類時代中不能解開的謎被我解開了,雖然現(xiàn)對人類意義并不大,甚至沒有。
神奇的金字塔或許便是某個時代的巨人教小孩玩的積木,卻被后面時代的人類當做陵墓。百慕大三角,人類的死亡地帶,或許只是一個巨大的魔法陣,在魔法的領域里,隨便弄消失幾艘船、飛機還是小菜一碟。人類時代留下的殘跡同樣也引起了這個時代的不解,比如:精靈、矮人……把長城認為是哪個偉大的城主修建的城墻(其實,他們也不算太錯),他們甚至把金字塔認為是某人釋放魔法,癸神用的癸臺……一個時代的文明解釋著另一個時代的文明。
就這樣,我見證了一個個時代的興起,一個個時代的消亡。在不同時代中,我有不同的身份,吟游詩人、作家……或許,擁有這些身份的我才是上個時代的文明的寄體。我清楚每個時代擁有自己的文明,有自己的開端與終結。我無權用上時代的文明干擾這個時代的文明。一切不符合這個時代的文明只能留在傳說中、詩中、小說中。終于,像我這樣,前個時代的幸存者終于成了“幻想家”。成天思考著不屬于同一時代的東西。
我想,耶穌、上帝……這樣一些擁有自己想象國度、時代的“人”,應該就是前時代的幸存者吧!他們像我一樣向往著自己的時代,他們尋找著自己的同胞與信徒。耶穌、上帝追求的世界是他們思想中上世界的文明,中國傳說中的仙人與鬼神,也應是一個不同的時代吧!這些時代不被當代的文明所理解,于是便出現(xiàn)了傳說,背道而弛時,又出現(xiàn)了“火燒巫婆”……一些文明與文明之間的爭斗。
其實,文明只是一種歷史的表現(xiàn)形式,新的文明不斷取締舊的文明,文明是圓上的點,它就在這個圓上不斷地循環(huán)。
文明,沒有終結。假如硬說文明的終結,那就是循環(huán)。
當我們以循環(huán)看待文明時,述不再是述,剩下只有至尾的清澈。
編后語:這是一篇極其大膽、夸張的科幻文體。小作者的思維跳躍跨度很大,天馬行空,豐富而奇特,卻又不乏哲理性,像文中的句子“文明,沒有終結。假如硬說文明的終結,那就是循環(huán)”、“神奇的金字塔或許便是某個時代……弄消失幾艘船、飛機還是小菜一碟”等,這些讓人眼前一新,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