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是探險旅游的勝地??匆娺^許多美麗而神奇的西藏圖片,也聽說過古樸而壯觀的西藏,我從心底里產(chǎn)生一陣陣的沖動:到西藏去,到西藏去!然而,天路遙遙,如高聳入云的喜瑪拉雅山那樣高不可攀,多少次去西藏的計劃都只是一個念頭,一袋煙的功夫就一閃而過。盡管如此,我還是堅信:西藏,是我一生決不能錯過的地方,總有一天,我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一條鋼鐵“巨龍”躍上世界之巔,一個世界的奇跡誕生——青藏鐵路開通了。2006年7月1日,我坐上了青藏列車,在世界頂級旅游帶和一條獨一無二的鐵路上開始了我的天路之旅。
“天路”傳奇
火車旅行家保羅·泰魯,在他的《游歷中國》一書中有這樣的斷言:“有昆侖山脈在,鐵路永遠到不了拉薩。”
多年來,把青藏鐵路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高原鐵路,讓鐵路直達拉薩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2001年6月29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開工建設,經(jīng)過數(shù)十萬建設者數(shù)年的艱苦努力、頑強拼搏,2005年10月12日,終于全線勝利鋪通,西藏從此“天塹變通途”。青藏鐵路的開通,圓了億萬中國人整整一個世紀的夢,結(jié)束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標志著我國“鐵路版圖”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中國公共建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堪與長城媲美”、“21世紀工程建設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青藏鐵路不僅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偉大壯舉,也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偉大奇跡,現(xiàn)在已成為青藏高原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踏上青藏鐵路,就意味著你將親密接觸青海湖、可可西里、三江源、納木錯湖、布達拉宮等9處世界級旅游景點,塔爾寺、察爾汗鹽湖、玉珠峰、拉薩古城、八廓街等23處國家級旅游景點,以及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風景名勝、193處普通級旅游景點,還有一道道壯麗的人文景觀,這些幾乎囊括青藏高原精髓的景觀將次第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使你大開眼界、大飽眼福。
“天路”獵奇
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這又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地方,這里有最純真的自然,這里有最虔誠的敬畏,這里亙古、神秘、圣潔、安詳,這里,就是神奇的西藏。
列車出西寧不久,透過車窗就能欣賞我國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青海湖,列車環(huán)繞湖畔,湖天一色的湖面上群鳥展翅,讓我們大開眼界。
7月3日下午,列車進入格爾木。從現(xiàn)在起,我們正式進入了青藏高原。天路,就在我的腳下,青藏線路的云和月將盡收眼底:沿途的雪山草地、可可西里、唐古拉山等著名的旅游景點,方顯千年唐蕃古道文化的精髓;一切充滿詩情畫意的風光躍入我的眼簾。如癡如醉地享受妙不可言的高原美,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景觀、濃郁的藏民族風情撲面而來,讓我不敢漏掉一個景點,不敢錯過一處美景。自然的奇跡和人類的創(chuàng)造交相輝映,游動的火車、延伸的鋼軌、圣潔的雪山、莽莽的草原、心靈的震撼,使我深深地陶醉在青藏高原鐵路旅行的一步一景之中。
進入海拔4 000多米的高原,車內(nèi)一直進行著彌漫式供氧,我們也漸漸度過了心理恐慌期。大家興致勃勃、情緒高漲,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成了我們的共識。
列車駛?cè)肴f山之宗——昆侖山,雄偉、博大的昆侖雄姿和冰川甘露昆侖神泉一覽無余。莽莽昆侖萬仞聳立、氣勢磅礴,白雪皚皚、分外妖嬈,讓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列車奔馳在青藏線上最長的彩虹之中——清水河特大橋,又與“美麗的少女”——可可西里擦肩而過,獨特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讓我大飽眼福。為了保護這片廣袤原野上的珍稀藏羚羊,青藏鐵路在穿越可可西里時特別設計了野生動物通道。列車跨越了長江源頭沱沱河,正是那仿佛從天上而來的河水,孕育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燦爛和輝煌;列車還穿越了青藏線最高處、海拔5 072米的世界屋脊——終年積雪的草原冰川唐古拉山。唐古拉,“雄鷹也飛不過去的地方”,而我的夢想依然飛翔,今天我們就坐著火車穿越了這世界鐵路的最高點,這不可不說是一個奇跡。猶如一個巨大的皇冠的唐古拉山車站,在我們眼前一晃而過。列車過唐古拉河后,疾馳而下,我忽然發(fā)現(xiàn)地勢變得相對平穩(wěn),抬頭一望,高原牧場的景色也漸漸進入眼際;鑲嵌在安多和那曲之間的西藏七大圣湖之一的錯那湖,是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就在列車10米開外的錯那湖似一汪碧玉,如害羞的少女,碧水倒映著山峰,甚至可以看到湖中的游魚、聽到水鳥的叫聲。湛藍的湖水、爛漫的野花、星星點點的牛羊,此情此景,你能感受到來自心靈的震動。列車徜徉在桑丹康桑雪草原上和念青唐古拉山,藍天白云下,千姿百態(tài)的雪峰神秘壯觀,廣袤的高原上,藏羚羊、黃羊、野驢、野兔、牦牛、駿馬、羊群隨時與列車相伴同行,引來車上一陣陣驚呼。
藍藍的天空、強烈的陽光、高大的雪山、廣袤的草原、晶瑩的圣湖、盤旋的雄鷹、奔跑的羚羊、淳樸的藏民、五顏六色的經(jīng)幡、潔白的哈達、豐富的人文歷史旅游資源、不勝枚舉的宗教文化……人們傳說中的西藏就在我的身旁,渾然天成的奇景妙觀,讓我刻骨銘心,讓我心醉。
7月4日下午,火車駛過與布達拉宮遙相呼應、狀若潔白哈達的拉薩河特大橋,7點30分左右,火車抵達青藏鐵路的終點站拉薩市。 馬上就要進站了,我的心也隨之激動起來。從車窗望去,藏式傳統(tǒng)建筑風格的拉薩火車站,花團錦簇、哈達飄揚,游人如織、人聲鼎沸,一派熱情洋溢的快樂氣氛。拉薩火車站,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標志性建筑,為雪域高原平添了亮麗和諧的人文景觀。
“圣城”覽勝
有1 300多年歷史的拉薩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城,是無數(shù)游人的終極夢想。
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以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和獨特的建筑,令世人矚目和贊賞。布達拉宮是拉薩乃至整個西藏的象征,是藏傳佛教朝圣者的天堂,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建筑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它不僅是藏族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稀世瑰寶。1961年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7月5日上午,我們走進了高原圣城拉薩活著的圣殿——布達拉宮。“布達拉”是普陀羅的譯音,即菩薩住的宮殿。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駐錫地和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權(quán)力中心,是達賴喇嘛之冬宮。威嚴高聳的布達拉宮依紅山而建,坐落在海拔 3 700 多米的紅山之巔,主體建筑分為紅宮和白宮,主樓13層,高115米,東西長360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由寢室、佛殿、靈塔殿、僧舍組成,宮內(nèi)珍藏有大量佛像、壁畫、經(jīng)典等文物。
我們近距離感受恢弘絕倫的布達拉宮時,一種神圣的癡迷浸入心靈,讓人從內(nèi)心得到凈化,在大家五體投地的膜拜之中體驗藏傳佛教的高深莫測。
充滿智慧的活佛、追求信仰的人們、轉(zhuǎn)經(jīng)的老人、磕長頭的信徒四處可見。那些膜拜者們千百年來重復著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身體下地,眼睛上天堂,靈魂回故鄉(xiāng)。
我們?nèi)チ死_最古老的寺廟大昭寺。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語就是經(jīng)堂,是西藏地位崇高的中心寺,迄今已有 1 350 年的歷史,因唐代文成公主聲名遠揚。寺內(nèi)供奉著人稱“覺臥”(意為:一見即可得解脫)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金像,是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這尊由佛祖自己開光的佛像,在佛教信徒心中是最神圣的。大昭寺內(nèi)還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的塑像。金頂紅墻的大昭寺,香爐紫煙升騰,供臺燈火閃爍,佛像前,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信徒頂禮膜拜。1 000多年來它就是這樣深深地吸引著國內(nèi)外的佛教信徒。
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親自到廟門外種植柳樹,為后世留下了著名的“唐柳”。唐朝立的“唐蕃會盟碑”至今仍矗立在大昭寺前,見證著漢藏民族的歷史。
大昭寺外的八廓街是著名轉(zhuǎn)經(jīng)道,以最接近大昭寺的覺臥大佛而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朝圣者。我們來到八廓街觀瞻,看到轉(zhuǎn)經(jīng)路上的人全部朝著一個方向不停地禱告,默默地詠誦著經(jīng)文。沿途還擺著不少白色的香爐。一位熱情的喇嘛告訴我:每到黎明,手拿念珠和轉(zhuǎn)經(jīng)筒的老人、婦女、兒童和各地的朝拜者蜂擁而至,順時針的轉(zhuǎn)經(jīng)是亙古永恒的方向,虔誠的信徒們不辭勞苦來這里進香、頂禮膜拜。
八廓街總是這樣,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地最先迎接著朝圣的人們,白天人們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只有夜深了,八廓街才會萬籟俱寂。
八廓街,是拉薩乃至整個藏區(qū)人文景觀的縮影,它匯聚著來自各地的朝拜者,令人眼暈的攤點、滿目的藏族飾品、眾多的藏式建筑、大量的文物古跡,都在述說著拉薩的歷史。八廓街,不僅僅是一條轉(zhuǎn)經(jīng)道,也是拉薩最大的商業(yè)街,兩旁店鋪林立,商品充滿西藏、尼泊爾及印度特色。
“天湖”賞圣
享有“天湖”之美譽的納木錯,高居西藏三大圣湖之首,是西藏最大的湖泊、中國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湖面海拔4 718米,面積1 940多平方公里。
納木錯,意為天湖、靈湖或神湖,是藏族人民的生命之湖,是藏傳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
7月6日上午,我們從拉薩啟程,沿青藏公路翻越海拔5 190米的拉根拉山口,前往藏北納木錯。納木錯湖位于拉薩西北約200公里處(當雄縣和那曲地區(qū)班戈縣之間)。在藍天白云的輝映下,高貴迷人的納木錯湖湖水如羊脂般清澈,湖中水產(chǎn)豐富,不時可以看到國家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黑頸鶴、天鵝、野鴨、鴛鴦在水中嬉戲。
當?shù)氐牟刈逋院赖卣f:每到藏歷羊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信徒前來朝拜,祈禱風調(diào)雨順、牛羊興旺。納木錯湖是神明的鏡子,照耀著每一個來到它身邊的人。
納木錯湖的南邊逶迤著被藏族人民尊稱為“靈應草原神”的念青唐古拉山,其主峰直插云霄,是一組超過海拔7 000米的雪峰,峰形各異、雄姿勃發(fā),如一個威武戰(zhàn)士守護著納木錯湖。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錯湖不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也是西藏古老神話里生死相依的情人,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前來觀瞻朝拜,成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宗教圣地和旅游景觀。
藏傳佛教地區(qū)的山口路邊,經(jīng)常可以看到用石塊堆積而成的嘛呢堆和隨風飄揚的經(jīng)幡。在納木錯,我們在一個嘛呢堆前停下,看到有的石塊上刻著經(jīng)文,有的刻著佛像,巨大的牦牛角放在嘛呢堆上,牛角上掛滿各色的哈達。這時一個又一個信徒走過來,隨手添加一塊石頭,又默默地向前走去。隨行的藏族同胞告訴我們:每往嘛呢堆上放一塊石頭,就多積一份功德。
返回時,當車接近海拔4 320米的羊八井地熱風景區(qū)時,遠方的念青唐古拉山雪景再次映入我們的眼簾。在此地,觀羊八井地熱出水口、賞羊八井地熱發(fā)電站、享羊八井地熱溫泉讓人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在桑木民俗自然村,我們還親身體驗了藏族傳統(tǒng)的風俗,康巴文化的神秘、康巴漢子的剽悍、康巴姑娘的嬌美在這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7月7日早上,我們又坐上青藏列車,踏上漫漫歸程。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以前我經(jīng)常外出采風、創(chuàng)作,一結(jié)束就歸心似箭,而今天我卻有一種依依不舍的情懷,仿佛有什么東西始終縈繞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