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干部的工作需要,本刊特意開辦“村官課堂”。第一節(jié)課,給大家主要介紹黨支部和村委會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比較復雜、棘手的問題及其處理方法。
(一)正確認識和處理違法犯罪問題
⒈村委會干部貪污腐敗構成犯罪的應如何處理?
根據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2000年4月29日)對《刑法》第93條第2款的解釋,村委會等農村基層組織人員雖然不享有國家公務員的待遇和權利,但當他們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時:①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②社會捐助公益事業(yè)款物的管理;③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④土地征用補償費用的管理;⑤代征、代繳稅款;⑥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征兵工作;⑦協(xié)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適用于《刑法》第93條第2款規(guī)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在從事這些行政管理工作時,村委會干部如果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有非法占有公共財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等行為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的有關規(guī)定,村委會不得隱瞞、包庇,否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⒉如何認識和處理村民小組長利用職務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
村民小組長不是村委會的成員,他們非法占有村小組公共財物的不能適用上面的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村民小組長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村民小組集體財產非法占為己有且數額較大的行為,可依照《刑法》第271條第1款的規(guī)定,以職務侵占罪定罪處罰。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⒊如何認識和處理在宗教外衣掩蓋下的“邪教”、迷信等違法犯罪活動?
我國《憲法》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但同時指出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刑法》專門設置“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罪”、“組織、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致人死亡罪”。這意味著我們堅決打擊一切在宗教外衣掩蓋下的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和一切擾亂社會正常秩序、危害人民生命財產的封建迷信活動。凡利用宗教、迷信妖言惑眾、騙錢害人者,一律嚴加取締,并根據其行為的危害程度,分別予以治安和刑事處罰。對于以看相算命、看風水等為業(yè)的人員,應以教育為主,將他們轉化為靠勞動謀生、自食其力的公民,經教育仍不悔改的,應當依法取締。對個別村委會干部利用這類違法活動斂財牟利的,更要依法嚴肅處理。
⒋如何處理借錢、借物到期不還等典型債務糾紛?
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受法律保護。當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guī)定履行債務;經索要債務人仍不履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依法強制其履行債務。有保證人的,債權人可以根據擔保協(xié)議,要求保證人負責償還。保證人代債務人清償債務以后,有權要求被擔保人償還其代為清償的款項。當然,我們要注意區(qū)別農村借貸等債務合同中的保證人與見證人。依據《擔保法》的規(guī)定,保證合同的形式有3種:第三人與債務人簽訂合同;單方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出具擔保書,債權人接受且未提出異議的;主合同中雖然沒有保證條款,但保證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證人的身份簽字或者蓋章的。而農村在訂立合同尤其是口頭合同的時候往往有見證人,他只是證明合同的存在,顯然不是保證人。
⒌如何認識和處理高利貸及“驢打滾”計息等行為?
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按照自愿、互利、公平、合法的原則,平等保護債務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限制不符合社會主義法律規(guī)范的利率。
所謂“驢打滾”計息就是計算復利,即出借人將前一階段的利息計入后一階段本金再計算利息以牟取高利。比如借出100元,期限3年,月息3分,1年打滾1次。1年期滿,本息為136元,第2年以136元為本金計息,第2年期滿本息為176.8元,第3年繼續(xù)以此為本金計算利息。若長期這樣滾下去,勢必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绑H打滾”是舊社會高利貸者盤剝窮人的慣用手法,解放后國家嚴厲禁止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民間借貸。人民法院在審理借貸案件時,如發(fā)現(xiàn)債權人用這樣的計息辦法收取復利,則只保護單利計算的利息,且其利率不得超出上述限度(指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4倍),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⒍如何處理因責任田地界、抗旱爭水等引發(fā)糾紛,致使人員受傷的問題?
責任田是農民的衣食之源,農民十分注重,所以經常會因地界引發(fā)糾紛,在旱季因為搶著灌溉也會發(fā)生爭執(zhí),嚴重的時候可能會轉化成打架斗毆行為,對此要分析情況予以處理。如果是借糾紛故意傷害他人,情節(jié)惡劣、傷情嚴重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肇事人要負刑事責任,村委會應將有關人員送司法機關處理,而不能一味掩蓋,進行私了。如果一方受到輕微傷害,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先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調解不成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規(guī)定,對傷害他人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罰款或者警告的處罰。同時,上述情況均要賠償受害人的物質損失,負擔受害人的全部醫(yī)療費用,必要的時候還要承擔精神損害賠償。
⒎非法持有槍支是否構成犯罪?
《刑法》第128條規(guī)定:“違反槍支管理規(guī)定,非法持有、私藏槍支、彈藥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惫膊俊稑屩Ч芾磙k法》,對于非軍事系統(tǒng)槍支的佩帶和配置,槍支的制造和購置,以及槍支的管理等等,都有明確規(guī)定,任何人不得違反規(guī)定。公安部也多次組織收繳行動。農民為狩獵而自備獵槍,為開山采石采礦而需要配置炸藥的,其制造、購置、存放等都要依照規(guī)定程序向當地公安機關申報,取得當地公安機關的許可,并依照相關規(guī)定采取防范措施。如有非法攜帶、存放槍支、彈藥或有其他違反槍支管理的行為,按《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可處以5日以下拘留、5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的處罰。構成犯罪的,應依《刑法》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
8.村辦、鄉(xiāng)鎮(zhèn)農具廠和農村鐵匠私自為他人加工匕首等管制刀具是否違法?
管制刀具有很大的潛在社會危害,村辦、鄉(xiāng)鎮(zhèn)農具廠和農村鐵匠作為為農民制造農具等其他生產生活用品的服務者,不準為他人加工匕首、彈簧刀之類的刀具。根據公安部《對部分刀具實行管制的暫行規(guī)定》,匕首、三棱刀、彈簧刀屬管制范圍內的刀具,管制刀具禁止任何個人和單位非法制造、運輸和銷售。此規(guī)定還明確指出:制造管制范圍內的刀具的工廠、作坊,必須經縣、市公安局批準,并發(fā)給《特種刀具許可證》方可生產。產品的樣品及其說明,包括名稱、規(guī)格、型號、用途、產量等都必須報所在地公安局備案。制造出來的產品必須刻有商號、批準號和順序號,以備查驗。銷售上述管制刀具,也必須報經主管機關審查同意和當地公安局批準。違反上述規(guī)定,私自為他人加工管制工具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可處以拘留、罰款或警告的處罰。
⒐無駕駛證或者醉酒駕駛拖拉機、收割機等農業(yè)機械作業(yè)是否構成違法?
按照我國交通管理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無證、醉酒駕駛或者把車輛交給無證的人駕駛,都是嚴重違反交通秩序的行為。在農村,拖拉機、收割機等農業(yè)機械是主要的機動車輛,其駕駛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駕駛證,才能駕駛?!盁o證駕駛”即使沒有發(fā)生事故,也是違法行為,交通管理部門有權作出行政處罰;如果無證駕駛或者酒后開車發(fā)生了重大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重大損失的,則按《刑法》133條的交通肇事罪、233條的過失致人死亡罪或者235條的過失致人重傷罪處理,追究過錯方的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