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嵊州市八鄭村在管理村級事務的過程中,在原有各項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等四個方面的制度,使村級民主管理實現(xiàn)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創(chuàng)造了“八鄭模式”。這一模式為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村民如何民主管理,探索了一條可行之路。
在此之前的幾年,八鄭村村民也出現(xiàn)過因村務管理及經濟問題上訪的情況,村鎮(zhèn)干部為處理這些事情經常忙得不可開交。總結正反兩方面的教訓,他們認為,靠傳統(tǒng)的村官管理模式,已不適應現(xiàn)代農村的需求,必須尋找一條新途徑。
現(xiàn)在,八鄭村在搭建了民主管理的平臺后,村民的主人翁責任感更強了,廣大村民能夠通過正常的途徑參政議政。半年的時間里,就召開了5次村民代表會議。對工程招投標、重大財務支出等問題進行監(jiān)督,有效地約束和規(guī)范了村干部的決策。
花里頭村和八鄭村相鄰,進出花里頭村的是一條長2.2千米的土路,一直以來,這條路給通行帶來了不便?;ɡ镱^村只有40戶村民,經積極爭取,修這條路上級支持20萬元,其余10萬元由花里頭村自行解決。考慮到花里頭村的實際情況,八鄭村打算出資7萬元幫助花里頭硬化道路。根據八鄭制度中村級財物管理的流程,預算外一次性支出超過5 000元的,須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于是,村里提出了初步方案后,馬上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由村民決定這筆款項的去留。有的村民說別人修路,我們村為啥要出錢?再說,我們村的經濟狀況又不好。有的村民提出路兩邊基本上是八鄭人的田地,幫人就是幫己。一想到耕種自己的田地每次都要經過一片泥濘,一番權衡后,反對出錢的村民轉變了態(tài)度。經過討論,村民最終通過了資助鄰村5萬元修路款的決議。
八鄭村130畝茶園10年承包期的項目開始招標,此時村里的各項民主管理規(guī)程剛開始實施,村民還有些擔心,可是招標程序進行得規(guī)規(guī)矩矩。經村委會和村民代表討論后,標底定為37萬元,然后通過廣播、報紙等向社會發(fā)布招標信息。最后中標數(shù)為43萬多元。
目前,嵊州市正在全市農村推廣八鄭村民主管理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