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伊朗女人一生中只有一次可以不披長袍不戴頭巾,堂而皇之地在大街上風光,那就是當她穿上潔白的結(jié)婚禮服的這一天。
每到秋天,在德黑蘭市區(qū)灰黑色基調(diào)的街道上,在高速公路奔馳的車流中,常常能見到那種引人注目的漂亮的花車,和高高的碧空遙相呼應。我一直很好奇,伊朗人的婚禮到底有什么特色呢?終于,我等到了一次親身觀摩一個完整版本婚禮的機會。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我應邀來到我的朋友阿芙薩奈的家出席她的婚禮。
清水、《古蘭經(jīng)》和糖棒,都有妙用
伊朗人的婚禮分訂婚儀式和結(jié)婚典禮。訂婚儀式在女方家舉行,而結(jié)婚典禮在男方家或在飯店、俱樂部舉行,一般在訂婚儀式的幾天或幾個月之后。伊朗人對訂婚比結(jié)婚重視得多。一旦訂婚,雙方即已在法律上結(jié)為夫妻。所以訂婚儀式前家里定會精心地準備一番,儀式也頗為講究。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伊朗家庭為了節(jié)約開支把訂婚和結(jié)婚合二為一。
今天,就是阿芙薩奈的大喜日子。
一進門,阿芙薩奈的姑姨姐妹們就熱情地迎上來,一一和我擁吻。和歐洲人先貼左臉再貼右臉不同,伊朗式的擁吻禮很特別,也顯得極其熱情。他們先互貼右臉,再互貼左臉,然后再貼一次對方的右臉。我剛到伊朗時,對這種擁吻禮感覺就像在大街上硬要靠左行駛一樣的別扭,有時就弄錯了,將自己的右臉伸向?qū)Ψ降淖竽?,或者忘了還有第三次。結(jié)果,不是鬧得好像兩個人互相躲閃,就是使對方的臉尷尬地停在面前。惹得我們相視哈哈一笑。
還沒有到新娘新郎出場的時候,這讓我有時間先把他們的“舞臺”欣賞一番。在客廳的最佳位置壁爐前,有一方三四平方米的素凈白布鋪在地毯上。白布的一端擺著一面古色古香工藝考究的銅框大鏡子和同樣風格的兩架銅燭臺。而另一端,在鮮花搭起的花轎樣棚架下,擺著新郎新娘的座位。中間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各種可愛的小東西。那看上去像金蛋、金核桃、金杏仁和金榛子的東西,原來是用金箔紙精心包好的實物。再仔細一看,居然還有用嶄新的紙鈔折疊成的花朵。最絕的是用伊朗人平時吃的薄餅做成的花,如果不是伊朗朋友告訴我,我真的沒有看出來。阿芙薩奈的父親細細地講給我聽:“這些東西都是伊朗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必需品,在這里用來象征新人婚后將過上豐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卑撞忌线€擺著漂亮的洋娃娃,不用問,這是祝福新人早生貴子啦。這些東西當中還有一小盆清水,見我好奇,阿芙薩奈的父親說:“波斯人認為,水是世上最純潔之物,是完美、健康的象征。”阿芙薩奈的父親又指著一本精裝的《古蘭經(jīng)》、一只盛滿蜜汁的高腳杯和兩枚扎著白色蝴蝶結(jié)的糖棒對我說:“這三樣東西是舉行儀式時必不可少的,一會兒你就知道了。”于是我一邊聊天,一邊迫不及待地等著阿芙薩奈和她的如意郎君的到來。
只有結(jié)婚這一天可以不披長袍
不一會兒,門外響起了女眷們一陣“喏喏喏……”的歡呼聲,肯定是新郎新娘駕到了!我跑去一看,身穿曳地長裙的阿芙薩奈由新郎牽著手緩緩起身離開轎車,身后有一個小女孩托著她潔白的婚紗。一個伊朗女人一生中只有一次可以不披長袍不戴頭巾堂而皇之地在大街上風光,那就是當她穿上潔白的結(jié)婚禮服的這一天。
伊朗是世界上伊斯蘭教規(guī)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在伊朗,根據(jù)《古蘭經(jīng)》教訓,法律規(guī)定婦女在公共場合時,除臉和手之外,身體的其余部分都不準裸露在外。所以婦女必須穿長外衣戴頭巾,以免她們的美發(fā)和美麗曲線引起男性的邪念。如果露出不該暴露的部位,便是褻瀆真主、違反教規(guī)的行為。
就連在游泳場,這個規(guī)矩也不例外。在伊朗,連正式的海邊游泳場也是男女分開,而且用帳子圍得嚴嚴實實。如果在沒有設(shè)置男女不同場所的海邊游泳,女士的裝束就得和在街上走路時一樣,因為不時有警察開著巡邏艇來巡邏,見到?jīng)]穿袍子游泳的女人就會抓走。
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應邀到一位伊朗朋友在里海邊的別墅小住幾天,當天傍晚,太陽落山后,海邊已經(jīng)變得灰暗了,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一個奇怪的場面:一位黑袍黑頭巾全副武裝的姑娘,“嘩啦嘩啦”費力地向海里走去,不是去干別的,而是去玩水!那場景怎么也讓人感覺不到游泳的輕松愜意。
在德黑蘭,不時有朋友向我介紹:按照伊斯蘭刑法,偷了東西要被砍掉一只手;通奸的男女要被困在山谷里,被亂石砸死等等。我還聽說,有位沒有戴頭巾的外交官夫人被警察抓了去,臉上被涂黑了。
這些恐怖的情況,讓我這個局外人都為新娘珍惜這穿戴自由的一天。
搶錢,吃蜜,跳舞到天明
新娘的花車到了。
一位女眷連忙走出門去,雙手捧著一具煙霧繚繞的小爐子,舉到新人的面前。里面燃著一種特有的植物,伊朗人認為它的煙霧能夠驅(qū)邪。新郎新娘輪流象征性地抓起一縷煙霧,在對方面前劃幾圈。親友們迫不及待地把鮮花瓣、糖粒和嶄新的小面額紙鈔、硬幣一齊拋向新人??腿藗兒托氯艘黄馉帗屩堚n和硬幣。因為誰搶得越多,就意味著將來誰越富有。阿芙薩奈一邊搶,一邊興奮得尖聲叫著。她父親見我不習慣,搶了幾張紙幣就塞在我手里。
人群繼續(xù)歡呼著,把新人擁進客廳。這時正是傍晚時分。新郎用右手扶著新娘的右手腕雙雙點燃鏡子邊上的蠟燭,他們的婚禮開始了。
兩人坐下,把《古蘭經(jīng)》打開,攤放在膝頭。
婚禮儀式由一位老阿訇主持。?阿訇是伊斯蘭教的職業(yè)宗教人士。對穆斯林來說,取得阿訇資格是一件榮耀的事情。只有在經(jīng)學院里學習多年,經(jīng)學和道德操守都達到一定水準,能誦讀、通曉《古蘭經(jīng)》的人,才可成為阿訇。因此,在穆斯林中阿訇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今天阿芙薩奈家就請來了一位資深的老阿訇。他一襲阿訇特有的裝束:頭上纏著白布,身上披著褐色袍子,坐在新郎新娘的一旁。
兩家至親好友圍攏在四周,由四位女眷各執(zhí)一角在新人的頭頂上方撐起一塊兩平方米左右的白布,其他女眷們一一輪流上前,兩手各拿著一支糖棒,在白布的上方吱吱地磨一陣。糖粉紛紛落下,象征新人沐浴在甜蜜之中。
同時,老阿訇先高聲地誦讀一段《古蘭經(jīng)》,然后介紹結(jié)婚契約上的內(nèi)容,最后宣布兩人的神圣結(jié)合,并監(jiān)督和見證他們在結(jié)婚契約上簽字。然后新郎新娘在女人們又一陣“喏喏喏……”的歡呼聲中互相把結(jié)婚戒指戴在對方的手上。一位女眷把高腳杯舉到他們面前,兩人分別用小拇指在高腳杯中蘸滿蜜汁,送到對方的嘴里。他們兩人都把嘴張得很大,幾乎把對方的整個手指吮進嘴里。因為吃到的蜜越多,就意味著將來越幸福。
親友們按照長幼親疏依次上前,將自己送的項鏈、戒指、手表、手鐲等禮物親手為新郎或新娘戴上。當他們的身上再沒地方可戴時,就向眾人展示一下,然后放在自己腳邊的禮品盒里。儀式結(jié)束時,阿芙薩奈的脖子上、手腕上和手指上滿是金光燦燦之物。
樂隊奏起了歡快的波斯舞曲。新郎新娘隨著音樂先舞起來。然后,狂歡開始了。波斯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稱。早已按捺不住的男女青年率先躍入客廳中央,隨后,跳舞的人很快就越來越多。在顯得擁擠的客廳中,男女老少個個跳得嫻熟自如,旁若無人,忘乎所以。當然,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要數(shù)女孩子們。在這種場合,她們大膽地甩掉長袍和頭巾,換上華麗的長裙或暴露的時裝,把頭發(fā)梳成精心雕琢或簡單時尚的各種別出心裁的樣式。她們陶醉地舒展著柔軟的雙臂,炫耀地扭動著靈活的腰胯,興致之時便瘋狂地抖動聳起的雙肩,直把渾身上下金光閃閃的長裙抖得讓人眼花繚亂。很多伊朗女孩子從五六歲時起就被家長送到專門的學校學跳這種舞,只是為了把她們塑造成真正的波斯美女。阿芙薩奈就是一個當之無愧的波斯美女。坐著的人也都擊掌和樂,還不時地和著舞蹈的節(jié)奏發(fā)出“嚯!嚯!”的歡呼聲。整個客廳彌漫著波斯人特有的熱情??駳g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天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