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網(wǎng)絡(luò)
二、要點復習
1.理科綜合題的設(shè)題特點
理科綜合題是把幾個學科(主要為理、化、生)的知識合理地綜合成一定問題情境的知識網(wǎng)絡(luò)題,強調(diào)學科之間的滲透、交叉和融合,具有知識面廣和學科綜合性強等特點。此類綜合題命題的基本思路是“以能力立意”和“以現(xiàn)實生活立意”。
2.解答理科綜合題的一般思路
解答這類綜合題時,先認真讀懂題目全文,從較復雜的綜合背景中分析找出涉及到哪些學科知識,找到不同學科知識的交叉點,再用自己熟悉、理解的知識解決相關(guān)問題。
3.理科綜合題的主要滲入點
(1)涉及物理知識的滲入點有:密度、浮力、壓強、電學、聲學、光學、能量轉(zhuǎn)化、簡單機械、運動與慣性等。在解綜合題時常用到的物理公式有:
(2)涉及生物知識的滲入點有:植物的光合作用、動植物的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細胞知識、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有關(guān)性質(zhì)以及一氧化碳的毒性等。
三、熱點提示
化學與物理、生物等相關(guān)學科的交叉點逐漸成為中考創(chuàng)意性命題的熱點。在近年各省市的中考和競賽試題中都出現(xiàn)了學科知識間交叉滲透的綜合類化學試題。這類試題不僅能考查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考核學生跨學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綜合題目時一定要在熟練掌握化學知識的基礎(chǔ)上準確地判斷出影響密度、浮力、壓強、導電性、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等變化的因素,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
四、典例分析
【例1】兩瓶無色溶液,一瓶是飽和食鹽水,一瓶是蒸餾水。下面是某同學提供的幾種鑒別方法:①用光學顯微鏡觀察;②用硝酸銀溶液;③導電性實驗;④用酚酞試液;⑤用生雞蛋;⑥蒸發(fā);⑦用石蕊試液。你認為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⑤⑦ 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⑦
(2006,泰州市)
【解析】這是一道涉及物理學中密度、浮力、導電性等知識的理化綜合題。答題關(guān)鍵是弄清飽和食鹽水和蒸餾水在組成上和性質(zhì)上的差異,飽和食鹽水的密度比水大,食鹽水中存在自由移動的Na+和Cl-,所以食鹽水能導電,向食鹽水中滴加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將生雞蛋放入飽和食鹽水中雞蛋上浮,蒸發(fā)食鹽水有晶體析出,而光學顯微鏡不能觀察到分子、離子等微觀粒子,不能區(qū)分食鹽水和蒸餾水,故本題應選B。
【例2】小亮設(shè)計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趣味實驗。
(1)使用甲裝置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zhì)擠入燒瓶中,然后打開止水夾,可以觀察到燒瓶內(nèi)產(chǎn)生美麗的噴泉。你推測燒瓶中的物質(zhì)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種,下同),滴管中的物質(zhì)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乙裝置進行實驗時,也同樣形成了噴泉。小亮同學加入的固體物質(zhì)不可能是( )。
A.鋅粒 B.碳酸鈣
C.木炭 D.鎂粉
(3)公園中常見的噴泉以及自然界中的火山爆發(fā)原理與上述_____(填“甲”或“乙”)裝置原理相同。
(2006,眉山市)
【解析】本題為涉及壓強原理的理化綜合題,噴泉形成的基本原理是使容器內(nèi)外產(chǎn)生壓強差,形成壓強差通常有兩種途徑:一是減小上部容器內(nèi)的壓強,二是增大容器外部的壓強。要使題中甲裝置產(chǎn)生噴泉,燒瓶內(nèi)的氣體必須能與滴管中擠入的液體反應或該氣體極易溶于水,從而將瓶內(nèi)氣體消耗掉,導致燒瓶內(nèi)壓強明顯減小,打開止水夾后燒杯中水向上倒吸進入燒瓶中形成美麗的噴泉;而要使題中乙裝置能形成噴泉,就只能通過增大廣口瓶內(nèi)的壓強這種途徑來實現(xiàn)。廣口瓶內(nèi)兩種試劑若能相互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氣體就會增大廣口瓶內(nèi)液面的壓強,從而將廣口瓶中的液體壓入燒瓶中形成噴泉。公園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fā),由于上部空間無限大,不可能通過減小上部壓強來形成壓強差,只能通過增大下面的壓強來實現(xiàn),因此其原理與乙裝置相同。故本題答案為:(1)CO2(SO2、HCl)、NaOH[KOH、Ca(OH)2等]或HCI(NH3)、H2O;(2)C;(3)乙。
【例3】某科學興趣小組為探究無機鹽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情況,取兩株大小基本一致、發(fā)育相近的健壯的天竺葵苗,分別放在等質(zhì)量的A、B兩瓶液體中培養(yǎng),其中A瓶裝蒸餾水,B瓶裝土壤浸出液。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A、B兩瓶植株在質(zhì)量和長勢上的變化如下表:
(1)B瓶植株質(zhì)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植株進行______________作用,合成了有機物。
(2)A、B兩瓶植株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過_________作用散失到空氣中,因此,植樹造林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調(diào)節(jié)氣候。
(3)經(jīng)測定每升B瓶溶液中含氮元素的質(zhì)量是1.12g,那么我們在配制此溶液時,在每升水中應加人多少克NH4/sub>NO3?(假設(shè)溶液中的氮元素全部由NH4NO3提供,溶解過程中忽略體積變化)
(2006,寧波市)
【解析】這是一道生化綜合題,主要涉及生物學中植物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和化學中有關(guān)化學式的計算等知識。由于B瓶中裝的是土壤浸出液,各種營養(yǎng)成分齊全,植物生長迅速,光合作用旺盛,故B瓶質(zhì)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植株進行了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機物。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是通過葉片的蒸騰作用散失到空氣中去的。計算需加入的NH4NO3質(zhì)量時,只要利用其化學式進行計算即可。
設(shè):應加入NH4NO3的質(zhì)量為X。
五、能力訓練
(一)基礎(chǔ)訓練題
1.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用醋清除熱水瓶中的水垢
B.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立即用手拉觸電者
C.少吃油炸和腌制食品
D.聞到煤氣味時,先開窗通風
2.從體積大小看,下面各項中最小的是( )。
A.水分子 B.紅細胞
C.氧原子 D.SARS冠狀病毒
3.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深約11千米??茖W家進行考察時發(fā)現(xiàn)海溝深處有魚蝦,沒有綠色植物。沒有綠色植物的原因是( )。
A.沒有陽光
B.溫度太低
C.壓強過大
D.缺少氧氣和二氧化碳
4.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下列關(guān)于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電解水可以生成氫氣和氧氣
B.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
C.汽車發(fā)動機用水冷卻是因水的比熱容小
D.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度
5.某同學對生活中的一些做法進行了分析,你認為不合理的是( )。
A.連接玻璃管與膠皮管時,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潤濕,水起潤滑作用
B.舉重運動員比賽前手上涂抹“鎂粉”,目的是減小摩擦
C.雨天,機動車應低速行駛,是由于車輪與地面的摩擦較小
D.鉛筆芯粉末加到生銹的鎖中,起潤滑作用
6.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通過三年初中物理和化學的學習,你覺得下列情況中不可能實現(xiàn)的是( )。
A.用人工的方法合成胰島素
B.通過一定條件讓石墨變?yōu)榻饎偸?/p>
C.利用航空技術(shù)到太空旅游
D.通過化學變化使黃銅變成黃金
7.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使用彈簧秤不超過它的量程
B.電壓表與被測用電器并聯(lián)
C.用測電筆區(qū)分零線和火線
D.氫氧化鈉固體直接放托盤上稱量
8.在“建設(shè)節(jié)約型社會”的今天,下列做法不符合這種精神的是( )。
A.電視機只用遙控器關(guān)機而未斷開電源
B.洗手時水流開小一點
C.教室中使用電燈做到人走燈滅
D.推廣使用沼氣能源
9.汽車水箱的散熱劑常采用水的原因是( )。
A.水不易導電 B.水無色無味
C.水的比熱大 D.水不易分解
10.小明將一根新鮮的黃瓜切成若干薄片后,分別浸泡在清水和濃鹽水中,則哪種液體中的黃瓜薄片會失水變軟( )。
A.只有清水 B.只有濃鹽水
C.兩者都會 D.兩者都不會
11.近年來,我國某些地區(qū)出現(xiàn)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為防止疫情蔓延,必須對疫區(qū)病禽進行撲殺、深埋處理,對禽舍等進行消毒。禽流感病毒在高溫、堿性環(huán)境或高錳酸鉀、次氯酸鈉等溶液中生存能力較差。請回答:
(1)下列措施中對禽舍等的消毒無效的是______。
A.噴灑清水 B.噴灑石灰水
C.噴灑次氯酸鈉溶液
(2)對疫區(qū)病禽進行撲殺、深埋處理,屬于預防傳染病傳播措施中的________。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
(3)高錳酸鉀溶液可以用來消毒,高錳酸鉀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價。
12.2006年5月經(jīng)過長期專業(yè)訓練的魔術(shù)師大衛(wèi)·布萊恩在水族館玻璃缸的水中生活了177小時。布萊恩生活的玻璃缸呈球形,容積約為7.5米3,盛滿水,他的身體浸沒水中,與外界有兩根管子相連,其中一根是導尿管,一根供呼吸。
(1)在此期間,維持布萊思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是通過他自身的_____________作用直接提供的。
(2)如果布萊恩將呼出的CO2氣體全部排入玻璃缸內(nèi)的水中,則缸中水的pH將會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萊恩在水中感覺自己幾乎不受重力作用,目前我國也用類似的方法訓練航天員,以適應太空生活。在水中感覺自己幾乎不受重力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容器的支持力與人的重力平衡
B.人的重力與浮力幾乎達到平衡
C.浮力遠大于人的重力
(4)布萊恩的身體體積約為70分米3。他完全浸沒水中時,所受到的浮力約為多少牛?(玻璃缸內(nèi)水的密度仍取1.O×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二)提高訓練題
13.缺乏科學常識而造成傷亡事故時有發(fā)生。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有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其外殼的接地線可以接在電源的零線上
B.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C.稀釋濃硫酸時,把水直接倒入濃硫酸中
D.電器失火時,先用水滅火,再切斷電源
14.下列儀器或工具在使用過程中,利用了杠桿原理的一組是( )。
①量筒 ②剪刀 ③燒杯 ④試管夾
⑤托盤天平 ⑥彈簧測力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④⑤⑥
15.下列實驗需要用到顯微鏡的是( )。
A.觀察植物細胞的葉綠體
B.裝配直流電動機模型
C.蔗糖溶解于水
D.氫氣還原氧化銅
16.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漂浮著一塊木塊,如圖2所示,往燒杯中加少量某固體物質(zhì)后,木塊浸沒在水中的體積變大(假設(shè)此過程中溶液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加入的固體物質(zhì)可能是( )。
A.Ag B.Zn
C.Ba(OH)2 D.Ba(NO3)2
17.科學知識中有很多的“相等”。請你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100體積的水和100體積的酒精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體積等于200體積
B. 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大小處處相等
C.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質(zhì)量與反應前溶液的總質(zhì)量相等
D.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原子種類和總數(shù)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種類和總數(shù)
18.“等效法”、“類比法”、“控制變量法”、“歸納法”等都是在物理、化學問題探究中常用的科學方法。下列探究實例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的是( )。
A.研究電流的大小時,根據(jù)電流產(chǎn)生的效應大小來判斷電流的大小
B.在相同溫度下,比較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大小
C.在探究水的組成時,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產(chǎn)生的氣體
D.研究多個電阻組成的電路時,求出電路的總電阻,用總電阻產(chǎn)生的效果來代替所有電阻產(chǎn)生的總效果
19.2005年5月22日,中國登山測量隊隊員又一次成功登頂,對珠穆朗瑪峰重新進行了測量。測量隊員向上攀登的過程中,受到的大氣壓強逐漸___________;隊員要使用高壓鍋把飯煮熟,是為了____________。另外,測量隊員需要攜帶氧氣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隊員登山時常攜帶能自動加熱的方便食品來補充能量,加熱的原理是利用生石灰跟水反應放出熱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中使用的鋰電池,具有體積小、充電時間短、放電時間長等優(yōu)點,放電時的工作原理是鋰(Li)跟二氧化錳作用生成LiMnO2。
(1)在LiMnO2里,鋰元素顯+1價,則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___。
(2)寫出鋰電池放電時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鋰電池充電,是將電能轉(zhuǎn)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能。
(4)已知某筆記本電腦的銘牌上標有“19 V 64.6 W”字樣,則電腦的額定電流是______A。
21.三峽水電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建成。
(1)三峽水電站工作時,把水的機械能轉(zhuǎn)化成__________能。
(2)發(fā)電機是根據(jù)法拉第發(fā)現(xiàn)的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象制成的。
(3)目前,我國城鄉(xiāng)主要依靠燃煤供電。三峽水電站利用水力發(fā)電,相當于每秒能為國家節(jié)約1.6噸燃煤。如果這些燃煤中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75%,則相當于每秒可以減少____________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創(chuàng)新、探究、開放題
22.目前,我國自主研發(fā)的“7千米載人潛水器”已進入總裝階段,明年可下水深潛,從事科學研究。
(1)若該潛水器從5千米下潛到7千米,所受海水壓強將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潛水器裝有氧氣供給系統(tǒng),請在下列兩種氧氣供給方式中選擇一個合適的,并說明理由。
(3)如果要繼續(xù)研發(fā)“8千米載人潛水器”, 你認為要解決哪些技術(shù)難題?(只要求提出一項)
23.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羅布泊,考古學家在一個古代的墓葬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些保存完好的小麥粒。為了解這些小麥種子目前的生理狀況,某研究小組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實驗。
(1)首先用如圖3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一段時間后,若紅墨水滴向_________移動,說明古代小麥仍有生命力。
(2)上面是通過檢測小麥的呼吸作用來了解其目前的生理狀況。如要設(shè)置該實驗的對照組,應該將對照組的小麥種子如何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這些小麥播種后仍能正常萌發(fā),但它們在地下墓葬內(nèi)長時間沒有萌發(fā)或腐爛,其環(huán)境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