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是新課標倡導的一個重要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課堂是在動態(tài)中生成的。教師如果能創(chuàng)設豐富而又民主平等的課堂情境,就會產生許多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如果我們能及時捕捉教學的契機,使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民主平等,促使生成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說真話,表真情,表達真實的內心體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孩子富有個性色彩的知識經驗、思維感情等都調動起來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教學資源動態(tài)生成,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而這樣的課堂資源的動態(tài)生成需要有積極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即建立在師生雙方真誠平等基礎上的民主對話。學生心態(tài)開放,個性張揚,創(chuàng)造性獲得解放,課堂便能真正成為充滿個性、富有個性的對話平臺。如教學《珍珠鳥》一課時我設計了讓學生為課文中的插圖(人鳥和諧共處畫面)題名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對文本的充分解讀,有了前期資料的大量引入,因而學生很快在書中寫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時,課堂情景美不勝收。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品味、感受,并及時稱贊他會觀察、有獨到見解。在真情對話中師生的心靈是相通的,教學資源的課堂生成是多姿多彩的,課堂因生成而美麗,而真誠,而感動,而精彩。
善于傾聽,捕捉生成
教學是不斷生成的。在課堂活動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相互碰撞中會不斷生成新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程序,乃至新的教學目標。因此,課堂不能再是教案劇的編繹舞臺,教師應珍視孩子們變化的學習需要,精心“預設”與即時“生成”相統(tǒng)一。面對學生的多元理解和獨特感受,面對學生與眾不同的回答,面對無法預設的生成,我們不能熟視無睹或一味叫好,而要學會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發(fā)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觀點的偏頗、疑問的價值。用心捕捉生動的情境與鮮活的課程資源,尊重學生,與他們平等對話,培養(yǎng)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如教學《蘑菇該獎給誰》一文時,學生就“蘑菇能不能獎給小黑兔”展開了辯論。大多數同學認為蘑菇可以獎給小黑兔,因為他母親事先沒有講清比賽的要求,更沒有講明比賽的對手。于是,我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進行一番斟酌:如果你是小兔,你愿意做小白兔還是小黑兔?做一個像小白兔一樣敢于挑戰(zhàn)強手的人,還是做一個像小黑兔一樣輕而易舉戰(zhàn)勝弱者的人呢?做哪一種對自己的發(fā)展更好?經過思想斗爭和思維的不斷交鋒,學生們對自己的想法有了清醒的認識,敢于和高手較量,雖敗猶榮??此坪苄〉募毠?jié),透視出來的卻是一個人的思維,一個人的思想。如果聽之任之,不加指導,看似滿足了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其實嚴重阻礙了學生科學人生觀的形成。一個文明社會的存在,離不開正確價值的支撐。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才會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語文教學洞開了一片美麗的新天地。當學生節(jié)外生枝的時候,教師面對種種意外生成,要寬厚對待學生的純真,機智引導,切莫追求標新立異,讓生成的精彩與你擦肩而過,以致于多添了一份遺憾,少了一份燦爛!把握生成,讓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涌動,讓課堂教學在生成中精彩無限。
充分預設,把握生成
雖然“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布盧姆),但教師的預設越周密,考慮越詳盡,就越能為教學的即時生成提供寬闊的舞臺。教師在預設過程中要多做各種考慮,想盡各種可能,才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敏銳地捕捉到生成的契機,冷靜地分析其教育的價值與意義,彈性控制教學環(huán)節(jié),重組教學內容,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在“動”的過程中出新思想、新創(chuàng)意、新觀點、新問題。因此,教師要把“精心預設”看作是課程實施的起點,用心捕捉教學中的“即時生成”,據此調節(jié)教學行為,使課程實施由“執(zhí)行教案”走向“互動生成”,使課堂成為孩子個性張揚的天空。
如教學《海底世界》第三自然段時,我抓住學生匯報中提到的“海底動物各有各的活動特點”這個中心句,指導學生運用圈圈畫畫重要詞語的方法自主研讀,然后組織學生開展口語表達活動:為這些小動物做代言人,看看誰介紹得準確、有趣。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動中。一會兒,一場別開生面的海底動物自我介紹會拉開了帷幕。由于學生比較喜歡這種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學生要做代言人,就必須理解描寫海底動物活動特點的詞語,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學生語言積累、感悟和運用過程也非常到位,整個課堂成了學生暢游的樂園。在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下,教師如何充實地走進課堂,答案應該是:教學首先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預設。但同時這種預設是有彈性、有留白的預設。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預設的過程中,就應該真正“以學生為本”,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從而使整個預設空間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以達到課堂生成的有效預約。
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給我們一線教師帶來了挑戰(zhàn)。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誘發(fā)“動態(tài)生成”,怎樣捕捉“動態(tài)生成”的契機,使“動態(tài)生成”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富有生命力,成為一道亮麗的景觀,是我們每位教師共同努力的目標。
(作者單位:丹徒區(qū)辛豐中心小學)